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震撼的一處地方——色達

2019-09-27     雨濃

幾年前,看了一組兒子拍攝的色達佛學院的照片,心仿佛被木魚敲了一下被深深打動。就暗下心思,去色達看看。今年初秋,終於有時間了,開車由西寧出發經果洛州瑪沁縣、年寶玉則、班瑪縣行駛一千多公里來到色達。

色達,一個神奇的地方。位於四川西北最邊遠的角落,這裡有寬廣的草原、縱橫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巍峨的雪山……到達色達時正是午後,一下車,妻子便感到了隱隱的頭疼。色達縣是甘孜州海拔最高的縣之一,平均海拔差不多為三千八百米左右。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每一步都是何其艱難。而夜晚像是在度過一場劫難,每次呼吸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恨不得能將自己肺中的空氣置換一遍。自己的心跳聲也不斷在耳邊繚繞。

離開了班瑪縣城,原本還算平整的國道愈來愈顛簸,車子也開得越來越慢,越來越小心。行駛在山谷間,道路隨著綿延不斷的群山不斷拐彎,而每一個拐彎,幾乎都要接近九十度。兩側的山體上布滿了巨石,仿佛微風輕輕一吹,那石頭就會飛下來。雖然正值初秋,道路上的結冰清晰可見,而穿行在山谷中的河流有些地段也結了冰。早在來之前就聽曾經去過色達的朋友說過,一出班瑪縣城,路只會越來越爛,如果是在雨季,相當一部分可以稱得上是「爛泥路」。

沿著小路,我慢慢往山頂觀景台的方向走去,穿行在一座座紅色的小房子之間,不少信徒都在門口與窗邊擺放著鮮花。房子雖小,卻斷然不能就讓它因為小,就失了美感。地勢在一點點抬高,身後的紅房子正在一點點彙集,交匯成了一片絳紅色的蓮花,在秋日的陽光下靜靜開放。

放眼望去,儘是漫山遍野的絳紅色,那漫山遍野的紅房子,便是修行者們自己這麼多年一手修建的小房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就這樣穿行在經堂、食堂與小房子之間,過著三點一線的簡單生活。他們將自己的畢生奉獻予佛法,今日如此,日日皆然。他們畢生,除了修行,依舊是修行。

色達,最令人震撼的是這裡的僧舍,太壯觀了。如果你是初次到色達,其龐大的陣勢往往會讓你目瞪口呆。連綿數公里的山谷布滿了成千上萬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是喇嘛和覺姆的宿舍。谷底和山樑上分布著幾座寺廟和佛堂,建築規模雖都不很大,但裝飾考究而輝煌,身披槳紅色僧袍的喇嘛和覺姆來來往往,空氣中充滿生機和祥和的氣氛。

高原初秋的陽光溫柔而亮烈,氧氣稀薄的氣流從臉龐拂過。壇城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儀容萬千。佛學院清晰的輪廓盡收眼底,連綿數公里的絳紅色建築,在蔚藍蒼穹下昭示著神秘莊嚴的宗教色彩。無數的喇嘛、覺姆身披絳紅色僧袍來來往往,仿佛湧起的紅色浪潮,一個紅色的世界。與四周荒蕪的山峰,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和心理衝擊力。也許是異域文化的陌生和宗教氣息的濃厚,身處這紅色的海洋之中,會使人心靈震撼。

蔚藍的蒼穹之下,綠嶺碧草間,綿延幾公里的山谷里,依山建著節次鱗比的暗紅色藏式小木屋,幾平方米大小,密密麻麻地布滿四山,形成了色達山河一片紅景致,遠觀是翻卷的紅海。紅中夾嵌著金碧輝煌的寺廟,鋪天蓋地氣勢和洶湧澎湃的佛禪讓人震撼。空氣中蕩漾著祥和。揣著信仰來了,留下,然後修房屋一輩子都不離開的修行者,從我眼帘中一群一群的升起。在遙遠、荒涼人稀的山谷里,聚集著這麼多的人,隱藏著這樣一個隱秘的世界,著實讓我驚訝目瞪口呆。

山谷中的小路構成一條條清晰的脈絡,將房屋割據。整個山谷就像是一條極美的錦鯉,一間間房屋就是這錦鯉身上的金麟。在煙靄的籠罩之下,眼前的一切顯得格外虛幻縹緲,或許這就是人間的極樂世界。

我看見,在人間,還有另一種煙火生活。他們穿著紅色僧袍,搭著褡褳,一人獨行或三五結隊,或匆匆或悠緩。他們有手提一袋捲紙攜一本書,還有身背兩箱方便麵,但更多的是站在路邊打手機。這些喇嘛的臉很平靜,目不斜視安靜地從我身邊走過,就在擦身而過的那一瞬時我聽見他們在呢喃《心經》,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努力地活著。

這一路的路況就很糟糕,導航總把我們引入鄉間便道,路面坑坑窪窪,顛簸的人腰酸腿疼。有時泥沼水澤。有時又灰塵四起,塵垢兩頰,晨曦啟程,星輝駐腳。天氣也不時給你臉色,典型的高原脾性。高原一摸額頂一會兒天藍碧洗,萬里無白雲,陽光凝笑。高原一跺腳,走過二三十公里,拐個大彎,烏色凝重,電閃雷鳴,大雨如注。而走著走著,就感到天荒地老了。

旅行亦為修行,前行之路多苦行。有人認為旅行是一種遊玩,但除此之外,旅行能對宗教人文、水文地理有更好的解讀,對個人的意志更是一種磨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yGTdG0BJleJMoPM9j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