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高山流石灘,高考地理熱點區域:祁連山

2024-05-14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地質地貌】高山流石灘,高考地理熱點區域:祁連山

流石灘是位於雪線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過渡地帶,是高山地區特有的獨特生態系統。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礫石、沙石在平坦地帶堆積而成的地貌。

流石灘的形成機理:

流石灘是強烈的寒凍風化與物理風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高寒地段強烈的紫外線和極大的晝夜溫差,產生的寒凍劈碎、熱脹冷縮的風化作用,導致了大塊的岩石不斷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塊。這些岩塊與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潛流的作用下,沿著山坡緩慢滑動,形成扇形岩屑坡。由於碎石下面是雪線上溶化流下的暗流,所以稱之為「灘」。

流石灘的特徵:

我國高山流石灘主要分布在西藏、雲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這裡年均溫在-4℃以 下,最熱月均溫也在0℃以下,經常出現霜凍、雪雹和強風。流石灘上植被稀少,沒有茂盛的草甸,更沒有蔥鬱的樹木灌叢。植被的形態特徵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生理特徵。流石灘上的植物多具有速生、葉片厚、根系發達等特點,強大的根系是為了適應了強風和鬆動的碎石環境。

流石灘的形成條件大致可歸為以下四點:

(1)岩性堅而脆,並存有裂隙。

(2)要有水分存在,並能夠滲透進裂隙。

(3)強烈的晝夜溫差,氣溫在0℃上下持續波動,發生凍融作用(風化作用)。

(4)發生重力與潛流搬運,並在地勢平緩地帶發生堆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72c911dc0ffcb48818b8cdd2a9d6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