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美國牆角,在中東賺大錢,印度勸美別多想,這是為「抗衡中國」

2024-05-17     兵器志

印度公然挖美國牆角,在中東賺的盆滿缽滿,還面不改色的勸說美國,你可不能太「狹隘」,這一切都是為了「抗衡中國」......

美國會相信嗎?

日前,伊朗和印度簽署了一項里程碑式的合作協議,宣布將恰巴哈爾港的開發和運營權委託給印度,合同期限長達十年,總價高達3.7億美元。這項協議不僅是雙方近年來的首次海港合作,更是一個戰略上極具遠見的舉措。

考慮到伊朗在連接中亞和中東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同時印度迫切需要在波斯灣地區確立其物流門戶,這份合同可以說是雙方完美匹配的成果。

通過這樣的合作,印度不僅能夠在關鍵地區展示其影響力,還能在不直接與巴基斯坦接觸的情況下,開闢一條通往中亞的新通道。

當這一消息公布後,印度國內對此反應極為熱烈,尤其是印度媒體,他們將此視為印度國際地位提升的關鍵時刻。

實際上,這確實標誌著莫迪政府在國際舞台上取得了重要的戰略突破,首次獲得海外港口的運營管理權,無疑為印度提供了一個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影響力的黃金機會。

從某種角度來看,恰巴哈爾港項目被視為印度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巴瓜達爾港項目的重要戰略布局。

印度媒體甚至將其描述為地緣政治競爭的勝利,認為這將有助於印度在中亞地區的戰略部署,增強其與周邊大國的競爭力。

然而,在這股歡慶潮流之下,仍存在不容小覷的挑戰。

首先,印度在海外港口的運營和管理方面確實缺乏經驗,這可能會對項目的順利進行構成障礙。

更嚴峻的是來自美國的壓力!

美國針對伊朗長期有效的制裁政策,給任何希望與伊朗開展合作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的警告,清晰地向印度傳達了一個信息:與伊朗的合作可能會導致面臨美國的制裁。

面對這樣的外部壓力,印度這一次態度非常堅決。

印度外長蘇傑生表示,他雖然注意到了美國的某些言論,但他認為這些只是交流、說服以及讓人們理解的問題,並強調不應該以狹隘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此外,他還提到了恰巴哈爾港項目與伊朗的長期合作協議,強調這一合作將為整個地區帶來益處。蘇傑生的這番言論清楚地表明,印度對於美國施加的壓力持有堅定的立場,並準備繼續推進與伊朗的合作。

從分析人士的觀點來看,蘇傑生的回應可以被視為一種與美國進行「辯論」的方式,而非直接的挑釁或反擊。

印度的目標是向美國說明,其與伊朗的合作並沒有違背美國的利益,因此不應受到懲罰。在當前的全球化趨勢下,國與國之間的商業合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美國能在這件事上持更開放的態度,則對所有相關方都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美國拜登政府可能並不打算因為印度在伊朗的港口項目而與新德里翻臉。

顯然,考慮到在制衡中國的問題上,印度是美國需要拉攏的關鍵力量,若因此事損害雙方關係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同時,也有美國媒體警告印度政府,如果處理不當,未來可能面臨連帶制裁。這表明,美國希望印度在中國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而不是希望其在中東與被制裁國家建立友誼,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利的選擇。

關於恰巴哈爾港項目,不僅是印度和伊朗之間成功合作的典範,也是印度實現其洋溢野心的地緣戰略步驟之一。

所以一定程度上,印度不太可能因為美國的警告而放棄,但如果繼續採取「騎牆」功夫,左右逢源的話,就要考驗印度的外交智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5861bd6bd9181d3df2d07fa44ec5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