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转债市场的运行轨迹与演绎路径

2020-01-10   覃汉

国君固收 | 报告导读:

转债市场的强势表现及背后原因。近期转债市场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证转债指数已经创下近四年新高。市场的强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伴随着行情的推进,转债市场绝对价格中枢稳步上行;2)新券上市首日定价较高,彰显出当前市场情绪火热。市场强势表现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流动性宽裕和权益市场的走强。不过,近段时间转债的表现优于权益,一方面体现在回撤更小,另一方面则在于转债市场估值的提升。具体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类资产角度看,2020年投资转债是固收类投资者增强收益的最重要手段之一;2)新增资金加速入场,助推行情不断走强;3)强赎陆续触发,资金有重新再配置需求。

市场演绎路径复盘及展望。近期转债市场的强势表现会让投资者联想到2019年初的行情,两段行情的相同点在于大环境下流动性相对宽裕,不同点在于2019年初转债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当前转债市场估值处于中高位,另外两段行情的运行节奏也有所不同。2019年一季度转债市场整体估值较低,普涨行情下以预期修复为主,而2019年四季度至今转债市场估值偏高,结构性行情为主,对择券能力要求更高。从近期市场行情的演绎路径来看,出现了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低位个券开始补涨,尤其是热点下的同行业转债;2)高绝对价格、高转股溢价率个券出现转债和正股同时上涨情形。对于后续市场的演绎路径,我们认为随着转债个券数量的增多,公司质地差别较大,除非有牛市预期,否则很难延续普涨格局。2020年转债将进入个券时代,我们倾向于后续仍然以结构化行情为主,重点挑选好行业和好公司。

非标处置将继续推进,增量投资聚焦标债。存量非标的处置尚面临上述三个难点,而无论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对于增量投资而言,大概率更多聚焦于标债。一方面,降息周期刚启动,当前绝对收益率水平尚可,对于配置户而言早买早受益;另一方面,标债投资既符合流动性管理要求,也缓解了非标回表造成的资本消耗。

后续重点挖掘方向。对于后续择券思路,我们认为主要从新券和存量两个维度进行选择。1)新券角度:转债市场在经过2019年12月份的密集发行后,2020年1月份开始将迎来陆续上市,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大规模、高评级品种;2)存量角度:我们建议重点挖掘细分优质赛道,科技和新能源汽车将有望成为2020年一整年的主线品种,我们看好这两个行业中将出现大量成功转股退出的标的。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多数转债绝对价格已经较高,缺乏债底保护,但从行业逻辑和正股基本面来看,后续仍有不断催化,业绩层面有望在一季度出现正向反馈。

正文

1. 转债市场的强势表现及背后原因

近期转债市场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证转债指数已经创下近四年新高。自2019年四季度开始,转债市场的高估值一直是市场担心的症结所在,但从近期表现来看,估值不但没有出现主动压缩,一些核心高评级品种反而还出现了主动提估值的现象。近期核心资产的估值提升可以反映出当前投资者对于转债的乐观,市场进入自我强化阶段,不断有新增资金入场助推行情持续走强。

伴随着行情的推进,转债市场绝对价格中枢稳步上行。市场由前期的结构性行情逐渐演变成全面上涨,整体价格中枢上移,截至2020年1月8日收盘,市场平均价格达到117.10元,中位数价格达到113.71元,已经接近2019年4月初的高点。转债价格的全面上行使得债底保护逐渐减弱,权益属性明显增强。因此,对于以绝对收益为考核目标的账户而言,当前转债市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减弱,更多只能以股票视角看待后续投资机会。

新券上市首日定价较高,彰显出当前市场情绪火热。近期新券发行节奏较快,投资者一级市场参与度较高,而新券上市后普遍定价较高,让二级市场参与难度加大。部分优质大规模、高评级转债上市首日就达到120元,个别品种触发熔断,转债整体的债底保护性已经明显不足。但对于仍有配置需求的资金而言,优质新券变成了刚需品种,因此正股基本面较好的个券在上市初期会出现估值提升的行情。

市场强势表现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流动性宽裕和权益市场的走强。不过,近段时间转债的表现优于权益,一方面体现在回撤更小,另一方面则在于转债市场估值的提升。具体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大类资产角度看,2020年投资转债是固收类投资者增强收益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看多转债的一致预期下,市场出现抢跑行为,年初新一轮的配置需求提前启动。而在市场走强的过程中,由于流动性问题,转债投资者不愿轻易下车,担心失去筹码,因此出现转债不跟随权益市场调整的现象。转债走势更加平稳,调仓不减仓逐渐成为近段时间市场共识。

2)新增资金加速入场,助推行情不断走强。转债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后,吸引了大量新增资金入场。而由于多数转债规模较小,大体量资金较难参与,因此通过增持转债基金来参与市场成为首要选择。在新增资金的推动下,近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成交量的放大和权重券的补涨。

3)强赎陆续触发,资金有重新再配置需求。行情推进的过程中使得高价券的占比在提升,陆续有公司发布强制赎回公告。由于2019年四季度以来,结构性行情较为明显,触发强赎的个券多为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优质品种,机构参与度较高,因此再配置需求下,同类型转债有估值提升的动力。

2.市场演绎路径复盘及展望

近期转债市场的强势表现会让投资者联想到2019年初的行情,两段行情的相同点在于大环境下流动性相对宽裕,不同点在于2019年初转债市场估值处于低位(主要指纯债溢价率),当前转债市场估值处于中高位(主要指转股溢价率)。

另外,当前市场和2019年初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在于,行情推进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回顾2019年初转债市场的运行路径可以发现,1月初降准大幕开启后转债市场进入预期修复阶段的初期,整体涨幅较慢,走势颇为纠结。2月份后随着贸易摩擦缓和、经济企稳预期的升温,券商成为行情上涨的发动机,牛市预期渐起。3月份开始,市场开始朝着消灭低价券的方向行进,面值以下的个券逐渐消失,整体价格中枢继续上移。4、5月份开始随着流动性收紧和贸易摩擦的再次恶化,市场进入调整。而从本轮行情的运行路径来看,有很大不同。2019年6月份开始,市场逐渐进入“爬坑”阶段,悲观预期有所修复。7月份高评级转债出现一波估值提升行情,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平银、隆基等大规模转债可能触发强赎的提前再配置。8月份进入中报业绩行情,真成长公司脱颖而出,围绕业绩预告布局优质公司成为市场主线。9~12月,市场进入结构性行情,科技、新能源汽车、周期互有表现。2020年元旦过后,降准大幕再次开启,强势的市场状态下出现普涨行情。总结来看,2019年一季度转债市场整体估值较低,普涨行情下以预期修复为主,而2019年四季度至今转债市场估值偏高,结构性行情为主,对择券能力要求更高。

从近期市场行情的演绎路径来看,出现了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1)低位个券开始补涨,尤其是热点下的同行业转债。在主流品种已经涨幅较大后,资金开始挖掘低位滞涨品种,行情出现扩散。如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亚太、模塑,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中的雅化、道氏,周期行业中的鼎胜等,都在近期出现了补涨。不过在低位转债补涨的同时,高位转债并没有出现调整,依然保持着上涨趋势,当下市场仍在强势运行状态中。

2)高绝对价格、高转股溢价率个券出现转债和正股同时上涨情形。对于高价券来说,高转股溢价率往往意味着转债弹性不足,一般通过正股上涨或转债下跌来消化高估值。近期市场选择了第一种,和预想不同的地方在于,正股上涨的同时,转债跟涨动力依然强劲。因此,从转债的表现来看,市场预期正股将会以更大的涨幅来消化当前的高估值。如赣锋、大族,尽管转股溢价率较高,但近期依然表现出较强的跟涨能力,也能体现出转债投资者对于正股的信心。

后续市场将如何演绎?随着转债个券数量的增多,公司质地差别较大,除非有牛市预期,否则很难延续普涨格局。2020年转债将进入个券时代,我们倾向于后续仍然以结构化行情为主,重点挑选好行业和好公司。短期市场的调整和外部变化有关,如货币政策、海外局势、经济数据等,在没有出现明显的利空信号前,市场依然会沿着既定的方向运行。另外,从市场自身表现来看,调整时会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1)高位转债出现滞涨,低位个券补涨动力不足。此时,市场容易陷入调整周期,缺乏流动性支持的个券会造成成交困难的情形。相比之下,前期涨幅较大或基本面较差的品种调整幅度会更深,不过对于景气度上行和有业绩释放预期的公司而言,调整会提供更合适的布局机会。

2)市场整体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在2019年4月份,曾出现过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的情形,受估值下移的影响,转债调整幅度大于正股。一般转股溢价率的主动压缩往往伴随着新的利空逻辑的出现,在此之前,转股溢价率水平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3.后续重点挖掘方向

行情至此,多数比较优质的转债绝对价格已经较高,和股票无异,波动会有所加大。参与此类转债需要考虑到账户负债端的稳定性,同时更多以正股思维去看待转债投资机会。而对于低价券而言,需要精挑细选,找到补涨逻辑,挖掘遗珠。另一方面,新券进入密集上市期,上市后将成为新增资金的首选方向。因此,对于后续择券思路,我们认为主要从新券和存量两个维度进行选择。

1)新券角度:转债市场在经过2019年12月份的密集发行后,2020年1月份开始将迎来陆续上市。由于此前中签率较低,多数投资者都处于欠配状态,优质新券的配置需求较旺,建议在上市初期可以获取一定筹码。我们给出当前比较看好的待上市新券,建议在上市后积极关注。

2)存量角度:我们建议重点挖掘细分优质赛道,看好景气度上行和有反转预期的行业。科技和新能源汽车将有望成为2020年一整年的主线品种,我们看好这两个行业中将出现大量成功转股退出的标的。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多数转债绝对价格已经较高,缺乏债底保护,但从行业逻辑和正股基本面来看,后续仍有不断催化,业绩层面有望在一季度出现正向反馈。因此,尽管当前多数转债绝对价格不低,但我们看好其正股表现,当前位置依然推荐。对于前期推荐标的,我们建议继续持有,新增资金方面,由于转债投资者大多为固收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不愿意追高,因此我们重点推荐几只当前价位可以新增布局的转债。

我们的心愿是…消灭贫困,世界和平…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固定收益研究覃汉/刘毅/高国华/肖成哲/王佳雯/肖沛/范卓宇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FIC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