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地理】教你如何征服等壓線,高三地理複習等壓線圖的判讀技巧

2020-09-28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玩轉地理】教你如何征服等壓線,高三地理複習等壓線圖的判讀技巧

我們經常在手機氣象APP或者是氣象網站上看等壓線圖,很多人都看不懂,今天我們就共同了解一下這些等壓線及其所包含的奧秘。

圖中「...1010...1015...1020 ...1030...」等數值代表百帕,單位符號為「hPa」,是氣壓單位。數值越大,說明氣壓越高。這些數值是各地氣象台站測量出來的。

圖中藍色的 H代表高氣壓,紅色的 L代表低氣壓;

紅色的 符號代表暖鋒,

藍色的符號代表冷鋒,彎彎曲曲的曲線就是等壓線。

暖鋒指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鋒過境是鋒前降雨,過境之後完全被暖氣團占據就天晴了。概括的說就是:暖鋒過境時,氣壓降低,氣溫升高,鋒前降雨(是冷氣團控制區域降雨,圖中白色雨滴);暖鋒過境後,天氣恢復晴朗。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形成的鋒稱為冷鋒。

同樣,冷鋒過境時,氣壓升高,氣溫降低,鋒後降雨(就是冷氣團控制的區域降雨,看圖);冷鋒過境後,天氣恢復晴朗但氣溫降低。

(冷氣團永遠位於鋒面下方。

冷鋒系統中冷氣團一往無前,而暖鋒系統中冷氣團有後撤;

冷鋒系統中鋒面坡度大,即較陡,而暖鋒系統中鋒面坡度小,即較緩;

冷鋒中暖氣團被迫抬升,而暖鋒中暖氣團徐徐主動爬升;

冷鋒中雨區較窄,主要在鋒後,暖鋒中雨區較寬,主要在鋒前;

對於冷暖鋒中的降水範圍,大家要記住的是: 降水主要在冷氣團一側。)

什麼是等壓線呢?

在地圖上,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時間氣壓值相同的各點用曲線連起來,這條曲線就是等壓線。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於四周氣壓,叫高氣壓。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於四周氣壓,叫低氣壓。

結合干空氣和濕空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通過等壓線圖了解高氣壓和低氣壓的分布, 高氣壓盤踞的地方,空氣一般比周圍干,多是晴朗的好天氣,而低氣壓盤踞的地方,空氣一般比周圍濕,容易出現陰雨的壞天氣。

我們通常所稱的大氣,它除了含有氮氣、氧氣及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外,還含有水汽和塵埃。

我們把含水汽很少的空氣稱「干空氣」,而把含水汽較多的空氣稱「濕空氣」。不要以為「干」的東西一定比「濕」的輕哦。

由於大氣處於地球周圍的一個開放空間,當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使某區域中的大氣溫度增大時(例如:夏天的海面),該區域中的水汽含量比周圍地區高,則該區域的空氣密度要低於周圍。相對與周圍地區,該 區域單位面積的空氣重量就輕,因些氣壓就低。

我們颱風就是低氣壓系統,肚子裡有風又有水!

圖僅為示意「滑梯」效果所用,並非代表等壓線正確意圖

因此,等壓線密集的地方,往往天氣變化劇烈,常有大風降溫降雨的壞天氣,而等壓線稀疏的地方,天氣一般比較穩定,多是晴朗多雲的好天氣。

最後,再次強調:一定要注意等壓線與等壓面之間的區別哦,等壓線一般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相同點的連線,而等壓面在圖上看起來則是在同一垂直剖面上氣壓相同值的連線。

高三地理複習等壓線圖的判讀技巧

1、判斷氣壓系統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於四周氣壓的區域為高壓;中心氣壓低於四周氣壓的區域為低壓;由高壓向外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為高壓脊;由低壓向外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為低壓槽;兩個高壓脊之間和兩個低壓槽之間的部位稱為鞍部。

2、判斷風力大小

等壓線密集單位距離內氣壓差異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 風力強。

3、判斷南北半球

水平氣壓梯度力從高氣壓指向低氣壓,與等壓線垂直。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風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判斷季節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陸內部一般為低氣壓;

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陸內部—般為高氣壓。

問題:根據下圖判斷季節是什麼?

5、判斷是近地面還是高空

在近地面,由於摩擦力的存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夾角較大。並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於摩擦力很小,風向基本上與等壓線平行。這樣從近地面向高空,風向將越來越接於平行等壓線。

6、判斷天氣狀況

低壓、低壓槽控制為陰雨天氣;高壓、高壓脊控制為晴朗天氣。

7、根據氣旋運動方向判斷鋒面性質

氣旋是與低氣壓相伴發生的大型空氣旋渦。如右圖所示,圖上有兩個低壓槽,在槽線附近相應出現了兩個鋒面。在圖中槽線北方是冷氣團控制地區,南方為暖氣團控制地區。圖中虛線箭頭為北半球氣旋的氣流旋轉方向。從A、B、C、D的風向可以發現:圖中左側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為冷鋒,右側為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側移動,是暖鋒,並且鋒面雨區都位於冷氣團一側(圖中C、B處於雨區)。如果該地位於南半球,則槽線北方為暖氣團,南方為冷氣團。氣旋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不難發現,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圖中左側仍然是冷鋒,右側仍然是暖鋒,只是鋒面的前進方向和鋒面雨區出現方向與北半球相反。

8、判斷氣壓性質

在垂直方向上,等壓值從低處向高空,氣壓越來越低。因而等壓面向下凹陷的地方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方氣壓低;向上凸出的地方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方氣壓高。規律如下:

等壓線向高空凸出,氣壓偏高;等壓線向低空凸出,氣壓偏低

圖示如圖:

專題訓練

讀某區域某月等壓線圖回答1—3題:

1.此時下列說法可能的是

A.東非高原上動物正向北遷徙

B.亞馬孫河進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D.中國北極黃河站進入極晝期

2.如圖所示地的天氣狀況是

A.炎熱乾燥 B.陰雨連綿

C.天氣晴朗D.狂風暴雨

3.此時C地的盛行風向不可能的是

A.東南風 B.西北風

C.西南風 D.南風

圖中等值線為等壓線(單位:百帕),H、L分別表示高、低氣壓。讀圖回答4—5題。

4.關於此時圖示地區天氣狀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

中央大平原受低壓槽控制,易形成陰雨天氣

東部地區受鋒面氣旋影響,可能形成陰雨天氣

西北部沿海受鋒面活動影響,可能出現降雨

南部墨西哥灣沿海受颶風影響,可能出現暴雨天氣

A. B. C. D.

5.關於圖中甲、乙兩地天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氣溫高於乙地

B.甲地風力小於乙地

C.甲地氣壓高於乙地

D.甲地吹偏南風,乙地吹偏北風

下圖實線表示等壓線,虛線表示近地面的風向軌跡,是穩定的風向,讀圖回答67題。

6.比較、兩地的風力大小()

A.>B.<

C.=D.不能確定

7.有關地風向,正確的是()

A.西風B.東風

C.東南風D.西北風

右圖為「某地高空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回答8—9題。

8.該地可能處於( )

A.北半球B.南半球

C.赤道上空 D.無法判斷

9.下列說法符合上圖的是( )

A.東北氣流為下沉氣流

B.西北氣流周圍處有上升氣流,為陰雨天氣

C.高空沒有地轉偏向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D.該地此時受低壓控制

下圖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初某時的氣壓系統,該氣壓系統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據此完成10—11題。

10.24小時後甲地主要吹(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11.30-48小時之間,甲地可能經歷( )

A.持續晴朗高溫天氣

B.連綿陰雨天氣

C.強對流降雨天氣

D.沙塵暴天氣

圖示意我國某地區14日6時的氣壓形勢,L為低壓。圖中天氣系統以200千米/天的速度東移。讀圖,完成12~14題。

12.圖中甲地14日6~9時的風向為( )

A.偏東風 B.偏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

13.氣象部門發布了暴雨預報,甲地暴雨開始的時間約為( )

A.14日14時 B.14日19時

C.15日4時 D.15日11時

14.該地區及圖示氣壓形勢出現的月份可能為( )

A.華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黃土高原,10、11月份

D.東南丘陵,4、5月份

15.讀北半球部分地區某時刻地面等壓線圖,回答問題。

(1)若A氣壓中心的形成與地形有關,則該地形可能是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窪地

C.低緩的平原 D.寬敞的高原

(2)從風向、風速、風的性質等方面比較說明甲、乙兩地風的不同特點。

(3)圖中B、C兩處鋒面中,實際存在的是鋒面,說明判斷的理由。

16.讀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圖,回答。

(1)等壓線P的值為

(2)畫出C、D、E三處風向並寫上名稱。

(3)A處形成低壓、B處形成高壓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4)C、D兩處風在成因上的差異是什麼?

參考答案:

1.C2.C3.B4.B5.C6.A7.A

8.A9.B10.B11.C12.B13.B14.D

15.(1)A (2)從風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風,乙地吹偏北風;從風速上看,甲地等壓線稀疏,風力小,風速慢,乙地等壓線密集,風力大,風速快;從性質上看,甲地風溫暖濕潤,乙地風寒冷乾燥 (3)B B鋒面位於低壓槽,在低壓槽附近,氣壓低,氣流向中心輻合,南北兩側冷暖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形成鋒面;而C鋒面位於高壓脊上,高壓脊附近,氣壓高於兩側,.氣流向外圍輻散,沒有氣流相遇,不能形成鋒面。

16.(1)1012 (2)畫圖略 C東南季風 D東南信風 E西南季風 (3)A:副極地地區氣流輻合上升,形成低壓;B: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高壓,再加上是副熱帶地區,氣流以下沉為主 (4)C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D是由副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信風

高中地理等壓線的判讀技巧及其相關應用,暑假必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eTV0nQBURTf-Dn5U4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