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世界各國幾乎都將發展作為國家的主要目標。眾多發展中國家取得了亮眼的成就,中國與印度就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國家,近年來,印度的經濟取得了高速的發展,印度憑藉其人口優勢,經濟增速連續數年保持在世界前兩位。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印度也開始爭取更多的政治勢力,數次提出希望能夠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
同時印度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印度的國際形象,對外輸出印度文化,印度的一系列動作都在表明印度有一顆成為超級大國的野心。
印度
但是,儘管印度在經濟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其自身存在的各種尖銳的矛盾阻礙了印度的進一步發展,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印度流傳已久的種姓制度。
事實上,種姓制度對印度人民有著相當巨大的影響力,小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和社會風俗等,大到對整個印度的政治制度、分配製度、社會等級秩序等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也就是莫迪當年當選總統時網友為什麼那麼震驚的原因。
由種姓制度而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在女性解放問題、社會公共衛生問題等都影響著印度的進一步發展。
有人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印度成為超級大國道路上的最大的障礙,那麼我們來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種姓制度,印度能否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與印度發展
種姓制度作為對印度影響最深遠的一種社會規範,是我們了解印度發展軌跡的一把鑰匙。種姓制度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我們所了解的「種姓制度」包括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除了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一個處於最底層的「賤民」階層,被稱為「不可接觸者」。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最粗略簡單的劃分,真正的「種姓制度」比書中所描述的要複雜的多。我們首先來重新了解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
(一)「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誕生與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開始,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後,為了維持自身統治階級的利益,同時保證各種不同的工作都能夠有一定數量的勞動力來做所施行的一種社會制度。它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壓迫和剝削底層的人民。
種姓,在梵文中最原始的意思代表膚色,雅利安人的膚色較白,而印度的原住民膚色較黑,種姓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用來區分統治者與原住民的等級規範秩序。
印度教
在印度,種姓與宗教密切相關。印度宗教眾多,但是印度教是印度最具有影響力的宗教,也是與種姓制度聯繫最深的宗教。印度教是伴隨著印度封建社會的形成與種姓制度的誕生而產生的,印度教吸收了印度本土的哲學思想、婆羅門教思想和印度其他的一些社會風俗。印度教與種姓制度相輔相成,彼此成就。
印度教的核心教義就是種姓制度,它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它認為,世界最初的神叫做原人,從原人的不同部位誕生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種姓。種姓與特權緊密相連,不同的種姓享有不同等級的特權。
更重要的一點是,種姓是世襲的,是不可跨越的。種姓制度規定,男女之間只允許在統一等級內通婚,嚴禁低種姓男與高種姓女結合。高種姓的人壟斷了社會的各種資源,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行循環。
種姓制度用一系列嚴格的規定將階層不斷固化,遏制了底層人民上升的渠道。在這樣一套社會規範之下,底層人民只能寄希望於今生苦修,期盼來世能夠擺脫低種姓。
印度人
(二)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
1. 種姓制度與印度政治
種姓制度深深的影響著印度的政治權利。占印度總人口約11%的高等級種姓長期壟斷著印度社會的政治權力。我們所熟知的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就是屬於印度的高種姓。種姓制度之下的印度社會形成了一種地域與種姓制度密切結合的特殊情況,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宗族勢力。
他們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利,這種權力,某種程度上凌駕於印度的法律之上。不同地域,不同種姓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共同體,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各種不同的政黨,這實際上影響了印度政府的統一性。
2. 種姓制度與印度經濟
在印度,極少數的高種姓集團控制著整個社會一半以上的社會財富。印度高低種姓之間有著巨大的貧富差距。由於種姓制度的規定,不同種姓的人應當從事不同的職業,低等種姓大多只能從事一些技術含量很低的行業,不利於培養更多的高級勞動力,對國家經濟轉型不利。
印度工人
3. 種姓制度與印度文化
相比政治與經濟而言,種姓制度對印度的思想文化的影響則更為深遠。我們可以從宗教、教育以及一些典型的社會問題中來探討。
首先是宗教,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基督教、錫克教、伊斯蘭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不同的宗教,教義不同,但是種姓制度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宗教的影響力,種姓制度中的許多觀念依然影響著印度教之外其他宗教的印度人民。
其次是教育,種姓制度對教育資源的壟斷是非常可怕的。印度的文盲率始終居高不下。儘管印度獨立之後極力反對高種姓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但是教育資源很難公平地分配到每個階層。
實際上,印度的許多高等院校對學生的種姓有著自己的一套潛規則,低種姓的人在報考某些高校和專業時有著種種限制條件。
印度教育
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分析
超級大國的崛起之路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叫做超級大國。我們一般定義中的超級大國是指極端強大的國家。
這是一個時代的特定用語,特指國際政治格局處於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上個世紀70年代被普遍應用。在當時的世界,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只有美國與蘇聯。1991年蘇聯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是當今世界具有超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並能夠憑藉其極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勢力對其他國家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政治和軍事干預,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爭取世界霸權。
二戰之後所形成的兩極格局,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利益集團的「冷戰」對峙就是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的行動。
經歷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當今世界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儘管只有美國一個超級大國,但是世界上同時存在著許多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
那麼,想要成為超級大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我們以美國為例。
經濟上,美國是是當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實力全球第一。並長期保持著中高速的增長,同時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紐約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除了金融之外,美國在網際網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都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並憑藉其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極大的推動了美國農業的發展,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農業。
政治上,美國擁有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影響力,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具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駐軍,可以隨時執行美國國土之外的任務。
文化因素,美國具有十分完善發達的文化產業,其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向全世界輸出美國價值觀;同時美國的教育事業是全球領先,美國發達的高等教育體系,擁有眾多優質高校,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美國也在不斷地吸納著全球各地的人才,讓世界的人才變為美國的人才。
領土方面,美國的陸地面積排名世界第四,擁有廣袤的土地,優越的地理位置,這為美國的發展奠定的一定的環境基礎。當然,不同的專家、學者、機構對超級大國的的定義是不同的,美國只是其中一個,但是通過美國我們不難發現,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擁有世界頂尖的實力。
印度街道
假如沒有種姓制度
印度是當今世界具有成為超級大國潛力的國家之一,但是種姓制度阻礙了印度的發展,如果印度沒有種姓制度的束縛,它是否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
如果沒有種姓制度,我們假設兩種情況,一種是種姓制度從來沒有存在過,第二種,種姓制度在近代印度殖民統治之後消失。
第一種情況,如果沒有種姓制度,今天的印度或許可能不復存在,現代印度的存在與種姓制度密不可分。所以我們重點來討論第二種情況。
假設,種姓制度在近現代的印度,在民主化進程之中消失。這種情況之下的印度具備哪些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
首先是領土,印度陸地面積排名世界第七,擁有廣袤的土地,處於熱帶地區,十分有利於印度農業的發展。同時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印度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天地。但是,喜馬拉雅山脈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印度的發展製造了一些障礙,河流上游的國家可以影響印度的水源。
印度水源
經濟上,2019年底,印度經濟排名世界第七,龐大的人口紅利是印度發展的優勢之一,同時印度在製藥、軟體工程、網際網路科技等方面都有較高的發展水平。近年來,印度大力推進經濟改革,吸引外資,極大的推動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印度這片土地十分適合種植水稻,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軍事上,印度的綜合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印度還擁有航空母艦,是世界上少有的擁有航空母艦的幾個國家之一。與此同時印度也是世界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印度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社會治理方面,如果沒有種姓制度,我相信印度的許多社會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比如印度社會歧視女性的問題,如果沒有種姓制度的阻礙,印度的女性解放運動應該能夠得到更大的提升,女性解放之後,印度社會將擁有更多的自由勞動力,更能夠提升印度的國際形象,擴大它的國際影響力。
印度文化
文化方面,印度文化是一種十分獨特的文化,或許是因為喜馬拉雅山的存在,將印度與東亞其他國家分隔開來,其文化與東亞文化有著極大的差異性,印度的哲學思想深邃而迷人,令很多人心馳神往。
同時印度也在發展其自身的文化產業,寶萊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中時常穿插的歌舞已經成為印度電影的一大特色,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和舞蹈也成為了吸引觀眾的賣點之一,相信假以時日,印度的文化一定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但是這是不是代表印度已經具備了成為超級大國的實力?不一定。
首先是國際環境,當前世界向多極化發展,印度能否超越世界其他強國,能否擺脫現在的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控制,還是一個未知之數。國內方面,即使印度的種姓制度消失,但是印度社會同樣存在著許多的矛盾。
首先是貧富差距問題,即使沒有種姓制度,印度的貧富差距不容忽視,龐大的貧民窟團體是印度社會發展的阻礙,也會形成印度的很多社會問題。印度底層的平民生活困苦,溫飽問題是擺在印度人民面前的最重要的問題。
印度工人
印度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勞工保護制度,但是很多企業為了規避責任,往往會選擇僱傭臨時工,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惡行循環,印度的底層勞動人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就業、養老、醫療問題也難以解決。
當印度的經濟發展遲緩時,工廠不需要這麼多的臨時工,底層人民就沒有勞動報酬,生活無以為繼,可能會形成流民,他們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些問題並不僅僅是種姓制度所造成的,更多的是國家的經濟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所導致的。
其次,是印度社會的宗教問題,種姓不代表宗教,種姓制度消失但是印度的宗教問題依然存在,複雜的宗教構成,會不會形成不同宗教之間的矛盾,影響整個印度社會的穩定。
長期以來,因為種姓制度超越宗教的影響力,儘管印度社會存在著不同的宗教問題,但是總體能夠保持穩定,當種姓制度消失,這種平衡和統一應當怎樣維持?
印度宗教
語言問題,印度有1652種語言,印度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這就導致了印度人民之間的交流存在障礙,進一步影響著印度許多政策的推行,影響印度統一市場的形成。
這僅僅是印度想要成為超級大國面臨的眾多原因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否具有形成一個超級大國的條件?美國能夠成為超級大國,除了本身的條件之外,時代因素也很重要。
當時的世界正處於劇烈變化的階段,期間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憑藉其地理位置,遠離戰場之外,並向戰爭雙方出口武器、糧食,並為他們提供貸款,結結實實發了一筆戰爭財。並趁此機會,吸納了一大批人才。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印度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結語
經過對多方因素的探討,我們會發現,印度能否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如果沒有種姓制度的影響,印度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之一,但是它不一定能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超級大國的形成,是國家實力與時代背景的因緣際會。
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是我們這些局外人很難想像的,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或者社會規範,種姓制度連結的是印度幾千年來的哲學、宗教、民俗、政治制度等等。它的複雜性使得我們很難單純地將其於印度社會剝離。
我們都知道種姓制度是壓迫、是剝削、是歧視,只要種姓制度存在,印度社會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平等與民主。但是,正是由於種姓制度的強大,使得印度在面臨殖民統治和國內複雜的社會結構時,還能夠成為一個整體。
印度前總理
印度前總理在談到種姓制度時,就曾表達過對種姓制度複雜性的認識:沒有種姓制度的印度,還能存在嗎?還是印度嗎?這是當代印度發展面臨的困局,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我們期待著有一天,種姓制度的陰雲能夠消失在印度的上空,我們期待著印度能成為更好的印度。人類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現今世界的許多問題需要各國一起面對。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超級大國,不應當是為了爭霸而存在的,更多的是承擔責任,在保護好本國人民的前提之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承擔國際責任,展現大國擔當,這才是真正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