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無意中做的胃腸鏡,幫我撿回一條命

2022-08-17   健康160

原標題:萬萬沒想到,無意中做的胃腸鏡,幫我撿回一條命

你知道嗎?中國人癌症死亡率前五的腫瘤里,有三個是消化道腫瘤,分別是腸癌、胃癌、肝癌。

消化道腫瘤從癌前病變或者從息肉變成癌症,會有一個漫長時間,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胃鏡、腸鏡來早期發現並處理,然而提起胃腸鏡的檢查,大家的反應卻是......

胃腸鏡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它的詳細過程又到底是怎樣?什麼人才需要做呢?今天小編就用自己的切身經歷來揭開胃腸鏡的神秘面紗。

一、

做胃腸鏡真的很痛苦嗎?

很多人不清楚做胃腸鏡的流程,以為一挂號就能馬上做,但這其中還有好幾個步驟。

1

胃腸鏡其實不太痛苦

做胃鏡、腸鏡之前,得先挂號醫院的消化內科/胃腸外科醫生,和醫生說明你想做檢查。一般醫生會詢問你做無痛的還是普通的。

無痛的胃鏡、腸鏡需要打全身麻醉,全程沒有痛苦。

而普通的胃鏡、腸鏡,沒有麻醉,檢查胃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咽喉部的拉扯感,胃部的噁心、脹氣。檢查腸道的時候,能感受到肛門被異物插入,有一定的不適和痛苦。

怎麼選不用我說吧?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無痛胃腸鏡,此時醫生會給你開單,然後給出詳細的指引,以便能順利做上檢查。

無痛胃腸鏡這一套操作下來在1000元左右,但基本都是在可承受範圍內,少吃幾頓大餐就可以解決,一檔醫保可以報銷喲~

2

檢查前的準備,吃貨一定要忍住

做胃腸鏡檢查前沒有太多要準備的,唯一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嘴。

  • 胃鏡檢查前

禁食6-8小時,禁飲水2小時。如果每天需口服降壓藥,檢查當天可以照常服用。

  • 腸鏡檢查前

檢查前一天,進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白粥和麵條)。

不能進食蔬菜、堅果、粗糧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進食帶籽的水果,如火龍果、奇異果、西瓜等;不能進食有顏色的飲料。檢查前一天晚上20:00後,不能再吃東西。

若預約的是上午檢查,則需要在凌晨4:30服用瀉藥,若是在下午檢查,則上午9:30服用。

醫生會開出瀉藥,需要我們自己兌溫水溶解。通常需要服用2000ml(相當於3元一大瓶礦泉水是量還要多一點),而且儘量得在2小時內服用完。

服藥過程中得多走動,多數人在服藥1-2小時後排便,可達5-6次甚至更多,總之要排出清水樣、無渣的大便,才能進行檢查。

ps:喝瀉藥排便,肚子不會痛,菊花也不會痛,就是瀉藥難以下咽,但忍忍就過去了。

第二張圖自己在醫院拍的

做無痛胃腸鏡需要成年家屬陪同,而且檢查當天需要穿寬鬆的上衣和褲子,不能穿裙子或者連褲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腸道一定要準備好,如果沒有達到要求,一定要告知醫護人員。

3

無痛胃鏡無聲無息,睡一覺就完事

做無痛胃腸鏡之前,護士會給你先打靜脈留置針,然後讓你躺到床上,蓋上床單,把褲子退到膝蓋處,側身躺著,不用擔心隱私泄露喲。

準備就緒後,護士會通過靜脈留置針給藥,不到30秒,人就會進入麻醉狀態。接著醫生會用胃鏡、腸鏡探測你的內部情況。

大約半小時,無痛胃腸鏡就做完了,此時醫生會把你叫醒。但由於麻醉剛過,還不能完全站立行走。護士會幫你扶到輪椅上或者把床推到等待你甦醒,大概十多分鐘後,人體就會恢復正常。

總之,無痛胃腸鏡的過程宛如睡了一覺一樣,沒有任何感覺。

4

術後不能鬆懈,這些也要注意

胃腸鏡檢查完後,大部分人沒事人一樣。少部分人可能會有胃脹、噁心或者腹脹、頭暈等症狀,但都屬於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

一般半小時後就可以拿到紙質報告單,而活檢則需要一個禮拜後才能拿到結果。結束當天不能開車、登高,也不能劇烈運動。

二、

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

了解清楚胃腸鏡的過程後,覺得這個檢查沒這麼可怕了吧?但免不了一些人抱有一種僥倖心理,總覺得不去檢查就沒有病。可一連串的數據表明,胃癌、腸癌離我們並不遠。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癌症新發病例457例,其中胃癌新發病例48萬

而腸癌新發病例數56萬,死亡人數29萬。也就是說,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每1.5分鐘就有1人確診結直腸癌

無論是胃還是腸道,從息肉到癌變,都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只要在這個時間內早日檢查並切掉,癌症就很難找上門了。

建議下面這些人,一定要引起警惕,定期做胃腸鏡檢查!

  • 胃鏡:不管有沒有症狀,若大於40歲都推薦做一次胃鏡檢查,如果沒有異常發現可以3-5年再次篩查。
  • 腸鏡: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要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有發現腺瘤或者惡變的息肉要及時切除,並每3-5年複查一次。

當然,年齡不是唯一的標準,不管有沒有症狀,不放心自己的身體都可以去檢查一次。

在這裡,小編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重視自己的健康:

因為小編的朋友有幽門螺桿菌,雖然聚餐會用公筷,但難免擔心,所以想去醫院做個吹氣檢查,順便檢查胃部,於是去到了醫院掛了消化內科醫生的號,提出想做無痛胃鏡。

醫生建議,既然決定要打麻醉檢查胃部,要不要順便也檢查下腸道,於是我同意了。就是這次「順便」,我救了自己的一條命!

按照流程我約了檢查時間,當天做完胃腸鏡後感覺一切良好,但沒想到事後醫生說我腸道上長了腺瘤性息肉(比一般的息肉危險性更大),雖然目測是良性,但具體結果還得等活檢。

本來息肉麵積小,可以在腸鏡檢查時順帶切除,但息肉麵積太大,且這次腸道沒有排乾淨,所以要另約時間做腸鏡手術。

於是我重新約了周五腸鏡手術,請了一天假。上午做完後,以為觀察幾個小時就出院,但因為凝血功能不好,醫生讓我住院3天進行觀察。

好不容易出院了,我卻陷入焦急的等待中,畢竟活檢報告一直沒有出來,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實在是寢食難安。

終於,等了一個多禮拜,活檢結果出來了,良性的腺瘤性息肉,讓我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醫生說幸虧做了腸鏡檢查,及時發現切除了。否則不管不顧,有可能演變成惡性腫瘤。

最壞的結果即使只有1%的幾率,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那就是100%的災難,我們沒有任何資本可以拿來對賭。所以,螢幕前的你,不管生活有多忙碌,工作有多緊張,也請不要忘了抽出時間每年檢查下自己的身體。

畢竟,健康是1,家庭、事業、財富、地位都是0,如果1沒有了,0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