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實現了當初「年年辦下去」「越辦越好」的承諾。本屆進博會共有297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來自多國近800個採購團體參展與會,數量創歷屆新高,凸顯了全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期待。
筆者注意到,每一屆進博會都與時俱進,展現當下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新方向、新要求。今年的進博會上更是如此。
首先,頭部企業陣營納「新」,彰顯中國大市場魅力。
自2021年「進博號」開行以來,這已經是進博會參展展品連續第四年通過中歐班列直達上海,歐洲及沿線國家企業「展品變商品」更加便捷。據悉,包括歐萊雅、沃爾沃汽車、三菱電機、3M公司、路易達孚等大型跨國企業已經早早鎖定明年的第八屆進博會,成為首批「八年全勤生」。
在「老友雲集」的同時,每一屆還有新的外國企業加入進來,如三菱商事、NTT等世界500強企業在今年首次參展。隨著進博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一個高水平開放的中國正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新機遇。
其次,展區結構設置創「新」,聚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本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設置了食品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6大展區和創新孵化專區,並在各展區、專區內部做了創新設計,擴大進口和推動貿易暢通的功能更凸顯,聚焦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更突出,廣大中小企業參與度更高、獲得感更強。
前六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逾4200億美元,累計組織1130多家外資企業和投促機構赴各地開展精準對接。年年有驚喜、次次有收穫,成為企業持續奔赴「進博之約」的強大動力。各國企業也通過積極赴會的實際行動,為中國市場投票,並見證了中國由「世界工廠」向「全球超市」的角色轉變。
從「一展匯世界」到「一展惠全球」,進博會這一中國為全球搭建的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超大規模機制化平台,已成為倡導全球合作共享、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的生動寫照。
開放是進博會的核心理念,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鮮明標識。隨著本屆進博會的順利召開,世界將透過「進博之窗」看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也將再次傳遞出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的真誠願望,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的不變承諾。
(編輯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