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案沒思路、沒想法、不知道要寫什麼,創意難產......
我想這種 「 抓耳撓腮、捶胸頓足」 的狀態,對文案人,或做新媒體內容的人來說,絕不是什麼稀罕事。
這太常見了是吧,痛苦且煎熬,又習以為常。像我平常雖然寫得多,但其實腦子卡殼的時候更多。
那怎麼辦呢?
之前我告訴過大家,可以:
一部手機,隨時記錄所見所聞、靈感想法,豐富自己的 「小金庫」
每次腦子裡有什麼靈感和想法的時候,掏出手機快速記下來,及時捕捉自己的一些見聞和想法。
文案的工作就是發現的過程, 先別管什麼腦洞和創意, 搜集那些你知道遲早會用得上的無用之物,然後以語言為催化劑,善用它們。
不管是手機還是便簽,把你看到的每一個有趣的事物、段子、一段影片、一條對話、冒出來的創意想法都記錄下來,分門別類,這就是你的靈感小金庫,時不時翻一下都會受益匪淺。
我也告訴過大家,可以:
大量看經典案例,大量閱讀各類書,出去體驗生活
把素材庫撐爆,把腦袋也給撐爆,這個短期就會見效,腦子裡充滿了想法。
長期大量的去閱讀,不只是技巧理論類,各種書都得看。沒事多出去逛逛,多看看生活中的人和事。這是個持續自我豐富的過程。
看過很多、聽過很多、見過很多、體驗過很多,能表達出來的也自然更多。
我還告訴過大家,可以:
維繫寫作的狀態,保持活躍的腦子
要寫文案,手不能生,不止要有一顆不斷思考的腦子,還要有一雙停不下來的手。
可以 每周自己寫2篇1000字文章,主題不限、選題你自己做主,愛寫什麼寫什麼。
有人說上班時間已經寫到想吐了?但那些很可能並不是你想寫的吧,我猜!
給自己一個機會,寫點真正想寫的,寫寫你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喜歡的、有感觸的、內心真正思考的、莫名其妙的突發奇想等等。
這會幫你把自己解放出來,讓腦子更活躍。
我更告訴過大家:
當靈感枯竭時,至少有10個方法可以深挖內容素材!
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經歷一定是寫作最好的素材,不僅真實,而且獨一無二富含感情。
社交聊天內容整合,有人的地方就有聊天,有聊天就有素材。
借勢熱點,輸出觀點。如果習慣以熱點作為素材來寫,你永遠都不缺寫的。
身邊的朋友、家人、同事,或者你上網看到別人的故事都可以是你的素材。
寫過的文章再翻新,加入新的思考、觀點或者案例,甚至直接推翻。
像同行學習,參考借鑑行業的優秀玩家,同行寫了一篇文章火了,大機率也值得你去思考。
書籍、影視、綜藝絕對是一個既受歡迎又龐大的內容素材庫。
第三方平台深挖,哪裡有內容,哪裡就有素材。像知乎、豆瓣、B站、簡書、抖音等。
從熱門評論區挖掘,我一直認為評論區里大神多,有大量犀利的觀點,簡短而深刻。
每個領域下都有專業的研究報告,內容基本都是行業精華,可分析的點非常多。
以上這些方法都挺好,大機率會讓你找到靈感,產生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路,有東西可寫。
但是!!還有一種寫作時的狀態,不只是腦子短路,它是腦子持續地一片空白,無可奈何。
大腦徹底宕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我基本半年會有三四次!是 一個什麼狀態呢, 就是持續好幾天大腦好像不在自己脖子上了,感覺腦子裡啥貨都沒有——
以前看過的書、總結的系統知識體系、前一天還在躍躍欲試的選題、早上才剛看完的內容......等等,都莫名不復存在,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確定這些都還在我腦子裡,但就是沒了靈感,是一丁點兒靈感都沒有。
甚至我都會懷疑:我TM確定會寫作?......那滋味絕真是令我抓狂。
關於寫作靈感,我之前寫過一段話描述它:
靈感,從來都是個有趣的東西
當她來時,你有如手拿馬良神筆
大腦中有無數想要說的噴涌而出
但當她走了,就像滅霸打了個響指
世界安靜了,腦袋裡面空空如也
你急了,你去追
你追她就跑,她跑你就追
越追越跑,頭髮薅一地
雖然靈感這種東西很縹緲,但你不得不承認,這種東西確實存在:
它看不見摸不著只有你能享受那種快感
那種感覺就像李逵和張飛,手牽手 肩並肩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自由奔跑,不可言喻啊。
托爾斯泰只喜歡在早晨寫作,夜間會寫出大量胡說八道的廢話;福樓拜喜歡半夜三更去寫;伏爾泰喜歡趴在女人的裸背上開始寫作;安徒生喜歡在野外森林中構思他的作品;海明威寫作喜歡一隻腳站著;史蒂芬·金經常會從噩夢中找寫作靈感......
這都是在刻意觸碰那些無法言及的靈感。
當然,還有的人喜歡先看一部電影,有的人喜歡聽著搖滾音樂嗨著寫作,有的人喜歡一邊吃東西一邊寫作,有的人在下雨天寫作靈感爆棚,有的人在深夜公交地鐵有如神助,有的人在洗澡時文思泉湧,有的人在失戀時奮筆疾書......
還有的人一到廁所就思緒橫飛,對不對?
也有人問起,我在 「大腦徹底宕機」 這種狀態的時候,是怎麼渡過的?
我確實有做點什麼,不過也並不是什麼奇門絕技,純屬個人習慣,大家有興趣我就分享出來,交流一下。
1、放空
寫不出來咱也不強求。當我連續幾天沒有一絲靈感的時候,我乾脆不想這個事,完全放空自己,有時間的話就打打球,沒多少時間就看看綜藝,看之前看過很多遍的經典老電影,看看球賽,或者干點簡單不費腦的機械式活兒等等。
這跟一些人喜歡去散個步、游個泳、出去旅遊、約三五朋友喝酒......是一樣的。
當把腦子放空,有些東西就更容易進來,靈感這種狀態也慢慢就出來了。
2、狂塞
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讓我去放空,怎麼辦?
唯有把腦子擠爆了。
我會去翻看相關的書、大量的看相關文章,越是沒靈感我越去看,往腦子裡面裝,強行把東西給逼出來。
我知道,這個狀態下,吸收效率是很慢的。但沒辦法,只能來硬的,所有東西都一樣,0到60很簡單,90到100就很漫長了。
腦袋要被撐爆,想法自然噴涌而出,靈感也會溢出。
3、激活
我還有另一個方法,這個挺適合我,效果不錯,就是找個人圍繞一個話題和我聊聊。
其實那些系統知識、那些想法一直都在我腦子裡,只是腦袋宕機的時候調取不出來而已,去深入溝通能幫我激活這些信息。
本來剛開始聊的時候,我是沒多少想法的,聊著聊著,腦子一下就重啟了,越說越來狀態, 靈感不由自主的外泄,根本停不下來。
好了,這3個就是我一般應對的方法,好用不好用,你且試試。
要不然還能咋地,總不能一直抓耳撓腮、無可奈何吧?寫作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腦殼疼!!
ps.你在什麼時候最有靈感,沒靈感時又是怎麼做的呢?歡迎留言。
這應該是文案的最高境界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YL3j3MBd4Bm1__Yj1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