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江苏是“内斗”大省。
喷江苏人最多的,是江苏人自己。没有嘲讽过其他江苏人的江苏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江苏人。
江苏人虽然“内斗”,但依然能将江苏建设成全国经济大省,即使是江苏最落后的城市,也是全国GDP百强城市。
可以说,“内斗”也是一种激励因素,你瞧不起我,我拿成绩把你比下去!
2200多年前,江苏人“内斗”的基调就定下来了:徐州人刘邦,带着淮安人韩信,打败了宿迁人项羽,即楚汉之争。
这次内斗,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朝代--汉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谁不服就打谁,打到服为止!汉族别称“汉人”即源于此!
三国东吴的奠基人孙坚,靠一千盐城、淮安、宿迁、徐州人组成的淮泗精兵起家;他的二儿子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康(南京),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此开始。
东晋之后,南北政权对峙时期,通常以天险淮河或长江为界,江苏省常被分为两部分,属不同政权。
淮安盱眙,明祖陵
元朝末年,祖籍淮安盱眙的朱元璋,打败了盘踞在苏州的盐城人张士诚后,次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中心设立直隶,他的四儿子朱棣改名南直隶,范围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苏南苏北同属一家。
明朝南直隶图,图:搜狐号“人为本”
1667年,康熙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市)、安徽二省,江苏建省自此开始。
由于历史原因,苏锡常偏向吴越文化;徐州偏向中原文化;而南京、淮安、镇江、扬州等地偏向江淮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糅合到一起,发生矛盾也正常。
江苏有没有共同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纽带呢?有,那就是江苏高考!
现代的江苏“内斗”,可以说主要是苏南vs苏北,其次是各地级市互相pk。
“你有北上广,我有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向来抱团,是苏南的核心。而不怎么被苏锡常接受的南京,却大搞发展,GDP已经超越无锡常州。
在苏南人眼中,长江以北就是苏北,通扬泰则不服气,说自己是苏中,比不过你苏南,我比你徐州淮安等苏北强吧。可除南通外,扬泰GDP都不如苏北的徐州、盐城。
苏南和苏北五虎(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集体鄙视通泰扬这种投机行为。
扬州,你可以解释下苏北人民医院在哪么?(注:苏北人民医院在扬州)
所谓的苏中阵营也是一盘散沙,扬州一边对泰州说,咱们扬泰不分家,一边抱紧南京的大腿,跟南京镇江抱团搞三市“合体”发展--宁镇扬同城化。
了解了江苏的“内斗”,也就不难理解菜系之争了。
川菜、粤菜等菜系都是以省命名,各省人民也全力支持。而江苏,有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徐州连云港的徐海菜,南京的金陵菜等等各种提法。
这都是江苏物产富饶,饮食文化较繁荣导致的。历史上,外省人还在思考吃什么,江苏人已经在思考怎么吃了。
争夺最多的,当属淮扬菜!
淮扬菜,能够与川、鲁、粤省级菜并列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是淮河流域、扬子江流域的江苏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淮扬菜,为什么不叫江淮菜或者扬淮菜?
是因为淮河流域的代表城市淮安,在淮扬菜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三鲜皮肚
一方面,淮扬菜之名,来源于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扬这个区域名。
康熙九年(1670年)置淮扬道,驻淮安,淮安府、扬州府、海州直隶州都隶属淮扬道。巡抚>淮扬道台>知府。清朝负责淮扬地区防务的淮扬镇总兵驻地也在淮安。
1914-1927年,民国的淮扬道,政府驻淮安,辖扬州、盐城、泰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等地区。
民国淮扬道区域图,来源方志江苏
另一方面,发达的漕运盐政河工和税收、南来北往的繁荣和悠久的美食文化,使得淮安成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
明清两朝,淮安是中国的漕运指挥中心(漕运总督)、河道治理中心(河道总督)、漕粮转运中心(天下粮仓--常盈仓)、漕船制造中心(清江督造船厂)、盐榷税务中心(盐运淮北分司、明清税收第一关--淮安榷关、兼收扬关税收的淮扬海道), 是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一直以来,淮安始终高举淮扬菜的大旗,宣传推广淮扬菜;而一段时期,扬州高举的却是维扬菜大旗,认为维扬菜才是四大菜系之一。这段时期,淮、扬也相安无事,你搞你的维扬菜,我发扬我们的淮扬菜。
可是,扬州的四大菜系之一的维扬菜是自封的,社会不认可,搞不成气候了,于是对淮扬菜又热心起来。
正如吴明千大师所说的,七十年来淮安(淮阴)人独自扛着淮扬菜大旗蹒跚前行,而扬州人扛的是维扬菜旗,现在看到此路不同,竟然抢过淮安的大旗勇敢向前跑!
扬州还在重量级媒体发声,认为淮扬菜就是扬帮菜、维扬菜,淮扬菜就诞生在扬州,这态度转变之快,令人惊呆下巴!连扬州本地及周边人民都没反应过来!
扬州所宣传的维扬菜,却是个笑话!
一直砖家考证淮扬菜见于文献,始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认为惟通维,淮扬就是维扬,维扬代指扬州,所以淮扬菜就是扬州菜!这个逻辑......
你们怎么不将惟通唯呢?唯扬菜,唯扬州菜独尊!
《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当时秦王还没统一中国,九州只是一个构想。另外,一字千金都没人去改动的《吕氏春秋》记载:“东南为扬州,越也”;《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江南则是长江以南。扬州,最早是指长江以南、我国东南地区。
扬州成为行政区域,那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部,安徽淮河以南、江苏长江以南属扬州刺史部,可惜的是当时的扬州跟现在的扬州没半点关系,只是同名而已!也说不准哪天哪个砖家跳出来,说浙江、福建、江西都是扬州的!
西汉十三州,图:百度百科
汉朝,徐州与扬州以长江为界
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是在唐朝李渊武德八年,扬州治所从丹阳(今南京)移到长江北,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为“扬州”。
可以说,“扬州”这个名字是移植来的,老名新用。
可见,维扬菜的起源之说,根本站不住脚!维扬菜=淮扬菜=扬帮菜根本经不起历史考证,只会误导不明真相又不爱学习的群众!
看,微信公众号后台一直提示“维”是疑似错别字!
淮扬菜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凝聚了淮安、扬州、镇江、盐城、泰州等市人民的共同智慧,而不是你扬州一家的。
当然,公正、明是非的扬州人也有很多。淮安那么美,发展这么快,欢迎扬州兄弟姐妹们来淮安旅游,尝尝淮安的淮扬菜,了解下真实的淮安与淮扬菜,不要被某些砖家不符实际的宣传误导。
大烧马鞍桥
不可否认的是,扬州为淮扬菜的形成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扬州三把刀之一的厨刀出神入化,展现了绝妙刀工的文思豆腐等淮扬菜肴发源于扬州。
八卦下,扬州还是“中华修脚刀之乡”;扬州的理发刀也是全国闻名,在清朝发扬光大,曾被乾隆皇帝“御赐一品刀”。
扬州和淮安都是“中国淮扬菜之乡”,正如网友所说的:“没必要去争谁是正宗!唯有共同发扬光大,将淮扬菜推向世界,才是正本之源!”
淮扬菜国际推广这方面,淮安一直在努力。
2019年,淮扬菜走进巴黎
2019年,“淮扬美食之夜”活动走进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9年淮扬美食走进朝鲜,淮安承办
2019年,淮扬美食走进约旦,淮安承办
“一带一路”淮扬菜国际化高端研讨会在淮安召开
淮安和扬州,地理相邻,风俗相近,有同样的文化底蕴,同为历史古城,同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愿扬州一些砖家们尊重历史,不要在混淆是非的路上越走越远。
淮安愿与扬州一道,将淮扬菜发扬光大,互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