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黃岩島吃了虧,菲律賓轉頭就忘了,收下日本「大禮」捲土重來

2024-05-21     兵器志

近來,菲律賓在南海鬧事的底氣越來越足,這背後除了美國的支持,還有一中國鄰國相助,導致菲律賓海軍力量肉眼可見的提升。

日前,菲律賓與日本簽訂了一項規模空前的安全合作協議,涉及由日方為菲建造五艘大型巡邏艦的計劃。

這項約4.15億美元的合同被視為日本與菲律賓海事執法機構之間迄今最大的一筆交易。根據報道,這次購艦的資金來源於日本提供的總額達5.07億美元的「政府開發援助」,這顯示了日本在地區安全事務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這些將要建造的「大型巡邏船」規格頗為可觀,全長97米,排水量2600噸,最大航速超過24節。事實上,菲律賓在2020年就已經從日本採購了兩艘此類船隻。很顯然,菲海岸警衛隊的實力正在通過外部支持得到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些巡邏艦裝備了三門水炮,但在與中國海警船的衝突中,這些裝備似乎並未真正發揮作用。這可能暗示著即便菲方的硬體設施有所加強,但在實際對峙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克制或者是戰術層面的考慮。

觀察菲海岸警衛隊的現役艦船,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混雜的組成,包括美國退役小艇、日本製造的多功能響應船和近海巡邏船。這反映出菲律賓在海上力量上的依賴,並且指向了其力量結構的局限性。

預計,隨著新的五艘大型巡邏船的加入,菲律賓在南海的行動將更加大膽,這無疑會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

菲海岸警衛隊對這批新船的期待被視為一種挑戰,表明了其衝突意圖的可能提高。然而,裝備更新換代並不能完全轉化為實際的戰略優勢,尤其是在複雜的地區海洋爭端中。

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這類安全合作協議不僅提升了菲律賓的海上安全能力,也體現了日本對於介入南海局勢的野心。

客觀來講,其實菲律賓還是高興的太早。

儘管該國通過引進一系列新型艦艇試圖提升自身的海上作戰能力,但這一努力背後存在的種種挑戰也不容忽視。

顯然,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並非萬能鑰匙,它們對操作和維護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遺憾的是,菲律賓在相關人員培訓方面似乎未能保持同步,這一缺陷的存在為其海軍現代化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菲律賓軍方積極尋求通過與美國及其他國家聯合演習和共同訓練的方式,提升協同作戰能力。

雖然這些努力值得肯定,但它們帶來的實際效果仍有待時間檢驗。畢竟,沒有長期、系統的培訓和實戰經驗積累,單憑几次聯合演習難以實現質的飛躍。

此外,與中國相比,菲律賓的海上力量差距顯著。中國海警所擁有的龐大艦艇隊伍,特別是包括全球最大的萬噸級海警船在內的225艘500噸以上公務執法船,已經成為了一支不可小覷的海上力量。

再加上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這種力量對比讓菲律賓的海軍現代化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專家正確指出,現代戰爭強調的是體系作戰能力。菲律賓海軍的裝備來源多元複雜,並且由於國防工業基礎薄弱,難以實現不同來源裝備的有效整合。

這使得菲律賓依靠現有裝備與中國的海上力量競爭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可以說是一廂情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e34b8dbc48cd6b34fca1371d0d78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