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大家都看了么?
前两天闺蜜给我发来了一个小视频,看完极度舒适~
视频仅短短4分多钟,女主就把母亲对孩子的担心、心疼,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大打出手,以及回家时一个人抱着孩子的那种心酸和不易演绎地淋漓尽致。
作为妈妈我表示共鸣度太高了,网友们也直呼 太爽了,非常有代入感。
全职太太顾佳是这部剧的三个女主之一,她和钟晓芹、王漫妮分别代表已婚已育、已婚未育和未婚未育三种不同状态的女性,讲述了 同在上海、同为三十岁的不同故事。
我最欣赏的是顾佳,这也是很多妈妈们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顾佳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曾在外企工作,后来和老公一起创业成立了公司,在公司慢慢步入正轨后,她生下儿子,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庭中,成为了全职太太。
顾佳虽然是一位全职妈妈,但她更是一位独立女性。
在她的努力和经营下,丈夫事业有成,家庭越来越富裕,一家人不仅搬进了顶级豪宅,还送儿子去了最好的幼儿园。
日常里,她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早餐,温柔、耐心地帮助和教导儿子,贴心地提醒丈夫的穿着,哪怕是对家里的保姆也尊敬有礼……
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有耐心又有爱心,从妻子和妈妈的角度来看,顾佳简直是完美的。
我们羡慕,甚至希望自己成为“顾佳”,但这又谈何容易?
“
当妈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憋屈
”
顾佳为了让儿子上优质幼儿园,不惜举家贷款住进顶级豪宅。
然而在幼儿园面试时,儿子不小心答错题后,她又想尽各种办法、找人脉找关系。
在得知王太太的丈夫是幼儿园董事,能够帮儿子写推荐信后,顾佳 捧着亲手做的蛋糕送上门。
后来又趁着电梯停电的机会,来楼梯间和王太太一起下楼。
她特意穿着拖鞋并且让给王太太穿, 自己却帮对方提着高跟鞋,光着脚走下去。
在一楼,当顾佳蹲下来帮王太太换回高跟鞋时,连闺蜜钟晓芹都心疼她,而顾佳却说: 这是我当妈的修行,不需要靠别人,就靠自己。
这不过是顾佳当妈之后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智商、情商双高,能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的顾佳,还是普通女性, 每一位妈妈都付出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
钟晓芹刚怀孕正纠结要不要孩子时,顾佳对她说了当妈的心路历程。
顾佳说,生孩子是件特别糟糕的事, 当了妈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个叫妈妈的头衔里。
什么身材走样、情绪变坏,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
看到这里很多都落泪了,没错,这是万千普通妈妈的真实感受。世界上哪有轻松、容易的完美妈妈呢?
有的不过是拼尽全力想要成为好妈妈,却又不得不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的普通女性。
“
为母则刚是赞许还是道德绑架?
”
这让我想到了用在妈妈们身上最多的一句话: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仿佛无论从前怎样,只要一成为母亲,就要变得刚强、无所不能、成为超人。
没错,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对母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01
要母乳喂养,还要有好身材
母乳不可否认是新生儿最好的口粮,但真的不是所有妈妈天生都是“奶牛”,也不是所有妈妈都能够通过追奶来实现全母乳。
然而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你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 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
- 能追一定要追,母乳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 母乳好处众多,你要努力啊,为了孩子你也能成为“奶牛”!
仿佛整个社会都在告诉你:无论如何你也要坚持母乳喂养,不母乳就是不爱孩子,不是奶牛就是没本事、没能力……
一天一锅汤猛灌、各种追奶偏方试遍,哪怕喝到吐、原本没有恢复的身体继续发胖,依然要坚持。
因为你是母亲,这是你该做好的。
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太天真,就算如此 你还得保持好身材。
看某某妈妈,生过跟没生一样,还是之前那么瘦;某某某妈妈恢复得真好,哺乳期就重返马甲线了。
网上更是充斥着各种:产后1个月恢复少女身材;当妈了也要当小腰精;你以为老公说喜欢素颜、不在意身材是真的么?都是骗人的!等等。
于是你要锻炼、你要减肥、你要瘦下来, 否则等着你的可能就是“你不够自律”!
02
要带好孩子,还要赚钱养家
当妈之后你面临过这样的选择吗?
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
然而,无论你怎么选,都有问题在等着你。
选择做全职:
- 你怎么生个孩子就不上班了啊?
- 为了孩子放弃工作或晋升的机会,值吗?
-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你要与时俱进,放弃工作会很容易让你与社会脱轨,你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然了,还有众多妈妈是“被迫”成为全职,一老人不能帮带,二自己挣得还没保姆多,而家庭又有需要,所以宝妈是做微商的最大群体。
选择去上班:
- 你来上班孩子怎么办啊?他才那幺小,离开妈妈怎么行?
-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对孩子的亏待;
- 老人只是帮衬,孩子还是要亲自带才放心;
-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要因为三年的缺失而留下一生的遗憾……
于是, 无论怎样选,你都会陷入焦虑、被质疑,因为你是妈妈。
03
要十项全能,还要温柔、体贴有耐心
很多人说当妈也就辛苦三四年,等孩子长大了上学了就好了,然而真的好了吗?
- 孩子生活起居你得360度无死角安顿好;
- 孩子挑食、厌食,你得会花式做饭;
- 孩子启蒙、学习,你得语数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教育孩子不能乱发脾气,要温柔又要有耐心,还要掌握海量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你是妈妈。
所以, 为母则刚到底是对母亲的赞许还是道德绑架?
看看顾佳的一周生活时间表,真的发现,当妈哪有容易的,哪怕是有钱人,全职还有保姆的家庭,妈妈尚且如此,我们普通家庭呢,洗衣、做饭、洗碗、擦地……哪样不得安排呢?
顾佳也会雷打不动地健身、会打扮自己、会帮老公打点公司。因为她 怕自己病、怕自己老、怕自己挣钱的速度赶不上孩子花钱的速度。
哪个妈妈不怕,哪个妈妈不是竭尽全力在自己的生活里拼?因为如果不这样,你可能就会被嫌弃,你的孩子就会被落下,会输在起跑线上!
“
如果无法完美,又如何不焦虑?
”
这个社会对母亲的期待,就像期待一件完美的作品, 以至于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命题没问题。
于是,很多妈妈在努力成为“完美”的路上, 崩溃了、抑郁了,甚至长期陷入自卑和愧疚之中。
然而,真的有完美的妈妈吗?
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 没有!
如果说完美妈妈论是最大的骗局,也不足为过 。
它只不过是一个理想,我们可以奔着它去努力,但不要被它绑架。
如何卸下完美妈妈的紧箍咒?
01
客观地去看待自己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我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更优秀的地方,所以才有那么多“别人家孩子”和“别人家妈妈”。
羡慕和学习他人当然可以,希望孩子和自己成为更好也没错。但我们也需要客观地去看待自己, 就像前几天小恐龙绘本里《亲爱的,你也很棒》中说的一样,因为 你和孩子也一定有值得他人羡慕的地方。
- 自己的奶水不多,但却把孩子的作息培养得很规律;
- 虽然没有36524陪着孩子,但每一次有限的时间,都做到了高质量陪伴;
- 自家孩子可能脾气大,但专注力非常好;
- 可能识字数量不如别人多,但逻辑思维特别强;
- 可能英语水平一般,但情商很高……
看到自己和孩子的优势,同时不盲目对标,就不会陷入追求完美的泥潭里,即使有人来“绑架”,我们也可以去无视他。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作为,不进步,而是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去改善。
02
梳理你觉得重要的,一点点完善
我养CC也常会走进完美的魔咒,因为工作原因,我平时真的接触太多牛妈、牛娃了。
每每对比CC身上不足的地方,我都焦虑。
但后来我给自己的“羡慕”做了一个梳理计划,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有计划地改变。
分为三个等级: 慕后必改、慕后可改、慕后即焚。
慕后必改:比如CC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对大人不够尊重)、学习习惯 (比如之前说的倾听训练),平时就要改起来。
慕后可改:比如一些可以锦上添花的能力 (社交中多照顾小伙伴的感受、英语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些可以制定好计划,比如英语每天学多长时间,思维训练题做多少页。
慕后即焚:比如闺蜜家的 同龄娃数学都学到100以内的进位加法,CC还在学20以内的加减法。
(闺蜜儿子的幼儿园作业)
(CC的幼儿园作业 )
据说幼小衔接上半年就学到20以内加减法,我觉得CC能有这点知识储备面对上小学的压力就够了,更多的学习内容,不必耗费我现在本就不富余的精力,所以,慕后即焚。
追求完美应该是理性的,应当是在平和、有序的环境和心态下一点点进步的,只有这样才不焦虑,且效果看得见。
03
把爸爸纳入规划
每次写这类话题都有人留言,为什么总是要求妈妈,爸爸难道都是摆设?
爸爸应该承担是没错。
但也不得不承认,妈妈和爸爸的角色注定是不同的。
因为孩子更依赖妈妈,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做甩手掌柜,又因为爸爸不做或做不好,叫他和教他还不如自己来,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扛起了所有。
但孩子和婚姻都不是一个人的,所以, 一定要丢掉圣母光环,把孩子爹该承担的责任,丢给他。
否则,很可能成为剧中的顾佳,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什么都会,里外一把抓,然而完美如她,还是遭遇丈夫的出轨。
女人承担的太多,男人就学会了自私和矫情。
协作,有时候不仅仅是减轻自己的负担,更是看到对方的价值。
至于我们自己,就不焦虑、不自责、理性而克制地尽量做“更好”吧。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H7JgXMBd4Bm1__YX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