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分钟配速还算跑步吗?

2023-05-08     ASICS亚瑟士

原标题:8 分钟配速还算跑步吗?

写在前面,跑步能力因人而异,如问题所说,很多人会习惯以配速快慢来衡量慢跑的强度。可每个人的情况差别极大,比如职业长跑选手,往往慢跑的配速都能达到4分配速以内,而这个配速,已经是很多长跑爱好者拼劲全力才能达到的速度。职业跑者的“慢跑”对很多普通跑者来说就是疾速跑甚至无氧跑。即便跑步能力差不多的人,因为身高、体重、性别的差异,在同样配速下心率和消耗都有很大差别。

所以,跑步不要攀比,也别担心丢人,只要对你来说能够起到锻炼作用,就是好事。特别是对初跑者来说,而初跑者中的大体重跑者更是如此。这个阶段应该养成运动习惯并且坚持,这比单次跑步的配速快慢更重要

对更多普通人来说,我们去跑步追求的是通过运动塑造健康的身体。不像职业运动员,追求的是成绩的突破。跑步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已经跑了很久的或者有运动基础的中/高阶的业余跑者,作为初级跑者没有必要和他们对比。跑步能力整体的提升,需要大量的时间堆积出来,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我们自己也要摆正好心态,去接受自己的“慢”不要觉得难为情,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进步,每个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初跑者,跑得慢很正常,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网上一些关于配速的攀比也没有任何意义,和自己比就好)

跑步常提到的配速/时速、心率、距离、时间、功率等,本质上都衡量了运动的强度。跑步的快与慢是相当主观的一个概念。慢跑的“慢”,即以较低的强度进行匀速的奔跑。所以以每个人自身情况来衡量慢跑的强度更为适宜。——这也是心率等运动数据在近年被反复强调的原因。因为它基于你的身体反馈,反应出了你当下的运动强度。

理解了前面这些,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慢跑的配速,结合到个人情况,应该怎么去判断锻炼的有效性。

到底什么是慢跑?

慢跑又被称为有氧慢跑,意思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尽可能以燃烧脂肪的供能方式提供前进的能量。

跑者应该会感觉:

身体无明显的疲惫感累积

跑步同时依然可以进行简短的对话交流

全程保持均匀的呼吸,不会有大口喘气的情况

能以匀速持续奔跑较长的时间

完成跑步后不会有强烈的酸痛,且第二天没有不适感

这样的低强度跑步,你不会有很大的身体/精神压力,持续一段时间后兴许还会产生享受跑步的感受。身体无论体能还是状态都得到改善。

而对于期望在慢跑中得到更多收益的长跑爱好者,慢跑又有更详细的定义*。

*以心率作为强度单位来定义慢跑,就要提到储备心率的概念:

储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

有氧慢跑目标心率区间一般计算为储备心率的59-74%

如A跑者的最大心率200,静息心率60,那他的储备心率就是140。(200-60=140)

当A跑者以142-163间的心率进行匀速慢跑,即为广义上的有氧慢跑。

有氧慢跑/E强度慢跑

最广义的有氧慢跑,也是最常见的 E强度(easy running)训练。

有氧慢跑对身体/跑步能力的益处:

锻炼心肌的力量

有氧慢跑时心脏搏动的能力/力量会达到最大值,长期的训练后,每次心跳泵出的血量(心搏量)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心率)则会降低。

增强抵御伤病的能力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规律的有氧慢跑可以帮你提升抵御伤病的能力,包括身体的状态和肌肉/关节承受压力的能力。

提升用氧效率

长期的慢跑,肌肉里的微血管和线粒体都会增加。前者可以为运动中的肌肉供血供能,后者则是产生跑步动能的主要来源。因此慢跑就能提升身体用氧的效率,长此以往,有氧能力、耐力、体能/体力……等都会明显改善。

有氧慢跑的常见强度:

心率上,最大心率的65-78%,储备心率的59-74%;

距离上,5-15公里;

时间上,30-120分钟(长距离跑的强度/配速一般与有氧慢跑相同,时间则会达到90-150分钟)。

对于刚开始跑步的人,建议最初的3-6个月,都以有氧慢跑的强度进行。对大体重的肌肉/关节也比较友好。

慢跑训练需要注意

跑前热身是预防损伤的关键,大多数的热身动作无效并会带给身体一定损伤。最为常见的为绕膝弯腰下转体动作。在热身阶段,绕膝动作如果用力过猛会给膝盖带来一定负担,增加损伤概率,在热身环节进行弯腰下转体动作会对腰间盘带来一定损伤概率。

正确的跑前热身是由慢跑、肌肉牵拉、专项热身组成。

在进行简单的慢跑后可以进行一个原地牵拉动作,通常用双手抓住脚尖,下蹲、提拉,注意过程中膝盖切勿过于脚尖。

最后是利用高抬腿等动作来进行提拉自身肌肉,达到肌肉激活。注意跑步前的热身和跑步间隔不要超过十分钟,容易失去热身的意义。

另外,

慢跑前的饮食忌油腻和重口,适量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可能会增加跑步时肠胃的压力),并在跑前至少40-90分钟完成饮食;

当单次距离超过5公里(尤其夏季),就要考虑途中补水的问题,以少量多次、小口抿的方式进水;

速度/配速并没有考虑到气温、湿度、坡度、身体状态等等因素,因而建议不管是什么水准的跑者,都尽量以心率等来作为衡量依据

有氧慢跑尽量要求以均匀的配速进行跑步,不要忽快忽慢,相比用嘴进行呼吸,慢跑更推荐以鼻子或口鼻集合的方式进行较深度的腹式呼吸;

用时间、而非距离确定单次慢跑的长度更加科学;

慢跑需穿着柔软且有一定支撑性的慢跑鞋,着装要多考虑透气性,确保跑步中产生的湿气能快速排出体表;

慢跑是重复且规律动作组成的运动,所以为避免长时间跑步后的肌肉僵硬,跑完后需进行放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9e9c963abd4baa7e7537aceb48afc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