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之前为何要“温一下”,这个有什么讲究?听听行家怎么说

2023-05-14   白酒二三事

原标题:古人喝酒之前为何要“温一下”,这个有什么讲究?听听行家怎么说

喜欢喝酒的人很多,真正了解酒的却很少。在我国,白酒已经有4000多年的酿造历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千百年来,酿酒的技艺越来越精湛,酿成的酒也越来越好喝,在喝酒这一块,人们也总结了很多喝酒的方法。

古有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古代人在喝酒之前,都要煮一下,温热之后才喝,这是为什么呢?

反观现代人,基本上,开瓶醒酒后,就开始饮用,很少听人说把酒温一下再喝。为了弄清其中的“真相”,笔者查阅一番资料,并请教了一位酒领域的从业多年的行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原因一:酿酒技术有限

古代的酿酒技术,毕竟都不像现代这么成熟,也没有这么先进的酿酒设备,一开始,酒是自然发酵而来的,后来又酿制出了黄酒,经过高温,黄酒的口感更好,更醇。

技术更加精进之后,采用蒸馏法酿制出了白酒,但是呢,白酒酿制成之后,它里边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甲醇、乙醛等等,但技术落后,也不好检测,可以通过加热,挥发出去。

原因二:抵御疾病与风寒

温酒尤其常见于冬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冰天冻地的时节,温一壶酒,配点下酒菜,叫上二三好友,小酌两杯,是非常惬意舒适的事情。

古代没有的防寒措施是很落后的,在冬天,人们喜欢喝两口来取暖,让身体变暖,很显然,相对于冷冰冰的白酒,温过的酒驱寒效果更好,用时也可以抵御一些疾病。

原因三:养生健康

上文提到,由于技术落后,酒中含有不利于身体的物质,温过之后可以让这些物质在高温下挥发出去。

与此同时,酒中的乙醇也会在高温下挥发掉一部分,酒喝起来酒没有那么烈,当然了,酒的温度也不适合太高,在30度到40度之间是最佳的。这样喝起来口感也更好,更健康。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养生之道,以及智慧。

现如今,酿酒的技术越来越发达,白酒的品质也越来越好,人们也渐渐不需要温酒。但是市场上的白酒也是真真假假,鱼目混珠,酒友们也深受假酒的困扰。

关于如何选酒,酒友们首先要擦亮眼睛,切忌贪小便宜,其次是买酒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也可以看看下面两款酒,都是纯粮食白酒。

红星二锅头

作为大众好酒的典型代表,红星二锅头当之无愧,它是质优价廉的代名词,市面上价格非常低,十几元可以入手。

难得的是,它还是纯粮食白酒,以高粱、豌豆等等为原料酿制而得,属于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越喝越顺口。

缘得仿台酒

此酒属于酱香型白酒,产自茅台镇,是以当地品质很好的红粱为原料酿制成酒,也是百分之百的纯粮食酒。

这款酒的风格特点是酱香明显,口感醇厚,入口微酸,喝了回甘,很有层次感,回味悠长。酒友们说,它有八九分像茅台酒,而且价格实惠,总而言之,值得入手。

结语:古人喝酒之前为何要“温一下”,这个有什么讲究?听听行家怎么说。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