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正被香港人擠爆

2023-07-31     商業與地產

原標題:深圳,正被香港人擠爆

商業與地產

趨勢洞察 戰略解讀 操盤實踐 前沿資訊 熱門盤點

畢竟消費者的消費熱潮,實際也是資金的流向。時代洪流之下,每個人,都是暗流的一部分。

2023年7月31日

來源:格隆

作者:遠禾

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

深圳商場,被香港人攻陷了。

過往在香港街頭,經常能看到背著大包小包,操著一口普通話的內地遊客穿梭於各大藥妝和品牌店。

但是現在反而是深圳的各大商圈,出現了越來越多拉著拉杆箱、操著一口特色廣譜點單的香港遊客,港深口岸附近的商圈尤其多。

圖源:小紅書

數據上也顯示,香港人,真的在攻陷深圳。

年初通關後, 今年上半年,北上深圳的港人超過了408萬人次。

尤其每逢周五周六,入境深圳的港人比平時還要增加不少。

就在最近的一個周末,出境香港的香港居民,甚至是入境香港的內地居民的兩倍還多。

他們的重點出境方向,正是內地。

現在,不少深圳人已經越來越熟悉這些到處採購的香港人,還有人甚至總結出了辨認香港遊客的幾大特點——講粵語、穿波鞋、背雙肩包、打扮休閒等等。

以前都是內地遊客湧入香港,現在卻是香港遊客湧入內地。

形勢的顯著反轉,背後原因讓人驚訝。

01.

港人北上熱潮其實很早就可以預測。

港深通關的第一天凌晨,皇崗口岸第一個通關的香港居民,就是一個穿著隨意、夾著人字拖的女生。

面對採訪,她說,通關是為了去深圳吃宵夜。

通關第一天,北上深圳的香港居民,就略微超過了南下香港的內地訪客數量。

而最先感受到港人對深圳消費需求猛增的,是代購。

幾年以前,香港代購相當火熱。

香港以有著許多內地難以買到又相對便宜的商品在不少內地人中「著稱」,再加上匯率轉換,許多內地人對於香港代購有著很高的需求。

這些代購,往往一次行程採購下來,就能賺到上千甚至更多的差價。

但全球疫情之後,尤其今年來說,香港代購開始熄火。

現在,購物平台就可以輕鬆買到香港甚至海外的商品,加上人民幣貶值,不少代購發覺,代購不再賺錢,有需求的顧客也越來越少了。

相反,反向代購卻逐漸變得有利可圖。

最開始,零星幾個關於港人點深圳外賣的帖子在小紅書上走紅。

後來,越來越多代購一點點、鮑師傅的帖子開始火爆。

還有不少港人分享如何點外賣到港深口岸,然後帶回香港的經驗。

不少反向代購群興起,人數多達上百人,港人的外賣一度「擠爆」深圳口岸。

漸漸地,更多香港人的胃口不止於外賣,他們選擇直接到深圳吃吃喝喝。

發展到現在,不少人已經戲稱,深圳的周末,是香港人的周末。

不少香港人開始分享自己在深圳的吃喝攻略,還有港人分享自己一家四口一天內去深圳8家店的攻略,看起來甚至比很多深圳人更「愛」深圳。

很多大灣區分享群也開始湧現,影響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人,其中很多人每周末都在內地消費,每周一便在分享群里瘋狂發帖。

不少港人甚至患了「北上綜合徵」,一有假期就想著去深圳吃吃喝喝。

香港人到深圳消費,基本上都是因為——便宜。

看看香港人在深圳的消費大頭,也可以發現,香港人到深圳消費偏愛一些「輕奢」的食品飲料等快消品。

最近熱門的阿嬤手作、火了很久的鮑師傅甜品,都是香港人採購的重點。盒馬的陽山水蜜桃、kumokumo,也都是香港人的心頭愛。

說實話,深圳的物價在內地來說雖然並不便宜,但相比一頓飯動輒幾百上千,甜品幾十上百的香港來說,就真是便宜得偷笑了。

在香港一餐的花費,在深圳甚至可以用上一天。

「真系好划算」「點解會咁平」,成了港人在深圳採購時的口頭禪。

02.

吃喝快消是港人北上消費的一大部分,各類服務產業則是另一大部分。

美甲、按摩、染髮燙髮、水療養生,這些服務行業,在香港不僅價格高昂,而且服務並不算好。

但是在深圳,只需要幾百塊錢就能獲得更為優質的服務、更為時尚的款式。

更多的高端服務,也在被香港人發掘。健身美容、修車保養、電子數碼消費、時尚時裝,甚至是酒店旅遊,都出現了越來越多香港人的身影。

戴德梁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深圳購物中心客流同比大幅增長, 今年前4個月,深圳市域級、區域級購物中心日均客流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長68.0%、46.8%

這些,大都是香港人北上的貢獻。

深圳過往多次被批評是「美食荒漠」、「打工人的天堂」,甚至有不少人戲稱,如果想要到深圳旅遊,不如直接到深圳北買張高鐵票到廣州。

但是,深圳現在成了香港人的香餑餑,深圳人前往香港city walk,可以說是將所謂旅遊就是從自己熟悉的城市換到別人熟悉的城市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港人北上的主要原因是便宜,但是更多地,是因為兩地緊密的聯繫。

7月1日,「港車北上」正式實施,當天入境旅客就超過11.7萬人次,創下復關以來皇崗口岸入境單向客流量最高紀錄。

除了這些,深圳香港地鐵可以一碼通用,支付寶、八達通等在兩地也幾乎可以行走無阻。

港版支付寶AlipayHK的數據顯示,香港人第二季度到內地消費金額和筆數環比飆升超3倍,出行、消費數據半年內呈現階梯式上漲。

各地政府也通過種種措施刺激港人北上消費。

今年2月份,羅湖有數字人民幣跨境消費嘉年華,給深港異地家庭、親友以及來深港人送出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5月,福田迎來深港合辦的 「港·潮流 」購物節;6月,鹽田推出香港主題的夜市街「小港夜」;7月,羅湖啟動深港文化月,南山專場消費券推出港深兩個板塊。

但是,香港和深圳的聯繫還不止於此。

2022年年底,香港優化了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到今年5月,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8.4萬宗申請,入境事務處已批出約4.9萬宗,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內地。

今年暑假伊始,就有9個香港學生團體,來到內地研學,香港特區政府還計劃本學年安排4萬名高中生前往內地考察學習。

深圳這邊,深圳前海建設項目開展了港深合作,目前,已經有10家香港專業企業獨立承接項目,74名香港專業人士參與前海項目建設。

「i深圳」App也推出了港澳服務專區,幫助香港居民辦理在深社保、公積金、預約挂號等高頻服務。

相比單向或者輸出式的消費和聯繫,這些雙向的融合,反而更能體現港深的聯絡和交際。今年前5個月,深港貿易值達2258.1億元,同比增長5.6%。

一個冷知識,小紅書的前身就是「香港購物指南」,給內地提供在香港的購物分享。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IP為「中國香港」的網友開始在小紅書上分享到內地吃喝消費的攻略,包括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也在今年加入小紅書。

美團、支付寶都推出香港版本,使用人數節節攀升。

相比以往單向奔赴,現在香港也開始逐漸融入內地的文化。

03.

今年距離1997年香港回歸已經過去了25年。

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作為創造了經濟奇蹟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以不及內地千分之六的人口與約內地萬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相當於內地20%的GDP。

而與香港隔「灣」相望的深圳,儘管在改革開放以後已經經歷了快二十年的增長,但GDP仍舊只有香港的一個零頭。

幾十年後,形勢徹底逆轉。深圳GDP早已超越香港,越來越多人在發問,香港要衰落了嗎?

過去三年,香港的勞動人口減少了約19萬,2022年香港出生率創下新低,社會老齡化的大環境下,香港正在越來越缺人。

香港優化人才入境計劃,也是來源於此。

但相比之前很多人偷渡也要去香港做工,現在相當多申請「高才通」的內地人才,其實也只是將前往香港作為次要選擇。

最初,香港能夠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香港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作為自由港,香港成為了內地商品的進出口中轉站。

但隨著深圳發展,香港製造業逐漸空心化。

現在的香港,早已過了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導的階段,進入了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社會階段。

但是香港,並沒有像內地一樣的「大廠」,不足以支撐這種轉型。

因此,香港增速的放緩情有可原,但衰退還遠遠沒有。

以前深圳可以背靠香港發家,而現在香港同樣可以背靠深圳發展。

實際上,港人北上,不僅是消費習慣的改變,更是如今港深關係新的寫照。

畢竟消費者的消費熱潮,實際也是資金的流向。

時代洪流之下,每個人,都是暗流的一部分。

商用不動產新媒體傳播矩陣
商業與地產ID:commercialproperty商用不動產趨勢媒體平台,重點關注零售、商業與商用不動產的新趨勢、新思維和新實踐
場景觀察 ( ID: malltowin )城市空間體驗創新傳播平台,專注實體消費場景創新、城市更新和場所營造的趨勢與實踐
地產與科技ID:proptech)地產與科技融合創新傳播平台,專注地產科技、房地產低碳數智化和新經濟不動產的前沿發展
投資與地產 ( ID: reitowin )商用不動產價值傳播平台,專注房企多元化、商用資產管理和房地產投融資的觀察評論
貓頭鷹研究所(微信視頻號)商用不動產視頻創意傳播平台,重點關注零售、商業與商用不動產相關的腦洞與創意火花

MORETOWIN | 貓頭鷹研究所

商用不動產價值傳播夥伴

旗下各平台常年誠徵選題素材與稿件

合作交流與投稿,請聯繫 malltowin00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4329c8776fd01b9f670a06a5e397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