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當年10月20日,曾經不可一世懟過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卡扎菲在其家鄉利比亞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內被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武裝勢力逮捕,利比亞人民對其多年執政頗有不滿,自然免不了拳打腳踢,在經過一系列虐待之後,卡扎菲的頭部以及腹部遭遇致命槍擊,重傷身亡。
令人唏噓的是,儘管卡扎菲遭遇了非人的待遇,被他曾經的人民反覆蹂躪最終致死,但利比亞人民好像並不解氣,他們將這位曾經領導人的屍體放在存放肉類的冷庫中向人們展示這位曾經利比亞領導者的悲慘下場。
卡扎菲落得如此悲慘下場與其狂妄、自以為是的性格脫離不了關係,上世紀七十年代,毛主席就曾斥責卡扎菲狂妄,並不看好卡扎菲這個朋友。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毛主席為何這樣評價卡扎菲呢?
卡扎菲
年少氣盛的卡扎菲
1942年在利比亞沙漠中部,蘇爾特以南50英里的阿布哈迪的一個部族家庭里,一個年輕的生命誕生了,父母目不識字,為其取名為卡扎菲。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在其身上寄託了太多的希望,卡扎菲也成為家中第一個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家庭貧困,年少時的卡扎菲經受過很多同齡人不曾經過的苦難,而這些苦難也成為他今後寶貴的財富。
1952年納賽爾發動革命為當時卡扎菲所在的阿拉伯世界送去了一縷新風,極大地影響了卡扎菲。納賽爾也成為卡扎菲的偶像,他的《革命哲學》對卡扎菲的影響僅次於先知的感言。年少的卡扎菲顯露出想要參與政治的慾望,他成為一名出色的雄辯者,但福禍相依,後來他因組織政治遊行被塞卜哈中學開除。
不甘於寂寞的卡扎菲又來到利比亞第三大城市米蘇拉塔就讀,在此期間,他廣泛涉獵,為其政治理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3年卡扎菲棄筆從戎,放棄了學習兩年的歷史專業,加入軍隊,正式開啟了他的戎馬生涯,為其後來所引領的九月革命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卡扎菲
隨著利比亞局勢愈加混亂,具備實力的卡扎菲早就蠢蠢欲動,但因各種原因計劃一再延遲,直至1969年8月21日,卡扎菲等待許久的時機終於到來了。
那年那日,一名澳大利亞極端人士在歷史悠久的耶路撒冷焚燒了伊斯蘭教視為神聖之地的阿薩克清真寺,一時間,整個阿拉伯世界被點燃了,人們開始抵制西方,卡扎菲意識到動手的最佳時機終於來了。
當年9月,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九月革命,勢如破竹的卡扎菲迅速推翻了親近西方的伊比利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並隨之開啟了其頗具爭議的獨裁生涯。
1970年,距離卡扎菲發動革命站穩腳跟尚不滿一年,此時的卡扎菲不過二十八歲,在沒有任何背景實力的情況下創立了忠於自己的組織,並且成功地完成了革命任務。
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是對他最為真實的寫照,那麼他是出於什麼原因想要購買原子彈呢?又為何向我國購買原子彈呢?
卡扎菲
原子彈的重要性
原子彈又稱裂變彈,其釋放出的巨大能量約等於20,000噸炸藥,威力極其巨大。原子彈的研製要追溯到二戰時期,美國在聚集了世界上最為優秀人才的情況下,最先將原子彈研製成功,並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放了兩枚原子彈,成為日本法西斯投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著威力巨大的原子彈,但蘇聯緊接其後,研製出了原子彈。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籠罩在美蘇核訛詐的陰影之下,因此,擁有原子彈就可以打破美蘇核訛詐,在國際上說話時的腰杆子也就硬了起來。
除此之外,敵對勢力也會因為核武器的威力強大而不敢輕舉妄動,當然這也是二戰之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爭奪世界霸權時並未採取戰爭方式的重要原因。
原子彈
現在我們看下1970年時的利比亞局勢,彼時的卡扎菲剛剛奪取利比亞政權不久,尚未站穩腳跟。而卡扎菲領導下的利比亞既不跟隨西方資本主義,也不跟隨蘇聯社會主義,他本人創造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
這就意味著美蘇兩大超級大國都不是卡扎菲的靠山,他本人既未選擇資本主義,又未選擇共產主義,這便意味著卡扎菲的背後沒有任何國家支持。卡扎菲從一開始便是孤立的,境內的反對勢力,境外其它勢力更想培養一個親西方的政權,只有一個全副武裝的利比亞才能鎮住那些勢力,而原子彈可以打破核訛詐,徹底消滅一切敢於反抗的聲音。
在當時,無論西方還是蘇聯都不可能將核武器賣給卡扎菲,他們於1968年同59個國家簽署了《不擴撒核武器條約》,1970年該條約生效,西方國家以及蘇聯自然不會將核武器售賣給卡扎菲,於是乎卡扎菲將目光投放到了東方的古老國家。
卡扎菲
將目光瞄向中國的卡扎菲
1970年時的我國依靠自身的努力,用極快的速度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以及氫彈。此時的中國尚未加入《不擴撒核武器條約》,且國家正處於十年動亂,經濟發展緩慢,急需資金建設國家。卡扎菲或許出於以上原因才對我國有了興趣,或者說,因為中國造出了原子彈以及氫彈,才讓遠在利比亞的卡扎菲有了興趣。
1970年8月,卡扎菲副手——時任利比亞總理賈盧德帶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突然訪問中國。賈盧德左手提著用於購買核武器的美元,右手握著與台灣斷交的砝碼,帶著一絲絲不懷好意地笑來到了我國。當時,我國尚未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利比亞尚未與我國建交。
利比亞代表賈盧德向我方表示:卡扎菲不惜一切代價想要購買原子彈並非僅僅是為了利比亞,還是為了幫助在苦難中的巴勒斯坦人,是為了幫助阿拉伯世界挽回中東戰爭的頹勢,趕走在中東地區建國的以色列人。
賈盧德
只要中國同意將原子彈出售給利比亞,利比亞會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並同台灣斷交。當年8月4日,周總理接見賈盧德時向其傳達了毛主席的意見:我們不幹這個傻事,我們不懼怕原子彈,更不會搞核威脅,也不會進行核武器交易。
至此,卡扎菲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直至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卡扎菲也並未成功購買核武器或者成功製造出原子彈。
毛主席還向周總理表示:中國就算再窮,也不會為了錢,為了同利比亞建交向其出售核武器。
毛主席還非常生氣地痛斥卡扎菲狂妄,認為他極其討厭,並當即指示外交部不要安排同利比亞總理賈盧德的會面。
在當時,只要是第三世界的外賓,毛主席都會禮節性的同其會面,但利比亞總理賈盧德始終未見到毛主席。當時,主席身體健康,神采奕奕,在此之前還同非洲國家馬里、幾內亞部長進行會面,但始終未接見利比亞總理賈盧德,可見主席對利比亞,對卡扎菲是極其反感的,對卡扎菲這種拿著與台灣斷交的砝碼進行交易的痞子行為是極其反感的。
卡扎菲
因為當時賈盧德來華時目的並不純粹,故這一訪問並未公開。儘管中國同利比亞均為第三世界國家,但兩國始終未建立友好關係。
直至1978年,毛主席去世兩年後,兩國才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我國始終未向其出售過核武器。
儘管毛主席認定卡扎菲狂妄,還對其痞子行為極其反感,但卡扎菲卻在多次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毛主席德崇拜,還將自己美化為毛主席的學生,但這一切只是卡扎菲的自以為是。
不得不說,毛主席看人的眼光是極其準確的,在以後的日子裡,狂妄的卡扎菲接連得罪了美、蘇、英、法、中等諸多國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11年,卡扎菲陷入內外交困,他最終死於他曾經統治的利比亞人民手中。
卡扎菲
結語
相較於卡扎菲的狂妄,我國研發核武器的初心就是為了打破核訛詐,強化武裝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保護自己的人民。
而卡扎菲妄想通過戰爭的手段,消滅以色列獲得在阿拉伯世界的聲望,將武器用於非正義的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卡扎菲的敗局。
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儘管在卡扎菲的治理下,利比亞經濟一度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但卡扎菲始終未採取更加友好的方式來謀求自己的影響力。
最終,在2011年的利比亞,對卡扎菲極其失望的人民,發起了對抗他的戰爭,而他最終被他所領導的人民所推翻,他的下場很慘,而這一切悲劇的來源自始至終與他狂妄的性格脫離不了任何干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AyLSHcBct9sAqDcH_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