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死亡率真的超过肿瘤了吗?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2019-05-23     关注心脏健康

心衰患者出院后的30天再入院率高达24.5%,5年死亡率高达50%,已超过乳腺癌、肠癌等晚期癌症。

心衰的高死亡率与患者缺乏规范用药和定期检查密不可分,由于该病往往由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引起,建议患者每月到医院进行门诊检查,以便医生随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心衰的病因大多是心肌受损,一般发生在心肌梗死或其他对心脏有损伤的疾病之后,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应用心脏毒性药物等。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近500万名成年心衰患者,占全球心衰患者的四分之一,冠心病和高血压引发的心衰分别占患者比重的55.7%和13.9%,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7亿,血脂异常患者2.5亿,糖尿病患者近1亿。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7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即有1人患有心衰。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心衰的可能,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一、稍稍活动或劳动后就会感觉到心慌、胸闷、气促;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

二、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促、呼吸急促,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

三、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且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感舒适;

四、颈部血管明显充盈或怒张,下肢或全身出现浮肿。

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

心衰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庭、医护、社会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虽然心衰是心脏疾患的最严重阶段,但被确诊后也不要过度恐惧,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和药品的不断出现,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心衰基本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 一般治疗包括测体重、限制水量、限制钠摄取、营养饮食、起居休息、适度运动、心理和精神治疗等;
  • 药物治疗则是舒缓病情、增强患者心功能的重点环节,患者切不能因为自感症状减轻而随意停药。由于该病往往由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引起,建议患者每月到医院进行门诊检查,以便医生随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关注心脏,关注健康,享受健康生活!敬请关注本健康栏目,获取更多内容,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Vw3jWwBvvf6VcSZsW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