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併購重組愈發活躍 高質量產業併購案例接連湧現

2024-10-16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毛藝融

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併購六條」)。「併購六條」發布後,A股市場併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

和君資本合伙人陳一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併購重組是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市場工具。今年政策持續鼓勵支持併購重組,進一步降低了併購重組的難度和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預計將推動各行業湧現出更多順應產業規律的併購案例。

提升資源整合能力

「併購六條」發布後,資本市場迅速響應,一系列併購重組項目緊鑼密鼓地展開,一批標誌性、高質量的產業併購案例陸續湧現。其中,「硬科技」企業併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多家公司近期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涉及新能源、半導體、環保等。

與此同時,多家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進行併購整合,以提升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併購的路徑愈發清晰。「併購六條」稱,「鼓勵引導頭部上市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整合」「支持傳統行業上市公司併購同行業或上下遊資產,加大資源整合,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

陳一誠表示,產業併購有助於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效率的提升,對提高整體經營效率大有裨益。例如,通過併購將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和客戶綁定在一起,有助於形成更完整的產業鏈。

此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併購整合步伐也在加快,成為併購重組市場的標誌性案例。例如,電投產融和遠達環保等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發起了併購重組,進一步鞏固和優化了自身的業務結構。

大型併購案例浮出水面

隨著市場環境不斷優化,配套制度適應性、包容性持續增強,併購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多領域湧現出創新型併購案例。

大額併購案例接連湧現。例如,TCL科技9月26日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控股子公司TCL華星收購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GDCA」)80%股權、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GDGZ」)100%股權,以及LGDCA、LGDGZ運營所需相關技術及支持服務,基礎購買價格為108億元。

「A吃H」(A股公司收購H股公司並私有化)交易也浮出水面。10月14日晚間,A股科創板上市公司美埃科技和港股上市公司捷芯隆發布公告,宣布美埃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美埃香港控股將以自有資金加併購貸款的方式,溢價約25%收購捷芯隆並將其私有化。這也是科創板首個「A吃H」案例。

「蛇吞象」式併購的現象也備受關注。例如,10月13日晚間,光智科技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先導稀材、中金佳泰等先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導電科」)全體55名股東合計持有的先導電科100%股份,同時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資料顯示,先導電科是一家估值超200億元的「獨角獸」企業,而光智科技停牌前的總市值僅有31.36億元。無論從資產總量、盈利規模、估值水平來看,本次收購都可謂是一次「蛇吞象」式併購。

從政策角度來看,監管層也在鼓勵「獨角獸」企業併購重組。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10月14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的金融支持,發揮產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併購、重組等。

此外,在「併購六條」的支持下,部分上市公司嘗試跨界併購以拓寬業務領域。例如,10月8日,百傲化學宣布斥資7億元,以近四倍溢價收購一家半導體設備製造、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為主的企業。從工業殺菌劑領域走向技術壁壘較高的半導體設備領域,百傲化學正在進行的嘗試屬於典型的跨界併購。

陳一誠表示,無論是產業整合還是跨界併購,成功的併購至少要具備兩個重要條件:一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投後管理和經營能力,二是併購雙方具有清晰的產業成長邏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8c71190eb7f305908db6e539049dc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