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貴子張清光:曾是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選擇剃度出家

2021-12-29     枕貓

原標題:寒門貴子張清光:曾是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選擇剃度出家

談及清華,這所中國的頂尖學府,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而每當提及博士,更是會引來旁人讚嘆的目光。

可是13年前,卻有一清華博士生,不顧眼前下跪苦求的父母,執意剃度出家皈依佛門。

張清光,這是一個再怎麼普通不過的名字了,然而現在的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釋賢清,又稱賢清法師。

十三年過去了,這個一心向佛的人現在如何了呢?

賢清法師

寒窗苦讀成博士

張清光,1980年出生於河南商丘虞城縣。用寒門學子來形容他最合適不過了,家裡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家境貧寒。在那個大家都還不算富裕的年代,張清光自小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

古往今來,擁有一身淵博的學識,無疑都是令人羨慕的。而如今社會,讀書學習,考上一所好大學,更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

興許張清光就是賜給這個農民家庭的出路,他天生就是個讀書的材料。張清光從小就聰慧好學,而且記憶力超群,思維敏捷。

在學習上張清光從來沒有讓父母操心過,從小到大他都是成績最優異的那一個。

張清光

高考時,他也不負眾望,考出了好成績並且被清華大學錄取。都說高考是改變人生的一次考試,而張清光的命運也悄然改變了。

在上大學後他依舊保持了自己的優異成績,一直讀到了博士畢業,並且畢業後很輕鬆就得到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

名校畢業,高薪水高學歷就是張清光在別人眼裡的標籤。可是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從來沒有遇到過挫折的張清光卻突然陷入到了迷茫中。

別人求之不得的生活,卻令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清華

生活迷茫入佛門

於是,在張清光博士畢業後工作不久,他就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他決定皈依佛門,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

一個堂堂的清華博士畢業生放棄優渥的工作生活,要出家當和尚。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不出意外的這個消息也傳到了張清光父母的耳朵里,種了大半輩子地的張清光父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從來沒有讓人操心過的兒子會做出這麼一個驚呆眾人的決定。

這個決定無疑驚呆了眾人,更驚呆了張清光的父母,自己好不容易種地養大的兒子剛剛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過上了好生活,結果卻要出家。張清光父母趕緊坐上火車趕往北京,試圖勸說兒子,打消他出家的念頭。

出家

為此,張清光的父母甚至向著自己的兒子下跪,不要在這條路上陷得太深,回到正路上來。可是張清光早就有了自己的決定,而且十分堅決,誰也說不動他。哪怕是面對父母的苦苦哀求,他也只是無動於衷,不為所動。

最終,張清光還是在2008年選擇在龍泉寺出家,成為了一名僧人。

對於他的這個選擇,不僅令父母傷心欲絕,也讓整個社會陷入了熱議之中,有人說他浪費了多年所學,也有人說要尊重他個人的。但是無論別人如何猜測,如何揣摩,也只有張清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如何想的吧。

自從兒子出家後,張清光的父母每天都會聽到別人對兒子的議論。不時,便會有人詢問,你兒子在哪裡上班,你兒子找對象沒?

但是他們卻非常不好意思提到兒子的近況,後來村裡的人都知道以後他們也遭受了很大的壓力。

張清光

如今成就賢清法師

一晃13年過去了,轟動一時的清華博士生出家當和尚的新聞已經被大多數人所遺忘。張清光已從清華高材生變成龍泉寺的賢清法師,龍泉寺的人口流量也越來越大,這一切都是因為張清光的加入,他讓整個寺廟的管理都在慢慢提高。

近年來,在張清光努力之下,龍泉寺得到了飛速發展,並且整個寺廟的管理水平也非常之高,大有趕超少林寺的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賢清法師所在的龍泉寺,堪稱中國學歷最高的寺廟,不乏北大、中科大的高材生。

賢清法師利用新媒體力量來影響大眾,勸導人們向善行善。他時常會出入國學講座,為嚮往經學人們進行解讀。在寺廟期間,除了修行坐禪之外,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讀書。

龍泉寺

而對於父母而言,他不能時常陪在父母身邊,父母愈發衰老自己卻難以供養,心裡一直是很愧疚的。是選擇放下一切追求自己的夢想,或者選擇留在父母身邊,對於這個問題的抉擇應該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吧。

至於張清光的父母,他們早已坦然,多年來已經接受了兒子出家的事實。張清光父母時常會在農忙之後和閒暇之時,趕往龍泉寺看望自己的兒子。

時間長了父母也就理解了孩子,這是他的個人選擇,兒孫自有兒孫福也管不了那麼多。

至於當年出家的決定,賢清法師,也就是當年的張光明也做出了回應。原來,張清光早在學習時,在學術研究以及工作經歷中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越來越迷茫,但最終他意識到了佛教的真相。

張清光

從那時起,張清光對佛教非常感興趣,而且他也非常享受現在的生活。張清光在長年的學習生涯中接觸到了佛學,並為之痴迷,佛學可以讓他回歸寧靜,感悟生活的本質。

他說,對世間生活的觀察,令他非常失望。他厭惡人與人之間的曲意逢迎,哪怕是投入科研,為科學做貢獻,那滲透進社會每一個角落的逢場作戲的風氣也不能讓他完全擺脫。

如果要承受這樣的風氣,那麼只會越來越疲憊,逐漸被捲入其中。

自私自利又要肅肅宵征、整日出賣尊嚴只為一日三餐,這樣無恥的社會關係網讓他覺得自己受人擺布,而不是憑心而行。

張清光

張清光感到了對於塵世的厭倦,於是選擇了另外一個遠方,他投身於佛門中修行,希望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歸宿和價值。或許是看穿了紅塵,也許是大徹大悟,雖然自己的決定註定不被人理解。

雖然同樣難以舍下父母親情,但是張清光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這條不被世人理解的道路。

如今13年過去了,張清光也早就已經適應了寺院的生活,並且悠然其中,找到了心靈的寧靜。

如果你願意花費些時間去搜索佛學相關的網站,就會發現能越來越多地看到賢清法師的身影,他已經逐漸在佛學界擁有了顯赫的聲名。而當年的清華博士生張清光已經漸漸被人所遺忘,賢清法師已然超脫物外,不願糾結俗事。

賢清法師

而出家後的張清光並不是一心遁入空門不問世事的天外高人,在出家之後,反而將當年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寺廟裡來,他對於龍泉寺的管理管理模式進行了分化,使得龍泉寺名聲大噪,擺脫了原本寥無香客的冷清場景。

在宣傳形式上,賢清大師也不局限於傳統的講授方式。他積極接受並利用自媒體等現代媒介的方式向世人弘揚佛法,勸導人們向善,也希望更多的人在佛法中找到內心的安寧。

近年來賢清法師已經是一位佛學大師,有著很多尊崇他的信徒。這些信徒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折服於他的佛法。

賢清法師也經常出席一些佛法演講,而他的演講,對於那些尊崇佛法的人而言,都是一票難求。

賢清法師

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的。賢清法師現在除了是清華大學博士,還是北京龍泉寺國際弘法事務執行長,荷蘭龍泉大悲寺副主持,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特聘教授。近年來,賢清法師多次參加佛學國學活動。

如17年賢清法師在長沙第26期企業家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班上授課,為現場的300多名學員作了《佛教與心文化:構建心文化,創造心和諧》的講座。

18年在長沙國學與教育高峰論壇暨第30期企業家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班為學員講授《心效能訓練》。

近日,曾被封為龍泉寺笑容最燦爛的賢清法師已經還俗,而在還俗之後他並沒有使用本名張清光,而是改名張曙中繼續投身於國學和佛學傳播中去,完成了出世再入世的修行。

賢清法師

對於張清光的選擇,仁者見仁,對此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看法如何,我們都要尊重他的決定。

事實上,張清光作為一個擁有清華博士學位的才子,能從寒門學子苦讀成為清華博士,一定也有著自己對於生活的理解。張清光也無疑是勇敢的,他雖然不被大多數人理解。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依然勇敢而堅定地邁出了這一步,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詩經中有一句,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這大概是張清光本人內心境界的最好概括。

張清光

將普通人勞碌的一生,與決然追尋心中寧靜的張清光相比,當真是令人慨然。他是一個超脫了紅塵世俗的人,世間的煙火氣息不適合他,他擁有並嚮往凡人難以理解的自由。

於是從張清光這精彩的人生之中,我們也能看到別樣的風景。爭名逐利的人對他放棄自身成就而冷嘲熱諷,而心思純凈的人卻看到他為追求心中所求的洒脫。

或許多年之後,我們身陷世俗之時,又會想起曾經有一清華博士生化身寺廟博士僧,那時候,我們會再一次感嘆他的勇氣。

參考文獻

賢清法師:在困境中提升智慧.騰訊新聞

心的開示 新的開始——賢清法師講課感悟集錦.搜狐新聞

半路出家.賢書法師

第五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於12月18日在福州正式開幕!騰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2736307_1204093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