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曾这样描述长跑者的思维方式,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句话放在寒冷冬天里跑步上同样适用。在冬日坚持跑步,有太多实打实的收益,冬季兴许也是严肃跑者们实现自我突破的最佳时期。
在寒冷冬季,人体往往有更强烈储备能量、堆积脂肪的潜在需要,因而食物摄入量较其它时期更多。加上冬季更多的节假日,高摄入和更少的户外运动时间,无论体重还是体脂量都会增加,可肌肉质量、毛细血管大小和密度却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所以为了维持健康体态,冬季便更要坚持运动的习惯,跑步就是非常适合的方式;
寒冷环境下,身体会燃烧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相比春秋季节同等运动量,冬天跑步会多消耗3~7%的热量。并且较夏季,冬季跑步中流失的体液会少很多,同等强度下身体负荷也更低;
冬天跑步能取得更高的收益,最核心的奥义是通过周期性的训练获得提高。而首要目标,就是放在提高有氧能力上。有氧能力的关键即心脏,这其中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最主要的身体参数。
绝大多数有氧慢跑的定义,即跑步中的心率位于最大心率的65-78%,或者储备心率的59-74%之间(储备心率区间=储备心率×目标区间百分比+静息心率)——如A跑者的最大心率185,静息心率60,那他的储备心率就是125。有氧慢跑心率区间在133~152之间。
此时心脏能以最强劲的起搏工作,也得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超过这个心率,反而心脏受益下降、负荷增加。然而,最影响心率变动的外界因素就是温度,夏季心率容易偏高不说,强度增加后心率也会更剧烈的变化。
寒冷冬季则非常适合有氧慢跑,心率变化曲线平缓得多,同等配速下运动心率也会更低。这是冬训区别其它季节最大的优势;
上述提到冬季跑步的“低功耗特性”,也决定了冬季跑步更适合上强度,进行诸如节奏跑、间歇跑、LSD长距离跑等各种艰苦训练。
不必过于担心心率剧烈升高或缺水等情况的出现,室外暴晒的可能性也极低,克服前几分钟刚开始跑步的寒冷期、身体温度升高后,低温也远比高温要舒服些;
对严肃跑者、尤其是有春季参加跑步比赛计划的,冬训的起始时期内往往没有比赛,可以有大段的时间安心准备。整个完整训练计划执行(通常为12-18周)后,正好是3-5月的春季马拉松赛季,冬训对春季赛季有着相当关键的承接作用。
得冬训者得pb,并非妄言。
最后,对于那些希望在冬天跑步实现更多收益(无论是减肥健身还是提升跑步成绩)的跑者,请谨记:
冬天坚持跑步的本质,是借着低温和更充裕时间(数个月的非赛季期)来达到完整的、系统的训练效果,并不只是严寒天气的自我挑战。让你提升的也是整个周期训练的成果,因而不必过度在意单次训练的舍弃。
在并不适合出门的天气里执意外出跑步、冒着失温的风险长时间室外运动、或没充分热身的情况下上强度……都可能浇灭冬天跑步的热情,反而徒增受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