一、摘要
1、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2日凌晨3点,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目标区间1.50%-1.75%不变,同时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1.5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今年年内,美联储已经连续降息三次,共降息75个基点。美联储今日利率决定没有委员投出反对票,为5月份会议以来首次。
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要点如下:
政策立场: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可能仍是合适的,今年的降息使得美国经济前景在轨道上,对当前政策满意。
加息态度:如果要加息,就必须看到通胀大幅度持续上升。
经济状况:经济前景尽管存在风险,但依旧处于有利状态,预计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增长;经济和货币政策都处在良好态势。
通胀状况:预计通胀将会升至2%,目前使得通胀回到2%很有挑战性;就业市场闲置和通胀之间的关联性微弱但存在。
劳动就业:预计就业市场保持强劲,即使失业率低至3.5%,劳动市场仍存在闲置;近几年薪资增速就出现了改善。
回购操作:回购操作不太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随时准备调整回购操作,以保持联邦基金利率在区间内;更关注评估短期货币市场监管措施,而不是制定新的回购措施。
贸易局势:海外经济放缓,贸易局势对经济有实质性的影响。
3、市场表现
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后,金融市场反应分化,其中不加息的前景令美元受到打击,美元指数大跌。
黄金则趁机扶摇直上,最高触及1480.1美元/盎司。但之后金价自高点回落,目前暂时维持窄幅整理交投。
美国股市受到温和提振,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约30点,标普500指数涨0.29%。联合技术涨1.3%,迪士尼涨1%,苹果涨0.85%,纷纷领涨道指。中概股趣头条跌超4%,360金融涨近9%。
美联储相当长时间利率不变,美债收到提振。周三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3月期美债收益率涨2.1个基点报1.578%,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7个基点报1.625%,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3个基点报1.63%,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个基点报1.643%,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个基点报1.797%,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8个基点报2.229%。
二、观点
1、美联储不降息不代表不宽松,美联储的宽松是用扩表替代降息
鲍威尔的措辞表态中,重点强调了低通胀的风险,美联储需要保持政策宽松来促使通胀达标。我们认为,这表明美联储未来收紧货币政策的门槛在提高。当前美联储不降息不代表不宽松,美联储的宽松是用扩表替代降息,避免过早走向零利率下限,从这一点来看,美联储抵抗负利率是行胜于言。议息会议后,美债收益率下跌,表明市场认为扩表操作不一定能带来经济的企稳。此前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已反映了政策层面的宽松,但是没有反映在政策刺激下经济可能企稳的看法。
2、点阵图显示 2020 年美联储将按兵不动
12 月会议声明有一点变化:删去了“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这一措辞。在经济预测中,美联储下调了联邦基金利率的预估中值,未来三年的利率预测分别降至 1.6%,1.9%和 2.1%。点阵图显示 2020 年美联储或将按兵不动,17 名官员中有 13 名预计利率将保持不变,而 4 名官员认为适合加息。美联储保持 GDP 预测和 PCE 预测不变,表明美联储在连续降息三次后,对于未来的前景展望并没有变得更加乐观,鲍威尔表示货币政策需要时间来发挥作用。美联储仅下调核心 PCE2019 年的预测值,但全面下调了未来三年的失业率水平,预计 2020 年失业率将从 3.7%降至 3.5%。
3、年末是否会再次出现流动性危机?
鲍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年底的时候货币市场利率暂时上行并不少见,压力似乎可控,美联储随时准备根据需要调整措施。但鲍威尔也强调,目的并不是消除所有的波动。年底流动性压力较大是在两个时间点:12 月16日和12 月31 日。其中12 月16 日是国债发行的缴款日期叠加上企业的季度缴税,而12 月31 日是年底季末,过往市场流动性往往较为紧张。美联储近来持续进行回购操作和购买国债,12 月4 日的银行体系准备金余额已较9 月18 日上涨11%,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上升幅度也接近6%,我们认为,年末时点的流动性紧张大概率不会有9 月严重。
4、对中国央行操作有何影响
美联储暂停降息,对中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操作有何影响?
就中国而言,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易纲行长近日在《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文中指出,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度刺激,要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结合,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适度、精准滴灌、协同发力、深化改革和促进内外均衡。
我们认为,尽管经济增速趋于下行、短期压力仍存,但失业率基本稳定、物价总体处在温和区间,意味着总供求大体平衡,而央行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当前经济实际增速接近潜在增速,这意味着经济形势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但也并非需要总量政策大幅宽松。
当前猪价导致通胀短期高位,央行不会因此收紧货币,同时也看到融资呈现企稳迹象、PMI反弹至荣枯线上、PPI同比近期有望回升转正、海外经济体景气也有所修复,说明短期大幅宽松的必要性不高,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深化LPR改革疏通利率传导,而非开启连续降息。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ID:fcscfixedincome,订阅更多优质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