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谷歌的前CEO參加了史丹福大學的一個對談,他在這次談話中提到了兩個AI行業的關鍵點:
1:AI技術現在進步非常快,以至於每過六個月就要更新一次關於AI未來發展的演講。
2:他認為AI技術的發展需要非常大的投資和消耗大量的能源,大公司憑藉其整合能力,應用適配能力,競爭力會越明顯。
就在最近,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經濟學獎都頒發給了AI領域的科學家。
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人工智慧大模型競爭,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競賽。
但對於中國的很多企業來說,發展大模型的困難有很多。
其中就包括拿不出先進的算力,缺乏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細化的技術方案,拿不出可以高度適配市場的應用,找不到使用場景……
尤其是AI大模型「不好用,不聰明」的問題,使得產品的市場化很難推進。
因此,國產AI大模型的進取路線,應該是與更多的中小企業和用戶的溝通,從而切實開發出適合用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益的數智化應用。
10月24日,第七屆世界聲博會暨2024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開幕式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發布訊飛星火4.0 Turbo。
在國產AI大模型行業,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
根據真實數據背靠背測試,七大核心能力全面超過GPT-4 Turbo,數學和代碼能力超越GPT-4o,國內外中英文14項主流測試集中訊飛星火4.0 Turbo實現9項第一!
根據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OpenAI等國內外權威單位發布,涵蓋理解和推理、綜合考試、數學和科學、代碼等不同任務類型的14項主流測試集中,訊飛星火4.0-Turbo在其中9項測試集實現對美國三大主流模型(GPT-4o、Claude 3.5 Sonnet、Gemini 1.5pro)的超越,效率相對提升50%。
今年9月,OpenAI發布了推理性能強大的o1系列,其超長思維鏈、樹搜索及自我反思評價等能力引發業界高度關注,發布會上,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已完成超長思維鏈、樹搜索和自我反思評價等算法驗證,預計今年底可實現類OpenAI 01的高難度數學能力顯著提升。
長期以來,GPT-4o都是大模型的一個標杆。
有沒有GPT-4o聰明,能不能比GPT-4o好用,是國產大模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因為AI市場的判斷邏輯很簡單——不好用,就拋棄。
但是問題又來了,怎麼用好訊飛星火4.0 Turbo呢?是不是就和Siri一樣,一問一答?
科大訊飛的理解是,要專門為大模型適配應用上的小鍋爐。
除了訊飛星火4.0 Turbo,訊飛還首發了10項基於訊飛星火底座能力的硬核產品與創新應用:
定義多模AIUI標準,發布超擬人數字人;發布星火多語言大模型、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汽車端側星火大模型;發布首個基於「問題鏈」的高中數學智能教師系統、星火智慧黑板2.0、AI作業過濾器等;發布星火智辦一體機、智能座艙人機互動效果評測機器人VIAS以及科大訊飛多語種AI翻譯透明屏。
如果說訊飛星火4.0 Turbo回答了國產大模型好不好用的問題,那麼這10項產品和應用則回答了國產大模型到底怎麼用的問題。
比如面對直播、遊戲等領域,訊飛的超擬人數字人首次可以實現語音、視頻、圖文的全部聯動的多模態交互,無論是扮演孫悟空還是小豬佩奇,數字人反應都惟妙惟肖。
在旅遊畫面中,超擬人數字人還能對畫面中產品的品牌、功能等信息進行「秒回」。
很多人出國害怕語言不方便,而訊飛星火多語言大模型,除中英文外,已經支持俄、日、阿、法等8個語種,在翻譯場景的應用,效果甚至超過了GPT-4o。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訊飛星火底座能力要不斷提升,對標全球最好水平,同時還要針對真實應用場景做到全球最好,不斷擴大多語種範圍。
「我們一定要代表中國給世界第二種選擇……訊飛作為中國唯一的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承建單位,我們有使命有責任要做多語言大模型。」
「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社會剛需」,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的出發點之一。
在教育領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與科大訊飛深度合作,彙集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合肥、成都、大連、廣州等12個區域50多位數學教研員、400多位優秀教師與訊飛星火大模型人機共創的智慧系統。
目前的模型已經可以智能生成教學問題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輔助教師啟發學生思考並逐步解決問題,為教師和學生雙雙減負。
搭載了高中數學智能教師系統的星火智慧黑板2.0,則是讓傳統的黑板從板書工具躍遷為教學AI助手。
在醫療行業,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2.0及智能醫學影像平台也正式發布,可幫助影像技師快速評估圖像質量,及時糾正檢查問題,同時迅速生成診斷報告,通過相關問答,幫助臨床醫師制定診療方案。
在司法領域,庭審筆錄以及裁判文書編寫一直是困擾司法工作者的難題,如今星火法律大模型也可以輔助相關文書的編寫,極大提升司法工作者的效率。
「訊飛星火已成為央國企大模型的第一選擇。」
大模型到底該怎麼用,劉慶峰曬出了成績單:
央國企中標第一、教育醫療市場第一、智能汽車市場第一、大模型開發者生態第一、智能硬體市場第一、賦能科研應用第一、賦能工業應用第一。
在當前炙手可熱的汽車產業上,科大訊飛也首發了汽車端側星火大模型,從今年第四季度起,奇瑞、廣汽、長城等多款車型,將會搭載星火大模型上市開售。
以數字化能力賦能實體經濟,科大訊飛的目標不僅僅個人,更是產業,更有行業。
從數據上看,截至2024年10月,科大訊飛已與各頭部企業共建20多個行業大模型,覆蓋300+應用場景,所覆蓋行業和場景數都是第一。
應用生態的繁榮,是中國人工智慧的未來。
根據IDC研究報告和市場公開數據顯示,科大訊飛在當下的語音語義市占率中第一、大模型開發者規模第一,達78.1萬。
前文提到,AI技術的發展需要非常大的投資和消耗大量的能源。
在算力戰場,中國未來只有自主研發一條路可走,這當然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會產生大量的贏家和輸家。
與去年發布的「3.0版本」相比,這次訊飛星火4.0 Turbo在技術細節上的考量和設計,有極大的提升。
可見訊飛團隊在這一年時間裡,花了很大功夫做研究,所調動的資源也超過常見的標準。
在大模型一年更新兩代的世界裡,慢,等於0。
據悉,為了保持大模型的領先度,科大訊飛還將牽頭成立AI基金,用5億創業基金推動開發者創業,加速前沿技術產業化進程,並與地方政府聯合為AI創業團隊提供產業落地支撐。
發布會上,科大訊飛、華為、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打造的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台「飛星二號」正式啟動。
還記得去年10月24日,首個國產萬卡算力集群「飛星一號」平台上線,就是科大訊飛整合行業資源,引領全國產算力平台發展。
如今的「飛星二號」,還將帶來新模型新算法的再次躍遷,持續探索無人區。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依託訊飛智能體平台,孵化員工自己的AI助手。
比如最近國能集團舉辦「國家能源杯」大賽,共126支隊伍參賽,最終創新孵化了54個場景。
「AI for Science決定了中國科技發展的速度,賦能科研是訊飛星火的重要使命。」
縱觀AI技術發展的脈絡,其實都遵循著同一個邏輯——通過有效的市場化商業循環,讓各方都從商業循環中獲利,從而促進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當國內使用人工智慧、開發人工智慧的企業形成規模,互相之間形成了有效互動的商業循環,大家都能從商業循環中獲利。
我們其實就不用擔心AI技術落後美國了,因為整個產業會在利益驅動下迅速向前。
而在當下,科大訊飛也正以引領者的姿態,帶動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向深處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