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濟公,他一生到底有多傳奇?才能被後世神話

2019-07-19     小萌萌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的神話人物,例如近代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濟公,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濟公,一生到底有多傳奇?今天就由小編說說。

影視中的濟公

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而且他出生時還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據《濟公全傳》記載,有一位李善人叫李茂春,到羅漢堂拈香求子,方燒至四尊羅漢,忽見神像由蓮台墜地。性空長老說:〝善哉善哉,員外定生貴子,過日我給員外道喜。〞

李員外回到家中,某夜,其妻王氏夢見一尊羅漢,贈以一朵五色蓮花,王氏接過蓮花吞食,不久便懷有身孕。過了數月,生了一位公子。臨生之時,紅光罩院,異香撲鼻,員外甚喜。

這孩自出生後,就哭聲不止,直至三朝。這日正有親友鄰里來慶賀,外面家人來回話,說有國清寺方丈性空,給員外送來一份厚禮,親來賀喜。員外迎接進來,性空說:〝員外大喜。令郎公可平安?〞

員外說:〝自從生落之後,直哭到今朝不止。吾正憂慮此事。老和尚有何妙法能治?〞

性空說:〝好辦。員外先到裡面把令公子抱出我看看,就知道是何緣故了。〞

員外說:〝此子未過滿月,就抱出來,恐有不便。〞

性空說:〝無妨。員外可用袍袱蓋上,可以不沖三光。〞

濟公,據說他本名李修緣,是宋朝時的天台人,相傳他出生時的經歷極不平凡,暗示其大有來頭

員外一聽有理,連忙把孩兒從裡面抱出來,給大眾一看。孩兒生得五官清秀,品貌清奇,啼哭不止。性空和尚過來一看,那孩兒一見和尚,立止啼哭。一咧嘴笑了。老和尚就用手摸那孩兒頭頂說:

莫要笑,莫要笑,你的來歷我知道。

你來我去兩拋開,省的大家胡倚靠。

那孩兒立時不哭了。性空說:〝員外,我收一個記名徒弟,給他取個名字,叫李修緣罷。〞

員外應了,把孩兒抱進去,出來給和尚備齋。吃罷,眾親友都散去,性空長老也去了。

後十八歲出家為僧,法號道濟。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凈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

歷史中的濟公

"濟公"一詞是後人愛戴他所以使用的尊稱,他本來的俗世名字叫做李修緣,出家後法號道濟。他是中國佛教禪宗門下臨濟宗的"楊岐派"第六代,同時也是從佛教西來算起的第五十代,民間有的人稱之為"第五十祖"。

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濟公出生在天台山永寧村,今天的浙江省台州市仍然保留著這一地名,並修建有濟公故居。上文已經說到,濟公原本姓李,而他的家族在宋朝名臣輩出,稱得上是名門望族。此外,李家世代信佛,也早早埋下了濟公與佛門的善緣。

濟公所在的李家成為宋代名門,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先祖李崇矩。後唐同光二年(924),李崇矩出生於潞州上黨,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長治,身處在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他曾經先後在後漢、後周兩朝做官。北宋建立後,他又跟隨宋太祖趙匡胤討伐後周的殘餘勢力,征討北漢。

北宋初年,李崇矩便憑藉過人的能力和顯赫的軍功歷任右監門衛大將軍、三司使、宣徽北院使、樞密使、檢校太傅、鎮國軍節度等要職。端拱元年(988),李崇矩去世,享年六十五歲,他死後被追贈為太尉,並得到皇帝賜予的諡號"元靖"。

後來,李崇矩的兒子李繼昌也是自小便得到皇帝的垂青,等到李繼昌年長一些後,太祖皇帝便提出要讓他當駙馬,不過被李繼昌推辭了。後來,李繼昌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了一員武將,並最終做到了左神武軍大將軍、權判右金吾街仗。

到了李繼昌之子李遵勖這一代,宋真宗將妹妹萬壽公主嫁給了他,而李遵勖文武雙全,歷任左龍武將軍、駙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團練使,澤州防禦使,宣州觀察使等職,他治軍有方,凡事親力親為,很有威嚴。

李遵勖的兒子李端懿在訓練士兵上也有一套,但他更加為史所記的還是參與編撰《宋史本傳》、《歐陽文忠公集》等典籍。此後傳了數代,到了李茂春,他為官正直,後辭官歸隱。李茂春和妻子王氏樂善好施,但年近半百仍沒有子嗣,於是便前往國清寺拜佛求子,終於喜獲一子。

夫妻二人感恩於佛,便讓國清寺住持為孩子取名為"修緣"。李修緣從小便在附近赤城山的瑞霞洞讀書,學習儒家、佛家學問。後來李茂春夫婦不幸去世,無依無靠的李修緣便拜入佛門,在天台宗高僧慧遠門下學法,並取法名為道濟。

年長一些後,道濟開始四處雲遊,最終來到了杭州靈隱寺。拋開在寺院裡念經拜佛,道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遊歷中度過的,他繼承了父親的樂於助人,常常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尤其是窮苦的社會底層百姓,再加上他通曉醫術,便常常治病救人。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評價濟公:大德高僧,擅長詩文,醫術高明。

他曾雲遊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行醫,遇有危重患者時,常常使用靈丹妙藥「伸腿瞪眼丸」,亦稱「要命丹」。

眾人不解藥名之意,濟公說,服用此藥後,人會伸腿瞪眼,疾病即刻痊癒。閻王要奪走人命,吃了藥就能把命要回來,故此名。其藥黑似檳榔,異香撲鼻,療效奇特。

有史料記載,仕宦人家趙文會之母,因孫子患病著急上火,一口瘀痰上涌,昏迷不醒,病勢沉重。趙家請了當地數位名醫診治,全然無效。

濟公得知後出手施救,他讓人用陰陽水給老婦灌下「伸腿瞪眼丸」。少頃,老太太神清氣爽,病症全消。

蘇員外的老母患病多時,氣血兩虧,食減形瘦,臥榻不起,四處延醫未見起色。濟公一劑「伸腿瞪眼丸」就祛除了老太太的沉疴。

李某患童子癆,吃下「伸腿瞪眼丸」後便覺氣引血走,血引氣行,五臟六腑透爽暢快。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胃納漸增。

據後人考證,「伸腿瞪眼丸」就是「馬錢子散」。馬錢子,味苦,性寒,有毒,歸肝、脾經。其用量頗為關鍵,量小了無濟於事,量大了容易中毒,最佳用量為出現輕度中毒症狀,肌肉陣發性痙攣,伸腿瞪眼。

歷史上,有宋太祖趙匡胤用馬錢子毒殺南唐後主李煜之說。李後主食用了放有馬錢子的酒菜,全身抽搐,四肢拘攣而亡。

宰相秦熹之子秦桓,因搶掠婦女,作惡多端,得了怪病。身上冷熱交替,咳嗽不止,腦袋瘙癢腫大。

秦府急尋臨安城內名醫「指下活人」湯萬方、「賽叔和」李懷春診治。

李懷春給秦公子號脈,寸關尺六脈十二經並無病症,腦袋卻甚大,無法確診下藥。湯萬方亦萬般無奈,無投一方。

李懷春只好引薦濟公,濟公見到患者故作驚訝:腦袋如此之大,可了不得!

秦相連忙問濟公會不會醫治,濟公回答:會治。這病叫「大頭瓮」,這是三小號,我連頭號大腦袋都能治。

濟公拿出硃砂一兩,白面四兩,並讓準備了盒子、刷子,用開水將藥物、輔料調成糊狀,拿刷子蘸著藥在秦桓頭上塗抹。

頓時,秦公子腫消病止。

濟公給秦桓留下藥方,並告知,若病復發,須依藥方行事,否則無藥可救。

秦桓病好之後,又惦記起先前搶掠的婦女,並斥責家人私下放走了婦女,結果腦袋又大了起來。

秦桓打開藥方,上面寫著: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須心藥醫。

心若正時身亦凈,心生還是病生時。

他恍然大悟,再也不敢動邪念、為非作歹了。

「大頭瓮」又稱「大頭瘟疫」「豬頭肥」等,風熱外感或熱毒熾盛為致病主因。硃砂,味甘,性寒,歸心經,能鎮心安神,止狂躁,消瘡瘍腫毒。濟公的方劑既去心病也治體病,療效獨特。

趙員外是積德行善之人,其公子耳聰目慧,伶牙俐齒,無病無疾。12歲時,突然成了啞巴。家人遍請郎中,診治無效。

濟公知道後,甚為同情,覺得不能讓善人遭此不幸。於是登門治療,並對員外說:自己內外兩科,大小方脈,都能瞧,專治啞巴。

濟公初見公子,稍作詢問、端詳後,掄圓了胳膊,照著公子臉上給了一記大耳光。公子驚恐萬狀,拔腿就跑,趙員外怒不可遏。

這當兒,公子突然大聲哭叫:「我沒招你惹你,憑什麼打我!」

見此情景,趙員外喜出望外,連忙給濟公施禮道歉,並探詢究竟。

濟公告知,孩子的病由驚恐引起。公子衝撞了狐仙(註:人肉眼看不到的無形生命體,其實無處不在。這種情況,民間人士稱之為「中邪」,現代西醫是毫無辦法的),受到驚嚇而啞聲。我這一巴掌,又把公子打回了原形。

此外,濟公還用中草藥治療百姓外傷、為婦女催生等,並寫出了「煮茶迎客月當戶,採藥出門雲滿籃」的美妙詩句。

久而久之,道濟這個其貌不揚,但學問淵深、慈悲為懷的高僧便被四處頌揚。南宋初年,社會草創,許多百姓對未來感到不安,朝廷又有奸臣當道,盤剝黎民,於是人民便尋找"英雄",道濟就成為了他們的讚頌對象。

有人說,道濟出生時,國清寺的羅漢堂中,降龍羅漢的雕像無故掉落,這是道濟身為降龍羅漢轉世的體現;有的人則將他與南宋初年的奸相秦檜相聯繫,創造了他戲弄奸臣的精彩故事。這些民間流傳的奇聞異事到了小說創作發達的明朝,終於被總結成了《濟公傳》一書。

而事實上的濟公並非如此神乎其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eIkQmwB8g2yegNDsL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