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國營飯店一般都有哪些飯食?5元在飯店吃到些什麼?

2023-09-06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六七十年代,國營飯店一般都有哪些飯食?5元在飯店吃到些什麼?

你們縣城也太小了,我老家是縣下面的一個區鎮,賣炒菜的都有兩個國營食堂(供銷社)還有商業(集體)的兩家,另外還有好幾家賣麵湯圓等零食的。那時候小煎肉相當於北方過油肉三角錢一份。那時商品是很便宜,可別忘了買什麼都需要「票」,「票」的最大作用就是保障國民經濟繼續運作。五元錢夠八人連吃帶喝一頓,還很體面。

六七十年代你光有錢沒用 ,你還得有票, 去國營飯店吃飯你沒糧票你也吃不了飯。那時買什麼,吃什麼都要購物票!計劃經濟!你再有錢,沒票也買不成,吃不成!那個年代,買肉要肉票,去飯館吃飯要糧票,這些可都是每個人每月定量的,不是你有錢就能消費的,每個月的肉票大概是四兩吧,想想看四兩肉是個啥概念。當時街頭的國營飯店都很簡陋,一般都有三四張帶縫的木板桌子和長短凳,自己到窗口交錢端菜飯,當然還得交糧票。

七十年代一斤肉價帶肉票是7角5分,茅台8元、當年一斤油條是五毛錢沒錯,後面有降價到四毛錢一斤,問題是買給一斤半,饅頭也是買一斤實際是一斤半是要除去水分的。四分錢的冰棍,八分錢的雪糕,一角錢八顆水果糖。記憶特深。八分錢可以買一張郵票,全國各地郵一封信,四分錢的郵票可以市內郵一封信。

公社飯店0.25元1盤雜燴菜,4分錢1個饅頭,另加2兩糧票。農民每天工資2一3角錢。我們農民大部分每年連鹽都吃不上去哪裡會有五塊錢大吃一頓。那時候生產隊殺個牛都是按人口分給大家,剩下的再賣,三毛錢一斤也沒幾個買的,最後隊長,會計,保管等等他們一塊吃了,往帳上記上幾個錢完事。說實在的,社員三毛錢也捨不得買。過年殺年豬都搶肥點的買,血脖子留給有頭有臉的,一般人撈不著。一個壯勞力,干一天活,掙十分工才二至三角錢,干一月約二十五個工,也就掙五塊錢到八塊錢,全家人要分糧吃飯,每分一斤糧要一角錢,誰敢全家人一月不吃飯,拿五塊錢去吃一頓!一沒糧票,肉沒賣的,又吃什麼?那時家裡經常身無分文,如果有個10元錢留著是要殺年豬時候。在農村能拿出10元的真不多。

我參加工作,普工一級工工資34元,伙食費八元一個月,那時的工人普遍都只有三、四十元,上五十的算高的,還得養一大家。一般家庭都有6口人以上,計劃糧約150斤左右。光買米麵油就需近20元。還有水電煤醬醋茶,肥皂、牙膏等必須用品,這些至少也得10元。剩下不足20元,每天菜金幾毛。這還不算添置衣物等其它開支。不管物價多便宜都艱難。

六七十年代,國營飯店一般都有哪些飯食?吃一頓要多少錢?

七十年代,飯店有國營的,是市餐飲公司所管轄的,地方飯館,由區餐飲批,街道管理的,小飯館大部分下鄉青年就餐的人聚多,在那時,一兩糧票在國營飯店折1分錢,如油條1兩糧票6分錢2根,沒糧票就7分錢2根,肉包子1兩糧票1角錢2隻,沒有糧票1角1分錢2隻,燒餅2兩糧票5分錢1塊,沒有糧票7分錢1塊。 六七十年代國營飯店不是很多,還有集體飯店,到飯店吃飯的人也很多,每天飯店都有排隊等位子的,早點幾乎大多數人都會去飯店買。我上面講了我們飯店的部分麵食價格,還有人工磨的豆漿2分錢1碗,1角錢1水瓶,每天早上五點鐘開門前,外邊就排起了長長的隊,每天100斤面的油條,不到3小時就賣光了。

六丶七十年代一碗肉粉一角五分,味道很好,吃素粉就八分錢,湯很好喝,現在還記得清楚,那時的味道現在很難再有。那時從我們村到縣城六十華里。其間三十里處有一供銷社的飯館,給來往哄大車(馬、牛車)的燴乾糧。一角錢一大碗。再就是到了城裡,有一家飯店,"東升飯店",蔥包肉是最好的一道菜。除結婚照相買衣服的到那吃頓,極少有人到那兒吃頓。

我60年代末上學那會兒,一天副食費0.08元就是8分一天,早2分,中晚各3分那時候十元錢一桌人(八人)可以個酒是飯菜飽。散裝57度白酒0,75元一斤,麵條0.16元/碗(白皮,沒有鹵),澆滷麵0.2元/碗。尖椒干豆腐0.8元/盤,饅頭0.05/個,波菜雞蛋湯0.2元/碗。豆油、豬肉都是0.83元/斤。一盤炒肉片(0,25斤)才四角一份,回鍋肉也是四角一份,白米乾飯三兩糧票六分錢。你算一下五元錢能吃多少盤肉,八個人又能喝多少斤老白乾。

我是70年參加工作的,開頭一次工資,我們四個同學讓市內國營飯店吃了一頓,一人一杯啤酒,一人一個拼盤,一人半斤火燒,四人總共花了一元七角,七十年代初,最底生活費好像是七元,1975年我女兒出生辦酒,五元一桌,大魚,大肉,牛肉,豬肚,豬肝,水魚,桂花魚,膳魚,豺魚打片等十幾個菜,客人個個滿意,你說物價便宜嗎?經歷過那個年代,物價真的便宜,但是,物資是匱乏的,那個年代你要是正經八百的請八個人吃一桌,不算酒錢,5塊錢夠了!當然了,酒也很便宜,扎啤一杯0.3元。豬雞肉是有的。

同班組的同事 婚喪嫁娶隨份子錢 一般都是個5元錢。那時的五塊相當於現在的五百塊,物價的高低不能籠統而言,要分類,像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就貴,生活必需品就便宜,大米一毛三分八,豬肉六毛八。那時幾年不吃不喝才買輛自行車,七八九十年代工資買件衣服都要幾個月工資買電視錄音機更是極少數人才享用得起,更別提小汽車摩托車相當現在買上幾百上千萬的豪車了。

那時牛肉的牌價是三角柒分錢一斤,還沒有人買,而豬肉是六角伍分錢一斤,牛肉現在生的要五十多元一斤,而目前豬肉是十五元一斤,那時的肉絲麵只要二角八分一碗,現在要三十多元一碗,物價太高。

那時只有國營飯店,一個縣城也只有三四家飯店,那時人民很貪窮,平時不下飯店吃飯,偶爾一次也是因公吃飯,每飩飯一個人有三毛錢足夠吃的很好很飽,現在人民富裕了,收入比那時確實高多了,時常下飯店吃喝玩樂,但我總覺得現在的人不如那時的人思想充實,現在的人不論窮的富的都有後顧之憂,生怕什麼時侯有什麼災難,一旦一家有一人生大病那就是無妄之災,從此陷入貧困,但那時代的人沒有這一顧慮,因為有國家的照顧,那時的人不是為了自己生活的如何好而奮鬥,現在的人無時無刻不是為了自己怎樣生活而無日無夜的努力,所以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還是懷念那個時代的雖然說那個時候掙錢少點,可是心裡美滋滋的,大家相互和諧,見面可親了。回憶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7b3ce7d52f674e30f02e4f11169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