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孩子!徐州这群小学生发明的“神器”真有创意

2020-06-10     徐州黑板报

原标题:了不起的孩子!徐州这群小学生发明的“神器”真有创意

从古到今,

人类创造了非常多的伟大发明,

这些发明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解决了我们不少难题。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群“小小发明家”,

他们的发明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惊喜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款儿童口罩调节器是专门给脸部瘦小的同学设计的,佩戴后可以让口罩和面部更贴合。”近日,在和平桥小学杜雨婷和杨子熠两位同学一起设计的“儿童口罩调节器”成为校园一道暖心的风景线。

口罩大小不合适

引发思考和研究

杜雨婷是和平桥小学六(1)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就爱动脑筋肯钻研,参与发明创作的《用于推拉式黑板的粉笔清扫装置》曾获得江苏省第28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她说,正式复学后发现很多同学戴的口罩由于尺寸过大,导致口罩和面部贴合不好,有较大的空隙。特别是在低年级同学复学之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同学佩戴的口罩上进行了重新调整,有的是在口罩松紧带处打结、有的是把口罩重新线缝合后固定……虽然这些方法是让口罩大小进行了调整,但是无法随时调节,而且每一个口罩都要这样弄非常麻烦。

“能不能制作一款简单装置来调节口罩的尺寸呢?”

带着这个问题,杜雨婷和五(2)班杨子熠两人一起展开了研究和实验。杜雨婷说,第一次是用细铁丝测试了基本的形状,配合皮圈实验比较成功,但是铁丝太软了很容易变形。于是我们使用社团的3D打印机进行了第二轮实验,结果因为尺寸小,3D打印材料打不到强度要求,并不比细铁丝耐用,最后我们发现回形针的铁丝不粗却有很好的弹性。

“儿童口罩调节器”

预估成本只要一角钱

记者看到按照设计图纸,3D打印出来的“儿童口罩调节器”是一个直径约5毫米的圆柱形,口罩松紧带从圆柱中间小孔穿过即可随时调节口罩大小。

现在这款“儿童口罩调节器”已经在和平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罩上进行使用。一(2)班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要佩戴口罩,之前都是妈妈在口罩绳子上打结调整大小,现在使用口罩调节器后,我自己都可以随时调整口罩大小了,非常方便。”

杜江告诉记者,现在这款“儿童口罩调节器”已经在学校部分学生身上进行使用,如果将来能够有厂家原意批量生产,调节器的一些细节部分因为加工手段不足的小缺陷可以更好的克服, 根据我们的估算,批量生产后每一个调节器的成本能控制在一角钱左右,应该很容易让大家接受。

现在的小学生真是太厉害了!

来看看他们还发明了啥

万科城民主小学三(2)班学生李金澈非常喜欢摆弄各种物件,有一次他心血来潮,收集螺丝、拆卸剃须刀、电话手表、蓝牙耳机等废弃电子产品的迷你金属零部件,半年时间,便设计制造出20多个朋克蒸汽机器人。

从幼儿园至今,小发明多达上百件。信手拈来,就有折纸类:八角礼盒、四角礼盒、高跟鞋、翻花......木料拼装类:手枪、小房子、海盗船、坦克、跑车......自制木艺:抽丝机,还有羽毛笔、十二管排箫、降落伞调制饮品等不胜枚举。

看到有人折柳枝,

他发明“十二管排箫”

春天,李金澈漫步在柳树萌芽的河畔,看到有人折柳枝,用其外皮做简易“柳笛”,吹响后比较单调,不易存放。他思索着,在不破坏柳枝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来代替它,并且又比较精美?

于是,他从网上搜索资料,了解管状的简易吹奏乐器,确定制作排箫。准备吸管、固定架(冰糕棒)、透明胶带、底塞(橡皮泥)、流苏专用丝线、搜集小装饰等。设计简易图,排列组合吸管颜色,多次更改吸管长度。

这个发明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十二管排箫发声原理,发音与吸管长度,以及管内气体流动速度的关系。

手制立体绘本《七岁盛夏》获大奖

红辣椒、茄子、丝瓜、荷花等植物,还有48只小动物:公鸡、母鸡妈妈和小鸡仔一家、螳螂队、楸甲宝宝和楸甲妈妈……1天构思组织和准备材料、手绘时长累计约100小时、剪贴约60小时,最终完成了立体绘本《七岁盛夏》。

这本18页的绘本以不织布剪贴画和简笔卡通绘画为主体,绘本作品中的6株植物和48只小动物皆是假期所见,取材真实朴素,灵感源于2018暑假李金澈在乡下外婆家欢度的美好时光——如诗如画,幸福难忘。并获“小绘本 大创想”江苏省第三届青少年绘本创作大赛二等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1b6n3IBd4Bm1__YYW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