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记事开始,很多事情就已经无法重新选择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身高、肤色、性格、文化等,这些都是人生拼图上的底色。等到
我们长大成人,终于开始接管人生,接下来就会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生家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求学之路不一定顺利,工作也
未必称心如意,我们的能力和期望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鸿沟。面对这样一手“烂牌”,很多人会说:“我真的别无选择。”
有些人开始抱怨上天的不公,让我们拿了一手烂牌。不幸福的童年,未能如愿的高考,工作如同鸡肋,婚姻遇人不淑,喝凉水都长肉的基因,总是控制不住的脾气……每当遇到困难,我们总想找个能怪罪的对象。可能是自己的家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也可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或者我们会埋怨自己;但最后发现,抱怨并不能帮到我们,反而会让我们原地踏步,对生活越来越不满意。其实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能改变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能看到这一段文字,你的人生其实已经由你掌管了。
有时我们期待别人给我们答案。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妈妈向我寻求帮助: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每天早晨哭闹;婆婆总是给孩子吃太多的零食;老公脾气不好,两人无法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不喜欢上学;无数次减肥,但越减越肥……她们有时坐在我的对面,有时和我隔着手机的屏幕,我从她们的眼神里感受到无助。也从她们发给我的短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她们深深的焦虑,每一个人都在问我:“我什么办法都没有,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而我知道,即便我给了她们一个被无数次验证的“绝对真理”,也会被“但是”全部推翻,因为我们擅长给自己找借口。选择权其实在自己的手里,只有心甘情愿地选择才是最有效的修炼从改变思维定式开始,而改变思维定式的第一件事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注意一下,你今天有没有说“我不得不”;也许嘴上没说,但或许
心有所想,比如
我不得不做饭,因为别人做的饭太难吃了
我不得不上班,因为我要挣钱养家
我不得不陪孩子写作业,因为如果我不这样,他就不好好写。
我不得不吃垃圾食品,因为我管不住自己。
我不得不冲着孩子大吼,因为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不得不让孩子上课外班。
不知你有没有“中枪”?
选择“不得不”的背后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它带给我们无力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所以,尝试着把“不得不”替换成“选择”,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
我选择自己做饭,因为我做的饭更好吃。
我选择上班,因为我在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这给我带来经济收入。
我选择陪孩子写作业,因为我想陪伴他、帮助他。
我选择吃垃圾食品,因为它很便捷,而且美味。
我选择冲着孩子大吼,因为我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我选择引导孩子坚持不懈,因为努力是一项能够持续终生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