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戰爭就伴隨著人類。權力,資源,財富。在無法通過正常手段獲取之後,暴力便是最為便捷的手段。因此戰爭基本上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任何時刻,而每逢亂世時刻,野心與慾望便驅使著上位者發起一次次的吞併擴張。
而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的卻是普通士兵,而士兵遠離他鄉作戰難免會有懷念親人的思緒,這時一封家書或者電話都能夠讓他們備受鼓舞。而在2000多年前,就有兩名秦國士兵的家書,而這兩封書信的內容也讓我們倍感心酸。
家書
兩封家書的發現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將秦軍打造為了虎狼之師。為一統中原奠定了基礎。隨後東出函谷關向中原地區開疆拓土。並多次擊退六國聯軍。在嬴政繼位之後,大秦正式開始攻滅六國之路。
在1975年湖北孝感市雲夢縣睡虎地曾發掘了墓群,在這些墓群中發現了大量的竹筒,被稱為睡虎地竹筒。這些竹筒記載很多關於秦國的醫學,經濟,政治等內容。同時書寫字體也逐漸從篆體轉變為隸體。
對於研究秦朝的文字,經濟,律法,醫學都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而在這些墓群之中,有一個規模很小的墓。在這個墓里找到了兩封用竹筒書寫的家書,這兩封家書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有文字可考察的最早的家書。
而考古學家在研究這些書信的內容後也認定這些家書具有著一定對於當時社會人文研究的價值。
外出征戰的兄弟倆
這封家書是兩名秦國士兵寫給自己的哥哥的信。大哥的名字叫衷。倆兄弟的名字叫驚和黑夫。其中驚是家裡最小的小弟。而墓穴的主人推測應該就是他們的大哥衷。
這封家書是倆兄弟在戰鬥間隙抽空寫給哥哥的,首先是黑夫對大哥的問候,他們兄弟倆因為戰鬥的緣故分開了幾天,不過還是又見面了。母親在家裡是否還安好呢?我們倆人都還挺好的。
這次寫信主要是告訴家裡我們倆沒有錢了,希望家裡能夠給我們寄些錢來,大概需要五百多錢。
現在已經是夏季了,而我們身上還穿著冬天的衣服,家裡的布匹是否很貴,如果不貴的話請母親買些布匹給我們縫製一些衣物和錢財一併寄過來。如果布匹太貴的話就把光寄來錢就行了,布匹我們隨後會自己去買。
這裡為什麼黑夫說讓母親寄錢和衣物過來。主要是因為當時春秋各國在普遍徵召的都是百姓,而對於他們行軍打仗所需的各種武器護甲以及餉銀都是需要自己自備的。
而國家僅僅只需要保證他們每天的食物和補給以及最為關鍵的賞封。因此黑夫和驚才會在信中如此寫到。接下來黑夫又寫道,他和驚馬上就要投入攻打淮陽城的戰鬥了,進攻這座城池不知道要花上多長時間了。
關於爵位的事情你們也不要太擔心,大王說了爵位只要批准了就即刻下發。到時候要是沒有我們倆的話你們也不要著急,要是送文書的人到了你們也不要忘記說聲謝謝。另外大哥請替我向村子裡的嫂嫂,叔叔以及同鄉問聲好。
隨後第二個竹筒就是由驚寫給大哥的。驚先是問候大哥和母親的身體狀況。並且也把自己的近況跟大哥說了說,隨後他表示自己借了同行的錢,距離還期已近,希望大哥能夠火速將錢寄來,不然就要死人了。
隨後他又擔心起自己的新媳婦的安危。讓她孝順母親。
並且叮囑大哥看好她,讓她不要去太遠的地方,隨後也囑咐大哥和他的媳婦儘量不要進城去,聽說城裡的人因為戰亂都已經跑光了,而剩下的人都是些外鄉人,對待他們一定要謹慎。並且城中盜賊很多,大哥千萬要小心。
家書背後的歷史
兩封家書代表著兄弟倆對於家裡的懷念飛往家中。但其中仍然有著一些疑惑。首先是作為大哥的衷為什麼沒有服兵役。畢竟家裡的兩個小弟都去服兵役了而他在家裡務農。
這個情況有很多可能,其中最可信的便是他哥哥是個殘疾人,在當時的秦國律法中規定,超過60歲的男子、女子、秦國官員以及殘疾人不用服徭役。因此根據兄弟倆的信件以及衷的墓穴來看,最符合衷的只有殘疾這一個可能了。
其次兄弟倆都當兵在當時的秦國也十分少見。因為根據秦國的徵兵制度,每家每戶都只派出一個人去服兵役。
而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在十分急需兵力的時候才會使用,此時正是攻滅楚國的緊張時刻,而先前秦國20萬大軍伐楚敗北,也讓秦國的人力有了些許緊張,最後才開始接連加徵人力。最後則是兄弟倆提到的爵位。
商鞅變法之後,秦軍之所以成為了虎狼之師,便是變法其中最重要的內容,軍功爵制。士兵每斬敵人首級一顆便可得爵位一級。而如果小隊中有人臨陣脫逃,那麼加刑於其他人,割鼻子臉上刺字。
前有蘿蔔後有棒頭,對於這些秦軍士兵來說就是鹹魚翻身的好機會。因此兄弟里在信里即使缺錢缺衣服但仍然對自己的君主充滿著信任。可見當時秦國的變法讓秦國人上下一心,最終方才一統六國。
兩封家書既有對於家鄉與親人的思念,又有著對於當時社會和律法的一些映射。也是當時秦國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對於哥哥在臨死之前選擇將這兩封家書一同下葬,估計兄弟倆在征戰途中很有可能已經殞命沙場。
哥哥也只能用這兩封家書來表達自己對於弟弟們的思念。如今它跨越了2000年的歲月再次重現於人間,為我們這些現代人再次訴說著這個秦國家庭經歷的種種悲歡離合。也讓我們意識到,戰爭之中,士兵對於家鄉的思念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