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世間最苦之事,菩薩腳印的故事,佛陀法化迦葉

2020-09-12     善知

原標題:佛說世間最苦之事,菩薩腳印的故事,佛陀法化迦葉

佛說世間最苦之事

佛陀於舍衛國時,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樹下討論:「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嘆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慾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則說:「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認為:「天底下最苦的莫過於饑渴的感受。」最後一位比丘則表示:「天底下最苦的是驚怖。」四位比丘在這個話題上爭論不休,始終得不到答案。

佛陀藉此因緣,適時前去關心。比丘一看到佛陀,馬上停止爭論,向佛請示討論的內容。佛陀說:「你們所認為的,都不是苦的究竟原因。天底下最苦之事來自色身,所有饑渴、寒熱、嗔恚、驚怖及色慾等災禍,都是由於它的存在。所以色身是一切苦惱的根本,也是禍患的根源。眾生於三界中苟延存活,互相欺凌,心中亦被憂懼煩惱所束縛而輪迴不休。所以,想要脫離世間苦痛,應當尋求寂滅之境,收攝身心,最後達到一念不生,即能證得真正快樂的涅盤境界。」

於是,世尊說了一首偈語: 「熱無過淫,毒無過怒,苦無過身,樂無過滅。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 我為世尊,長解無憂,正度三有,獨降眾魔。」

接著,佛陀對四位比丘說:「久遠以前,有一位名為精進力的比丘,具足五種神通。每當他在山中樹下獨自修行時,總有鴿子、烏鴉、毒蛇和鹿圍繞身旁,這讓它們感到安穩。鳥獸們白天外出覓食,晚上則回到比丘身邊。

有一天晚上,這四隻鳥獸互相討論:『世間之苦,何者最重?』

烏鴉說:『我認為饑渴最苦。因為饑渴時,身體虛弱,不僅眼睛看不清,而且神志不寧,常常不顧被獵人利刃宰割的危險而自投羅網。我們有很多同伴就是因此而喪失性命。』

鴿子說:『淫慾最苦。因為色慾熾盛時,內心失去理智,行為也就毫無顧忌,於是危險就接踵而來,甚至連性命也會不保。』

毒蛇認為:『嗔恚最苦。當毒害他人的心念一起,不分親疏遠近都會遭到危險,這種毒意不僅能殺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

鹿則表示:『驚怖最苦。每當我在山林曠野間遊走時,心中總是懷有恐懼,害怕被獵人或豺狼捕捉。只要聽聞一點兒聲響,就會驚慌地逃向岸邊或躲到坑洞之中。奔逃時,即使是母子親眷,也無暇相顧。所以,我認為驚怖是最苦的事。』

比丘聽到鳥獸的對話,告訴它們:『你們所說的都是枝微末節,沒有探究到苦的根源。天底下最苦之事,莫過於擁有這個色身,我們就是因為它而產生無量的憂愁與畏懼。所以,我捨棄世間一切,出家修行,斷除所有慾望想念,不貪著四大的享樂,就是要斬斷痛苦的根源,達到涅盤的境界。涅盤即是心念寂滅,沒有形相,不受色身的束縛,這才是最大的安樂。』四隻鳥獸聽了比丘的解說後,便心開意解。」

佛陀告訴四位比丘:「當時的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而四隻鳥獸就是你們四人。你們在前世早已聽聞過苦的真正根源,為何今日還是抱持錯誤的見解呢?」四位比丘感到十分慚愧,志心懺悔,思惟此理,當下即證阿羅漢果。

眾生為了滿足四大假合的色身,竭盡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追求虛妄不實的感受,不僅看不清世間的真相,更因造作種種惡業,而迷失於苦海當中,不得出離。所以想要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淪為物慾下的奴隸,唯有收攝六根,勤修善道,不逐物流轉,才能找回真心,最後必能獲得真正的自在與解脫。

菩薩的腳印

有一天晚上,一個人做了個夢,夢見和菩薩在一起走在沙灘上,空中忽然閃過了他一生中的點點滴滴;他發現在每一幕里,沙灘上都有兩對腳印,一對是他的,另一對是菩薩的。

當最後一幕划過後,他再回頭看著沙灘上的腳印,卻發現有好幾次,沙灘上卻都只有一對腳印而已!而且那些時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最難過的時候。

他很困惑的問著菩薩:"你答應我的,你說你會尋聲救苦,一旦我誓願跟隨你,你就會一直走在我身邊護持我,但是我發現在我生命中最難受痛苦的時候,沙灘上卻只有一對腳印而已啊!我不懂,為什麼在我最需要你慰助的時候,慈悲的你卻舍我而去?

菩薩慈悲柔和地回答說:"我憶念你,護持你,而且我永遠不會離開你.在那些你最困難最痛苦的時候,你只看到一對腳印,因為,那是我抱著你在走的。

我們面臨考驗之際,往往會一直以為是自己孤軍奮戰,在我們最覺得孤立無援時候,靜下來看一看,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在旁邊陪著你。

佛陀法化迦葉

一日黃昏,天色漸晚,佛陀傳道,來到摩揭陀國,向信奉婆羅門教、修持火祭的迦葉師徒借宿。只見他儀態整肅,容貌莊嚴,上前施禮說道:「我從波羅奈來,天色已晚,想在貴處借住一宿。」

迦葉回答:「借宿倒沒關係,只是房間都有弟子住著,只剩一間石室,雖極乾淨,卻有一條惡龍盤踞其內,噴火傷人,實在不敢借給你住。沒辦法,你還是到別處借宿去吧!」

佛陀說:「既有石室,就讓我住在裡邊好了。」迦葉幾次相勸,佛陀一味堅持。迦葉無奈,只好讓佛陀住在石室。

夜晚,突見石室烈焰沖天,映紅天際。迦葉師徒驚起,急忙運水滅火救人,無奈火勢太猛,終究沒能撲滅。師徒斷定,借宿的年輕沙門必死無疑了。

第二天,師徒一行來到石室,只見石室內外一片焦黑,火卻已經滅了。突然室內有聲傳來:「感謝昨日借宿之恩。我內心清凈,外界的災害是傷不了我的,毒龍已被我收在缽中了。」聲音剛落,一人自室內出來,正是昨晚借宿的年輕沙門。

大家見佛陀處火不燒,又能降伏惡龍,感到非常吃驚,方知佛陀不是常人。迦葉雖然心中驚異,卻仍對弟子們說:「這年輕沙門雖有些神通,卻還是不如我們的道法真實。」他這樣說,實在是害怕弟子們都去追隨佛陀,不向自己從師了。

又連續發生了許多怪事。早晨,按慣例應該點燃祭祀的聖火,卻無論如何也點不著,負責劈柴的弟子們說什麼也舉不起斧頭。迦葉知道是佛陀作法,便對佛陀說了此事。佛陀回答:「你回去吧,火會點著的,斧頭也會舉起來的。」迦葉回去一看,果然聖火已經熊熊燃起,弟子們也正在努力劈柴。

迦葉知道遇上了真正的對手,卻不肯服輸,心想:年輕沙門不過是有點神通,道法肯定不如我的真實。哪知心念才動,弟子手裡的斧頭又舉不起來了,只好再去求助佛陀,方才了事。但祭祀的聖火又出了問題,該熄滅的時候卻怎麼都沒辦法滅掉,最終還得向佛陀求情。

幾天後,迦葉設宴,親自來請佛陀。佛陀讓迦葉先回去,說自己隨後便到。哪知,迦葉回到自己的住處,卻發現佛陀已經到了,手裡還拿著一些奇異的瓜果。佛陀告訴他,這些瓜果是自己剛去遙遠的四大部洲取來的。迦葉心中震驚,不敢相信,隨便敷衍過去了。

宴會結束了,佛陀所作的神跡越來越多。他想洗沐,地上便出現了水池;洗畢,周圍的樹葉便會自動垂下,供他牽引。如此等等,迦葉師徒越來越震驚。

有一天,恰是婆羅門教的節日,摩揭陀國的王公貴族、社會名流都來參加盛會,進行為時七天的法事活動。迦葉心中非常著急:如果年輕的沙門在這裡,人們看到他的莊嚴相貌與神通法力,必然會棄我隨他而去,我一生的事業就算完了。但願這個年輕沙門這七天內不要出現。果然,七日法會期間,佛陀沒有現身。迦葉暗叫僥倖。

法會結束了,剩下了一些佳肴飯菜。迦葉心想:年輕沙門現在在這兒就好了,我可以請他好好地吃一頓。心念才動,只見佛陀已經來到他的面前。迦葉這才知道,佛陀神通無邊,能夠瞭然別人的所思所想。這樣說來,他在法會期間沒有現身,原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故意躲開了。

想到這裡,迦葉對佛陀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深表敬佩,開始對佛陀產生了好感。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感化,佛陀看到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直接地勸導迦葉:「迦葉啊!你現在還不是阿羅漢,也不知道怎樣修行才能成為阿羅漢,卻自視太高,心存傲慢,為了面子而弄虛作假,怎能稱作是有道之人呢?」

迦葉聽了這番話,心中非當愧懼,毛髮皆豎,表示願意皈依佛陀,隨佛學道。佛陀便為迦葉及其五百名弟子講道說法,剃髮授戒,接納他們。迦葉師徒則把他們的火祭用具拋棄於尼連禪河之中。

當時,迦葉另有兄弟二人,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闍迦葉,皆修持婆羅門教火祭之法,各有二百五十名弟子,居住在尼連禪河下游。忽見上游火祭用具隨波而來,急忙前來打聽消息。問明所以,也都皈依了佛陀門下,成了佛陀的弟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tX9gHQBURTf-Dn5G4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