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兩條不起眼的新聞,透露中美博弈大勢

2024-05-11     正解局

原標題:昨天,兩條不起眼的新聞,透露中美博弈大勢

美國,又開始撒潑。

大家可能看到相關報道了。

據說,拜登政府最快在下周會對中國發動新一波貿易攻擊:對中國電動汽車以及半導體、太陽能設備加征關稅。

這個消息其實流傳有段時間了。

這次,中國官方公開批駁,也從側面說明,這個事兒八九不離十。

不過,很多新聞是需要拼在一起看才有意思,也才能發現背後的真相。

這裡,再說兩條新聞。

第一條是密切相關的:

在前天(5月9日),美國商務部又把37家中國高科技企業、研究機構列入貿易黑名單。

第二條看起來就好像沒直接關係:

中國教育最高主管部門召開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推進工程碩博人才培養改革。

根據報道,從2022年起,國家在30所高校增設了41個工程碩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單列了近1.7萬名碩博士計劃和推免指標,高校聯合中央企業建設了32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今天已經是五一假期後連續第6個工作日,我就簡單聊聊這三個看似不相關的信息。

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幾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說過,早在歐巴馬時代,美國就已經意識到產業「空心化」問題,想著吸引製造業回流。

可能有朋友還記得10多年前的一則新聞。

2013年3月29日,當時還當著總統的歐巴馬,跑到邁阿密港口發表演說,鼓勵美國更廣泛地使用「美國製造」。

演講稿寫得不錯,歐巴馬口才了得,氛圍渲染得很好,但不想一陣風吹過來,颳走了原本蓋在碼頭起重機上的美國星條旗,露出了美國製造最尷尬的現實:

起重機上赫然印著「振華」和ZPMC的中英文商標:標標準準的中國造。

白宮官員原本用美國國旗遮住了「振華」標誌,就像歐巴馬身後第二個起重機那樣

特朗普,不像歐巴馬那樣斯文,他更加赤裸裸地針對中國。

在打壓中國的同時,特朗普千方百計吸引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回流。

這裡就有特朗普視為重要「戰果」的項目:富士康美國工廠、台積電美國工廠。

簡單看看特朗普這兩個政績工程。

當時,特朗普親臨富士康美國工廠奠基儀式,宣稱是「世界奇蹟」,但現在早已經爛尾。

再看台積電項目。

2020年,台積電宣布到美國建廠。

當時,台積電已經把能想到的困難都想到了,把工期預定成4年,也就是今年投產。

但是,現在基本沒戲了,據說要2025年才能投產。

要知道,在大陸,台積電南京工廠,從宣布建廠(2016年)到投產(2018年)只用了短短2年。

建設中的台積電美國工廠

花了台灣地區四五倍的成本建工廠就不說,現在台積電在美國遇到的最大困難是:

沒人可用。

一個是美國沒有那麼多工程師、熟練的產業工人,第二個是美國人完全不能接受加班。

全球有名的科技媒體Tomshardware有篇報道直白地寫道:台積電不受美國員工歡迎。

說到這裡,還有個事兒:這幾年,時不時會傳出美國波音飛機發生事故的消息。

像什麼起飛過程中突然起火、半空里門塞脫落、輪胎掉了、降落時側翻……

當然,還有前幾年波音737 MAX重大空難。

這些事故,背後卻都在指向一個問題:

波音內部缺人,甚至有人前一刻在麥當勞端盤子,下一秒就搖身變成波音工程師。

問題到底在哪兒?

美國工程師極端短缺。

工程師主要對應的STEM學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簡稱),美國學生不願意念,太辛苦,即便是念,畢業了也去搞諮詢、金融等多金的行業。

在美國大學,念STEM學科的,中國、印度學生占了很大一部分。

有數據說,美國大學STEM專業的畢業生人數,每年在大約50萬左右,而中國是470萬。

中國是美國的九到十倍!

波音飛機在半空中,輪子掉了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世界周刊節目

構大廈者,必資於眾工;治天下者,必賴於群才。

回頭來看,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在這條不起眼新聞背後,其實是中美角力,最終天平所向的關鍵砝碼。

不然,就像美國那樣,這次是想加征關稅。

而前段時間,拜登更有意思,他公開嚇唬美國人說,中國電動汽車就是車輪上的智慧型手機,可以監視美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919be6f0232df2672dba2f9bf3729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