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深秋清晨的太姥山,有些涼涼的,有些懶懶的。
鳥兒的叫聲,忽遠忽近,有時是遠遠的傳來一兩聲,有時候走過樹下,只聽見「撲棱~」一聲,只能看見白色的殘影。
風吹雲霧,瀰漫在山間,太陽出來的時候,雲霧便慢慢散了,頗有撥雲見霧之感。
在山裡,人會變得很慵懶,就……很不想幹活啦。
周末若是只呆在家裡,便總是要磨蹭到晚上吃完飯後,喝些老白茶消消食,通體舒暢之後,才悠悠的回想起今天喝茶時的一切,像是日記一般,將自己的感觸分享給茶友們。
今天來家裡的客人,是叔叔的朋友,說是以前來過,但小白沒印象了(有點尷尬……)。
秋茶剛做好,又未上市,如今正是一年中難得的悠閒時光,又逢秋季,喝點兒秋茶應景。
香氣似漫山遍野的蘆葦香。又像是曬乾的,蓬鬆的,把棉被裡的棉花,重新打過一遍,裝回被套,又曬了兩個半小時的陽光氣味,想把整顆腦袋撲進香氣里。
這說的,正是2018年的秋壽眉!
沸水沖泡,流暢的出水,湯水便稠的像是糯米湯一樣,可以嚼著喝的感覺。
「這是什麼茶?」客人問。
「2018年的秋壽眉(白露茶)。」
「比白毫銀針貴?」客人又問。
哈哈哈哈,這可是壽眉的茶生巔峰啊!江湖地位,竟然可以和白毫銀針相提並論!
02
這時,小白記起這位客人來家裡做客的場景了。
那時候是春茶季,白毫銀針剛做好不久,這位客人喝完白毫銀針,叔叔本想送他一些,但客人沒要。
後來才知,這位客人從沒喝過白茶,平常也沒有喝茶的習慣。
初嘗白毫銀針,只覺得太淡,啜不出什麼滋味。
哎呀,那天一定是小白疏忽了,白毫銀針剛做好,便一心撲在了白毫銀針上面,沒有留心問客人的喝茶經歷。
剛開始入門白茶的時候,一定要選對茶,否則對白茶就會有很大的誤解。
白毫銀針雖好,可那只是對於老茶客而言呀!
新手入門,並不建議從白毫銀針喝起哦。
03
為什麼?
白毫銀針的毫香蜜韻,來自於白毫中的豐富胺基酸,鮮爽和鮮甜的滋味,如謙謙公子,溫潤如玉。
老茶客能夠喝懂湯水中的淳和,柔軟,高山韻。
可是對於新茶友來說,滋味過於陽春白雪啦,一點兒也不親民。
只覺得白茶是故弄玄虛,這……這也太令人委屈了。
新茶友入門,喝壽眉是最合適的。
和白毫銀針一樣,壽眉同屬於白茶,但它會更親民一些,更容易令那些沒喝過白茶的人,逐漸接受白茶的滋味,領略白茶的好處。
04
秋壽眉,無數茶友的引路茶
剛開始喝秋壽眉,是什麼感覺?
「稠,像是咬……不,湯水像是可以咀嚼一樣。」
那是秋壽眉寬闊的葉片與茶梗裡面,含有豐富的果膠類物質,增加了湯水的稠度。
壽眉的湯水稠到什麼程度?有客人說它的湯感,像是牛奶,像是豆漿,像是雞蛋布丁……
「還有甜,但不是死甜,我說不清,你可以理解嗎?」
茶友想說的,應該是壽眉的甜,並不是糖精過多時,那種死板的齁甜味道吧。
這就對啦!秋壽眉入口的甜味,來自於白茶里的可溶性糖類物質、礦物質、茶氨酸。
這些物質都是大自然賦予白茶的甜味,當然和人工的甜味不一樣啦!
白茶是很自然,對身體很好的一種茶哦!多喝能夠調節人體的各項機能呢~
05
「但白茶里,是不是春茶比較好?我聽說的。」
好與不好的,小白其實沒有什麼發言權,因為春茶和秋茶,小白都特別喜歡喝。
具體分析起來呢,春白茶和秋白茶的好處,各有千秋。
來說說春壽眉和秋壽眉花香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吧。
春壽眉和秋壽眉,都有花香。
但兩者的花香是不同的,春壽眉的花香,偏向於春天的花朵,比如梔子,夜來香一類在春天開放的花朵。
和煦的春光,透過綠葉,照在白色的花朵,清新甜美。
而秋壽眉的花香,偏向於濃郁的,甚至帶上了一些脂粉的香氣。
濃郁的像是空氣中,自然帶有的桂花香,只要沾上,鮮明的香氣,便一直留存在湯水裡,明艷細膩。
更喜歡哪一個?真的很難取捨。
06
白毫銀針雖好,對於新手來說,卻有一定難度。
名氣大,可是太高冷,太不好接觸,這樣的白毫銀針很容易把新茶友嚇走。
還是壽眉好,像是親切的鄰家姐姐,自然而然的帶著茶友接觸白茶,了解白茶。
價格上,也比白毫銀針友好許多呢。
新手接觸白茶,選壽眉是最妥當,最不容易出錯的選擇哦~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