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襲,俄軍飛彈擊中美製飛彈庫,F16機場也沒保住

2024-05-30     兵器志

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已經迎來了新階段,首批F-16戰鬥機交付烏克蘭的日子臨近,為俄羅斯帶來了新的戰術挑戰和戰略考慮。

儘管F-16戰鬥機的引入可能不足以根本性地改變俄烏衝突的整體走向,但其對削弱俄軍行動能力、增加俄軍負擔的潛在作用不容小覷。這種新的力量平衡將促使俄羅斯採取更為緊張和嚴謹的軍事姿態,以應對可能的威脅和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倘若烏克蘭能夠利用其西部和中西部地區的軍用機場發動對俄本土的打擊,那麼北約通過烏克蘭軍隊針對俄羅斯戰略設施的襲擊,可以視作一種代理行為。

此前烏軍無人機針對俄境內「沃羅涅日-DM」雷達系統的襲擊事件,已顯露出這種行動的嚴重安全隱患,甚至可能促使俄羅斯考慮核反擊,觸及其所謂的「紅線」。

俄羅斯的核戰略和反擊原則明確,任何對其關鍵軍事警戒及防禦系統的攻擊都會被解讀為對國家核安全的直接威脅,從而為俄方提供使用核武器的藉口。

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國家通過向烏克蘭部署F-16戰鬥機,不僅是為了增強烏方的軍事能力,也隱含著試探和挑戰俄羅斯戰略忍耐極限的意圖。這一策略的風險性極高,因為它可能會導致局勢進一步緊張甚至失控。

認識到美國和北約可能通過烏克蘭執行對俄本土戰略設施的精準打擊,俄羅斯加緊了對烏克蘭境內潛在軍事目標的轟炸和壓制行動。

通過這種方式,俄方試圖阻止F-16戰鬥機的有效部署,並遏制西方通過「輕投資」實現「重戰略」利益的圖謀。俄羅斯空天軍和戰略飛彈部隊對烏克蘭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的打擊,旨在粉碎烏方利用西方技術和支持加強軍事基礎設施的企圖。

最近的一個夜間行動中,俄軍對可能部署F-16戰鬥機的烏克蘭空軍基地,以及位於哈爾科夫市區的秘密彈藥庫進行了精確打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位於烏克蘭中西部赫梅利尼茨基州的斯塔羅-科斯蒂尼夫機場成為俄軍此次跨境打擊的重點目標之一,說明了在當前軍事對抗環境下,雙方都在不斷尋求技術和戰略上的優勢。

其實,自2023年初以來,烏克蘭軍隊便開始著手對一處關鍵空軍基地進行大規模的翻新與升級。這項工程主要集中在強化該基地的外圍防禦設施及其地下洞庫系統,旨在為美製F-16戰鬥機的部署做好充分準備。

然而,這些努力很快遭到俄羅斯軍隊的重點打擊。

根據美國一家衛星圖片公司披露的照片顯示,俄軍對該空軍基地的地下彈藥庫採取了多輪精確的「鑽地」打擊。

顯然,俄方的意圖是試圖銷毀美國提前交付給烏克蘭的大量精確制飛彈藥和航彈。照片中還清晰可見,該機場東南方向的大型航空油料保障設施及其他重要設備庫房遭到了徹底摧毀,機場西南和正南方向的彈藥庫、配電設施和混凝土機堡同樣未能倖免。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空軍基地在2023年已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轟炸攻擊。

之前,烏克蘭軍隊曾將可裝備英國「風暴陰影」巡航飛彈的蘇-24戰鬥轟炸機部署於此,但隨後遭到俄軍密集的巡航飛彈襲擊,甚至包括「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的發射,目標直指那些藏身於機堡中的蘇-24戰機。這一系列行動有效地摧毀了烏克蘭使用該基地作為反擊克里米亞前線的計劃。

儘管如此,北約國家和烏克蘭軍方並沒有因此放棄。

到了2023年下半年,該機場的多數設施得到了重新修復,並且鑒於其位於赫梅利尼茨基州,距離赫爾松州和克里米亞半島的飛行距離不足700公里,這使得該基地既能夠確保F-16戰機覆蓋俄羅斯本土目標,又能相對避免俄軍戰略武器的頻繁打擊。

顯然,北約和烏克蘭軍方的戰略意圖是使得F-16戰鬥機能夠在烏克蘭中西部地區部署,從而實現對俄羅斯及其在頓涅茨克、哈爾科夫、扎波羅熱、赫爾松和克里米亞半島的戰略威懾。

然而,在俄軍的強烈打擊下,北約以及烏克蘭的計劃很難實現,甚至可能會搭上整個北約的前途和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a9a5ab57cdfbe24c4d50b810261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