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马拉松较频繁的秋冬赛季,我们以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为例,看看赛后恢复需要注意哪些点。
通篇干货,建议mark收藏。
一场全力以赴的马拉松过后,你的身体会出现哪些问题?
相对轻松或者万分痛苦的完赛,马拉松都会对身体造成过耗冲击。这点在职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中普遍存在。只不过职业选手/精英选手有着更强的恢复能力,身体也更加习惯高负荷,所以在赛后数天就能进行正常训练,但其实他们的身体依然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
马拉松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消耗?
很多跑者完成马拉松后会出现黑趾甲、水泡、晒伤、擦伤……等状况,恢复时间在3天-2周不等;
马拉松会让身体脂肪氧化能力达到极限,糖原消耗接近透支,这两点都会让身体处于相对乏力的状态,这两点的能量恢复需要3-5天时间。所以赛后数天可以适当增加食物摄入的质和量,不必过分紧张体重的提升;
赛后至少一周时间,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含量都将维持在较高水准,这就是细胞受损的标志性指标。细胞的修复远比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消失来得久,加上它没法给身体提示、不能通过类似不再酸痛的信号告诉你,很多人自认为的恢复完成,与实际身体需要的相差很大;
整场比赛,骨骼肌成千上万次的反复规律收缩,机械性的牵拉会让肌纤维出现无数细微损伤,导致炎症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这种创伤和炎症的恢复也需要3-7天才能痛感消失、数周时间恢复;
跑完马拉松,身体各部位更倾向于修复比赛造成的损伤,免疫系统极容易出现“开窗期”,所以感冒发烧或者其它疾病会很常见,也更容易感染某些病毒;
从一次强度训练中彻底恢复过来(完全消化训练的成果)需要8-10天时间,那一场全力以赴的马拉松,这个恢复时间则需要至少4周以上。比如通过对顶级选手的测试,马拉松赛完成后一个月,他们的有氧能力才达到此前97%左右的水准。
马拉松赛后恢复需要多少时间
总结一下,
- 基础运动伤病(水泡、黑趾甲、擦伤、晒伤等):3-20天
- 糖原等能量恢复:3-5天
- 细胞受损恢复(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含量回到正常):7-10天
- 骨骼肌炎症/损伤:3-7天
- 免疫系统失能:7-15天
- 有氧能力恢复:28+天
所以虽然很多跑者在比赛季选择一月一场甚至一月数场的高频比赛,不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已经彻底回到巅峰状态——选择怎样的参赛频率是不同跑者的主观决定,不过如果你希望完全彻底的准备好、且尽可能全力输出去跑一场完美的马拉松,建议两场比赛的间隔应该在12周。
马拉松赛后如何尽可能快速的恢复?
完赛当天,保暖+按摩+多喝水
冲过终点后,身体从持续产生热量到很快散热,虽然绝大多数组委会会提供毛毯/毛巾等,但依然建议跑者在存物袋中准备好长裤和外套,以及干爽的衣服,避免着凉;
刚跑完马拉松,全身肌肉会处于接近痉挛的紧张状态(半强直收缩状态),如果直接进行大幅度的拉伸,肌肉反而会产生对抗性收缩,导致抽筋——这也是很多跑者跑步的时候不抽筋,跑完拉伸却开始抽筋的原因。
因此完赛后可以先保持缓慢行走10分钟左右,而后进行简单的放松,最主要去按摩紧张的肌肉,而不是去强行让身体舒展。
跑完当天,维持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马拉松后你的身体会严重缺水,含糖含盐/电解质的饮料、或者水分充足的水果都可以帮你补充。
实际上,赛后一周,你的单日饮水量应该达到正常时期的1.6倍左右。
赛后数天,多吃+多睡+主动放松
少食多餐,增加食物的总摄入量,且将它们的食用次数/时间尽量增加。推荐的食物包括各类水果、优质的蛋白质(鱼虾等)、脂肪(坚果类)。
跑马拉松后肠胃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缺血状态,消化吸收能力未必很好。少食多餐也是考虑到这点。
赛后一周,建议睡眠时间增加30-60分钟。
至于前几年特别流行的马拉松赛后“排酸跑”,则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运动产生的乳酸堆积会在停止跑步后数小时就回到正常水准,肌肉的酸痛并非因为乳酸、而是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所以排酸跑从根源上就是个错误的解释。
加上马拉松后肌肉肌纤维出现无数细微损伤,也可能存在炎症,第二天再进行跑步容易加剧这种微创伤。主动放松会比直接去“排酸跑”更合适。
主动放松的方式依然是轻度的拉伸、肌肉按摩放松、步行等。区别于睡眠和躺平这样的被动放松,主动放松更能增加血液流速,
停跑休息or继续训练,如何平衡
如何选择参赛的频次是跑者主观决定,一场没有保留的马拉松过后,彻底停跑1-2周、甚至更久时间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想紧接着就投入训练,不妨遵循这份计划:
良好的赛后恢复,正是下一次变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