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結束之後,世界基本處於一個相對平和的狀態,雖然有的地區依然有戰亂,但畢竟像二戰那種全世界混戰的歷史已經遠去了。局勢平穩,並不代表沒有暗流,對於從戰爭中慢慢緩解過來,建立自己新中國的我們來說,打擊間諜成為我們和平時期的一場無聲戰役。而要說到間諜,就不能繞過一個國家,那就是日本,我們和日本之間的恩怨可能無法消解,並不是因為氣量狹小,而是他們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太重,且這麼多年依然認識不到錯誤,甚至沒有一刻放鬆都我們的敵視和瓦解。
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人,就是他們派到中國的間諜,明面上是一個經濟學者,到背地裡卻潛伏30多年,竊取我們大量的資料。這個人就是阿尾博政。他1930齣生,正趕上日本擴張,軍國思想猖狂的時期,他自小就有軍國情懷,後來加入部隊,因為表現好,又被選入情報機關。其實早在中日尚未建交之際,以他日本人的身份到大陸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先是去了台灣,對外聲稱是經濟學者,當時台灣和大陸關係緊張,又趕上他們經濟建設,所以對日本來的學者都是非常友好,且重視的,這給了他竊取情報很大的便利。
再後來我們和日本有了邦交,兩國的交流增多,阿尾博政便利用這個機會來到大陸,以中日學者交流訪問為由,長時間活動在我國的西南地區,便開始了自己的間諜活動,他漢語非常流利,這位他的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選擇常年在我國西南地區活動,是因為這裡有很多軍事重地,他利用訪問、開會等各種機會偷拍大量軍事照片,秘密傳回國內,一次,在中國政府官員的介紹下,阿尾博政被安排到部隊去交流,看到不少軍事設施和武器。他要求和部隊人員合影留念,藉機拍下了當時中國最尖端的軍車,並且還刺探到中國南方某機場最新戰鬥機型號的情況。從1982年開始,他為日本陸上幕僚監部呈報了150篇關於中國情況的報告,即便在退休後,阿尾博政都沒有真正離開對華間諜戰這條戰線。
在30多年間多次來華,有時甚至是長住一陣,利用自己的學者身份,躲避了很多審查。2009年,他還在日本出書講述自己的間諜經歷。雖然這位惡人最終落網,但是這麼多年我們流失的情報,遭受的損失已經不能挽回了。想想都覺得可氣。不要以為和平的時期,就沒有這些鬼魅手段,往往越是平靜的地方,暗流越多,也不要覺得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因為有可能我們身邊的某個人就在你我看不到的地方,出賣著國家的情報。我們能做的就是忠於自己的國家,如果發現這類間諜事件,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