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臘月初五,老人叮囑:做好3件事,來年不愁吃,老傳統大智慧,建議了解

2024-01-15     小茉莉美食記

原標題:今日臘月初五,老人叮囑:做好3件事,來年不愁吃,老傳統大智慧,建議了解

在我國民間,更習慣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其本意為「祭祀之月」,所以在此期間,有不少節日都與祭祀有關,比如初二的「祭百神」,初四的「尾牙祭」……眼下便是臘月初五了,這是一個與農耕有關的祭祀節日。

《詩經·大雅·生民》中有提到,后稷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期當農官,期間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後代人便將其視為農耕始祖,五穀之神。農耕事關我們生存的基礎,自古以來深受重視,因此在重要的日子裡便會涉及到農耕的內容,所以在臘月收尾階段,老輩人便專門設置了與農耕有關的節日——臘月初五「五豆節」,這是祭農神后稷的日子。以此來感恩賜福庇佑,同時祈禱來年能夠風和雨潤,糧食豐收。

今日臘月初五,爺爺叮囑:「做好3件事,來年不愁吃」,傳統別丟。從小時候開始就特別喜歡聽爺爺講過年期間的傳統習俗,每次到了臘月初五,爺爺便會叮囑要做好3件事,寓意來年不愁吃。臘月初五「五豆節」,你知道在這一天有哪些習俗嗎?一起來看看吧!

第1件事:吃五豆粥

臘月初五的早上,以一碗「五豆粥」開始,它是這個節日裡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食物。不過看似簡單的一碗粥,其背後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傳統內涵與人生哲理。

初五日,晨起煮五豆食之。禳小兒痘疾」這是清代的某典籍中關於五豆節的記載,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常會看到過去天花是比較常見的流行病,而那個時候醫學不還不像現在這樣發達,所以人們對於天花是比較懼怕的。天花又被稱為「痘疫」,所以人們以五豆通「無痘」,希望吃了五豆粥,可以遠離痘疫的困擾。

在民間關於五豆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在民間傳統里,從臘月初五到正月二十都屬於過年,大約正是四十五天,而在這期間要操勞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與很多人打交道,這個時候要糊塗一些,而不能太較真,否則很容易惹麻煩,影響過年的心情。當然我們的人生亦是如此,該糊塗的時候也要糊塗一些,這樣會讓自己的內心更輕鬆。

第2件事:把米麵缸裝滿

圍繞著「五豆節」,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便是為來年祈豐收,所以相應的,我們也要將家裡的米麵缸裝滿來,以示糧倉滿盈,吃喝不愁。如今家家戶戶都要用到冰箱來保存食物,我們可以把冰箱裝裝滿來應景,圖個吉利。

當然過了臘月初五,年忙也就開始了,年貨也要著手準備起來了,過年期間吃喝消耗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基礎的米麵油,一日三餐都要用到,可以多買上一些,一直吃到來年,還可以圖個連年有餘的好兆頭。

第3件事:不忘初心

關於「五豆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那便是與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有關,相傳其自幼家境貧寒,但十分愛好學習,某一天遇到富家千金選女婿而接到了繡球,而千金非但不嫌棄他貧困,還與他在破廟裡成了親。婚後妻子在午後開墾荒地,種植作物。在其趕考之際便煮了一碗五豆粥,後來一舉高中,事業騰飛。然而歐陽修卻開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完全忘了過去的苦日子。他的妻子非常生氣,在臘月初五這一天又煮了一碗「五豆粥」,用來提醒他不忘初心。好在歐陽修及時醒悟,並將每年臘月初五喝五豆粥定為家規,後來百姓也紛紛效仿。

人的一生很長也很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面臨無數的抉擇,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而迷失自我。堅持我心,平靜修行,自然會獲得坦然自在。從心出發,篤定而行,人生才不會留有遺憾。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0be97e9aa6bd6747e551e65b02dc7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