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作品慘遭流拍,「流水線作畫」再次浮出水面

2021-12-16     枕貓

原標題:范曾作品慘遭流拍,「流水線作畫」再次浮出水面

范曾,1938年出生,江蘇南通人,出生於文學世家,從小浸染藝術氛圍,過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生活。

從幼稚園到小學、再進入南通中學,後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范曾一路凱歌,13歲時就加入了南通市美協,被冠以「南通三小畫家」之一之名,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後又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和中國畫系。

19歲時華夏美術網就已經為范曾開設了書畫專欄,少有人能年紀輕輕就擁有他這般成就。

范曾

「巨匠」范曾

1977年,他在人民大會堂作大幅潑墨作品《鍾馗》,被人民日報頭版報道;兩年後首訪日本,被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

「2012胡潤藝術榜」中,范曾蟬聯國內「最貴在世國寶藝術家」頭銜;2013年他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同台錄製節目。

後因其卓越的藝術水平與文化修養,被法國、日本、義大利等國授予「榮譽軍團騎士」、「交流特別貢獻金獎」、「義大利米蘭市榮譽市民」等榮譽。

《鍾馗》范曾

「洛陽紙貴」

范曾本人及其家庭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范曾的書畫作品被譽有極高的評價,「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是他的主要特色。他沉浸在詩文中,他的作品也因此氤氳著深厚的美,有著「一紙千金」的盛名。

范曾作為一個文化人,他堅信,藝術沒有捷徑,只有歷經辛勞,常年積累,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他也相信,只有遠離金錢,作品才能變得更加純粹。

有些藝術家耐不下性子,靜不下心,無法守拙,但范曾是不一樣的存在,他在早些年就已經找到了自己「回歸自然」的路。

范曾

「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這是范曾對自己的評價,范曾的作品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反明清人物畫而行之,採用了潑墨的畫法來進行人物畫的創作,並且他在創作時會有意加入中國「詩、書、畫」的元素,使得作品更有中國元素。

他筆耕不輟,以天價拍出了一幅又一幅作品,「當代擁有崇拜者最多的畫家」、「目前書畫界中字畫價格最高的畫家之一」、「當代畫家中納稅最多的畫家」等稱號越來越響徹國界。很多人以擁有范曾的作品為傲。

范曾

跌落神壇

世人沒有料到的是,以「守住古典,回歸自然」為理念的藝術家范曾,是後來最先守不住初心的人。

可能也是因為沾染了太多的世俗的物質和利益,也可能是膨脹的物慾,他在越來越響亮的名號和越來越高的讚譽中迷失了自己,放棄了書畫家的本心,放棄了藝術的尊嚴,開始圖快,開始流水線式作畫。

「流水線作畫」是指拋棄藝術品(如畫作)以靈感為主要來源的創作方式,而變為如工廠流水線一樣的高速但藝術含量極大降低的自我複印式的創作方式。

范曾

「流水線作畫」——畫師將作畫用的宣紙一字排開,先統一畫出輪廓,再畫出人物,再進行細節的補充等。范曾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流水線式生產,有一批作品,第一幅賣價四百多萬,最後一幅高達一千六百多萬。

被學生爆料,被知情人士指證,他的「流水線作畫」的工序被揭開,他脫離了正軌,也因此陷入了漩渦中,他的事業連下了幾級台階。

此事一經曝光,一代書畫巨匠范曾就此跌落神壇,鍾愛他的作品並為此投擲千金的消費者也震驚於此,流水線上流下來的畫作,怎麼還能算「國寶級」,進行流水線作畫的畫家,怎麼還能算「國寶級」,這種流水線上源源不斷流下來的作品一份份標出天價,這種行為與強盜有何區別!

范曾

范曾「流水線作畫」事實一經曝光,人們對此嗤之以鼻,這種視藝術創作為商品生產的思路不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就再也沒有冤大頭願意為了范曾的作品一擲千金。

此後,范曾的多幅作品慘遭流拍,事業的登峰造極之勢一去不復返,在雲南的一場典藏品拍賣會上,范曾的作品的流拍率居然達到了100%,讓人驚訝之極。

收藏家郭慶祥曾公開批評「流水線作畫」,他認為這種作畫方式不真誠、太虛假,沒有藝術家該有的素養和人文主義情懷,他稱范曾的作品其實就是人物連環畫,他說出了大多數書畫愛好者、收藏者的心聲。

范曾作品

雖然也有人指出評價西方有的類別畫作甚至就是看其是否足夠「可以複製」,但終歸中國畫不是這樣的,複製並非就是力量。范曾是「流水線作畫」還是被大多數人所不容。

很多人認為范曾就此跌落神壇完全是咎由自取,並且他這種做法對整個社會風氣危害極大,也會嚴重誤導大眾的審美,如若任由這種工廠式作畫方式發展下去,勢必導致社會審美畸形。

現在很多藝術品存在「貴的一定就是好的」的認知誤區,這種藝術品股票引得藝術投資者蜂擁而至,與藝術的本質相背而行,市場也會因為泡沫充滿風險,尤其范曾這種欺騙消費者的更甚。這種傷害市場規則、傷害中華文化的人和行為絕對不能縱容。

范曾

絕頂聰明又極富天賦的范曾從小在同輩中就是佼佼者,曾經得到一眾繪畫大師的青睞和期待,原本風生水起的藝術生涯現今卻被自己的濁濁物慾埋沒。曾經衣服作品拍出天價的「大師」,如今被人們當作工廠加工的三流加工品。

人如其畫,畫如其人,這句話真沒錯。范曾的老師、西畫著名畫家李苦禪在辭世前依然不認學生范曾,並評價其「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一代書畫巨匠精神就這樣消逝在滾滾物慾之中,令人唏噓至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9007881_1204093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