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ETASPEED SKY/EDGE的基础上,我们收集了多组精英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进行研究,并针对鞋款适配性进行优化,帮助不同跑步类型的精英运动员创造更好的竞速成绩。
METASPEED+系列,为创造全新纪录而生。
METASPEED+系列的定位,相比上一代有哪些升级?
与上一代METASPEED系列一样,METASPEED+系列依然为那些力争突破个人PB成绩、甚至冲击纪录的精英选手打造。
在当下亚瑟士专业鞋款中,METASPEED SKY+/EDGE+会与MAGIC SPEED、HYPER SPEED、经典的虎走等组成竞速型跑鞋矩阵,为不同距离的路跑竞赛提供澎湃的推进力。
来比较下这两款鞋相比上一代做了哪些升级——
METASPEED SKY+ vs METASPEED SKY
METASPEED SKY+中底材料增加超过4%,离地高度升级为34mm-39mm。
而因为中底材料FF BLAST TURBO的密度进一步优化,METASPEED SKY+的重量仅增加了5g(单鞋205g)。
METASPEED EDGE+ VS METASPEED EDGE
METASPEED EDGE+中底材料增加了16%,主要用于增加整体中底厚度,离地高度升级为31mm-39mm。
中底加厚的EDGE+也与SKY+的后跟高度达到一致,上脚后也会明显感觉比第一代EDGE高得多。
另外,近年世界田径(原国际田联)规定,路跑竞速鞋的中底高度不得超过40mm,否则成绩无法作为纪录。39mm的METASPEED SKY+和EDGE+都符合这一要求。
上一代METASPEED SKY/EDGE使用的全掌轻质碳板旨在通过引导跑姿提高稳定性,并推动身体向前。而METASPEED SKY+/EDGE+的碳板除了提供提供更加强劲的推进力外,也再次针对步幅型、步频型做了更有针对性的升级。
关于碳板的奥秘,后面详细展开说说。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METASPEED SKY+ 能够给我提供更加有力和轻盈的跑步体验。特别是在长距离运动过程当中,鞋款优秀的缓震性能帮助减轻疲劳所带来的困扰。”
——朱利安·万德斯Julien Wanders,欧洲十公里和半马纪录保持者
METASPEED SKY+和EDGE+设计上的差异点
两双鞋的目标选手,METASPEED SKY+适配步幅跑法(stride-style),EDGE+适配步频跑法(cadence-style),主要存在这几点的差异化设计——
中底厚度/离地高度:SKY+ > EDGE+
METASPEED SKY+的中底厚度为28mm-33mm,离地高度为34mm-39mm;
METASPEED EDGE+的中底厚度为25mm-33mm,离地高度为31mm-39mm。
——相比上一代,METASPEED SKY+和EDGE+分别增加了4%和16%的FF BLAST TURBO中底体积,以实现落地-回弹过程中更大的压缩形变。两双鞋具有相同的后跟高度,主要区别在于前掌。
从上翘角度也能看出,因为厚度更高+体积更大,METASPEED SKY+前掌大底更贴近地面,而EDGE+的上翘弧度则更大。
前后落差: EDGE+ > SKY+
前后掌落差数据,METASPEED+与上一代一致。
METASPEED SKY+前后掌落差(5mm)更低,对跑者的腿部肌腱力量要求更高,也更符合顶级精英选手的落地;EDGE+的前后掌落差(8mm)更接近传统跑鞋,为步频跑者提供了更高的负荷率及更大的旋转力,对跑者自身力量的要求更为宽容。
碳板:SKY+位置上移并减小弯曲弧度,EDGE+位置下移并增大弯曲弧度
中底厚度/体积、前后掌落差、中底弧度之外,两双METASPEED+内核的全掌碳板位置和弧度有相当大的区别,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能表现。
关于碳板的奥秘,可移步下方详细揭晓~
METASPEED SKY+
适合选手:步幅型跑者
主要科技:动态包裹鞋面、FF BLAST TURBO中底材料、全掌碳板、弧形中底设计、ASICS GRIP大底
离地高度:34mm-39mm
前后掌落差:5mm
中底厚度:28mm-33mm
外底厚度:1.5mm
重量:205g
售价:¥1690
METASPEED EDGE+
适合选手:步频型跑者
主要科技:动态包裹鞋面、FF BLAST TURBO中底材料、全掌碳板、弧形中底设计、ASICS GRIP大底
离地高度:31mm-39mm
前后掌落差:8mm
中底厚度:25mm-33mm
外底厚度:1.5mm
重量:210g
售价:¥1690
“借助METASPEED SKY+ 回弹强劲的中底科技,我能够在比赛当中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鞋款优秀的适配性也让我倍感轻松。除此之外,我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鞋款所带来的缓震和稳定,即使是在后半程的比赛当中,我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
——细谷恭平Kyohei Hosoya,个人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06分35秒
不同的碳板结构,赋予METASPEED SKY+和EDGE+不同的性能表现
相较上一代,METASPEED SKY+和EDGE+中底材料的体积增加了不少,背后的本质在于为精英选手提供更强劲的回弹力,从而延长他们的步幅。而探索碳板最佳位置目的又在于,实现让不同类型的跑者提升速度。
这也是METASPEED SKY+(步幅跑者)和EDGE+(步频跑者)的理想碳板位置存在本质区别的原因。
METASPEED SKY+的碳板位置上移(更贴近足底),并减小弯曲弧度,以此帮助步幅式跑者在落地的时候有效压缩更大体积的中底材料,获得更强力的回弹效果;
METASPEED EDGE+的碳板位置下移(更靠近地面),并增大弯曲弧度,以此帮助步频式跑者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保持节奏,实现更简单的动力推进。
详细解释一下这样的设计——
分析步幅型精英选手的落地过程,与地面产生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脚掌位置。步幅跑者通过施加更大的压力获得能量反馈。所以在METASPEED SKY+ 鞋款中,碳板位置进行上移,固定在较高位置,从而更好地横向分配受力,在落地的时候充分压缩中底材料,获得更加澎湃的回弹力。
然而,步频型精英选手无法从高位置的碳板结构中获得帮助,他们习惯通过增强落地压力压缩更大体积的中底材料,高位置的碳板结构反而会削弱回弹的能量。这样METASPEED EDGE+ 碳板位置设计的较低,就能够很好地保证跑步稳定性。
再加上EDGE+前掌的上翘角度更倾向于脚尖,从而在侧面形成V型结构,又帮助实现更加简单的动力推进。
——因此,无论是步幅型or步频型精英运动员,都能在这样更高质量“个性化”的设计中,提高跑步效率,从而实现成绩的突破。
METASPEED+系列:为全新纪录而生
尽管还是ASICS亚瑟士竞速跑鞋中的新面孔,METASPEED SKY+及其原型鞋款已经帮助诸多精英选手实现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1月16日休斯顿半程马拉松,Vicoty Chepngeno大幅提升个人PB,并创造了美国半马赛事的女子最好成绩(1小时05分03秒);
4月3日巴黎马拉松,Lindsay Flanagan 2小时26分54秒完赛;
4月24日西班牙马拉加“META:TIME:TRIALS”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马拉松,73位精英运动员穿着METASPEED SKY+完成挑战,其中29人实现PB,诞生4个国家纪录;
5月22日曼切斯特十公里,艾利什·麦科尔根(Eilish McColgan)以30分19秒刷新十公里英国国家纪录+欧洲纪录。
……
更多属于METASPEED+系列的荣耀即将开启。
“你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当你超越极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