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白色血液”,深得人们的青睐。牛奶中含有的钙与磷比例适当,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更有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等多重好处。时至今日,牛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饮品,且消费者对于牛奶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那么,牛奶应该怎样喝,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呢?关于牛奶的这3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1.高加工牛奶营养价值更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同品种的高钙、低脂牛奶应运而生,很多人认为这种高加工的牛奶营养价值比鲜牛奶要高,其实不然。专家指出,高加工牛奶由于经过多次加工,加入了多种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成分,但这些成分并不一定都是人体必需的,有时摄入过量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另外,高加工还会造成牛奶中部分营养物质的丢失,使其营养价值下降。拿高钙奶来说,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高钙牛奶,其实是厂家加入了化学钙与其他添加剂,于人体健康无益。因此,挑选牛奶应当选择天然、新鲜的纯牛奶,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容易诱发疾病。
2.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
有人担心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有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更是对牛奶敬而远之,其实恰恰相反,喝牛奶非但不会使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增高,反而对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医学研究证实,每100克牛奶中胆固醇含量仅有13mg,对体内胆固醇的升降几乎没有影响。此外,牛奶中含有的乳清酸能很好地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且牛奶中含有的大量钙质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3.早晨空腹喝牛奶易吸收?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腹喝牛奶最容易吸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众所周知,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修复人体损伤的组织或构成新的组织,只有在体内的糖与蛋白质供应不足时,才会被迫转化为能量被消耗,而不能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因此,空腹喝牛奶是对牛奶的极大浪费。并且,空腹喝牛奶会使肠胃蠕动加快,牛奶中的蛋白质还未被分解就进入大肠,并在大肠内腐败,形成有毒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另外,空腹时喝太多牛奶会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建议在喝牛奶前先吃一些面包、馒头之类的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延长牛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牛奶似乎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们要学会科学健康地选择、饮用牛奶,避免进入误区,将牛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本文由“熊猫营养课堂”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图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