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付90輛防雷車,布吉納法索隆重慶祝

2024-06-13     兵器志

這一天,布吉納法索等了很久,為慶祝中國武器順利交付,這個非洲國家舉行了盛大的儀式,現場畫面相當震撼。

從現場畫面來看,至少有50輛CS/VP14防雷車和40輛VP11防雷車,以及大量輕型武器,如通用機槍、高射機槍、狙擊步槍等。這些裝備標誌著中布軍事關係中的又一里程碑,同時也展示了中國武器在非洲市場上不斷增長的影響力。

布吉納法索國防部長庫利巴利指出,這批裝備僅是四批交付計劃中的第一批,總裝備數量的大約20%。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布基紗法索首次從中國接收軍事裝備。

早在今年1月,該國已經接收了包括CS/SM1迫擊炮運輸車、WZ551輪式步戰車和WMA301坦克殲擊車在內的一系列裝備。

布吉納法索對這些中國製造的軍事裝備表示高度滿意,特別是CS/VP14和VP11防雷車,這兩種車輛已成為中國武器在非洲的標誌性產品。

VP11防雷車在象牙海岸、加彭、馬里等多個非洲國家的軍隊中已經廣泛服役,而CS/VP14也在肯亞等國廣受歡迎,憑藉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贏得了眾多非洲用戶的認可。

這兩款防雷車雖然底盤都為4X4,但根據車身尺寸不同,可以適應多種任務需求。CS/VP14能搭載11名成員,而VP11則適合搭載7人,二者均能抵禦10公斤高爆炸藥的攻擊,顯示出其卓越性能。

當我們將VP14和VP11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使用的VP3防雷車進行比較時,無論是從顏值還是性能上,新型防雷車都實現了顯著提升。此外,它們已經通過了市場的檢驗,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和功能。

實際上,防雷車的流行起源於2001年阿富汗戰爭後期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消耗戰。大量的路邊炸彈讓美軍防禦困難,促使美國研發專門的防雷車來應對這種威脅。

防雷車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城市治安戰、巷戰、武裝巡邏和日常武裝管理等,屬於防禦性的裝備。在多數非洲國家政局不穩、城市治安狀況惡劣的背景下,防雷車能夠有效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

儘管解放軍並不廣泛使用防雷車,中國仍在過去十餘年投入資源進行研發,主要針對外銷市場和部分維和部隊的需要。

初期開發的VP3防雷車在設計上可能欠缺美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防雷車在外觀和性能上都取得了巨大進步。

鑒於這些車輛的造價和功能,對美製防雷車價格不菲但又迫切需要此類裝備的非洲國家來說,中國製造的防雷車成為了他們的首選。依據歷史經驗看,中國裝備在價格和性能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促進了中國防雷車在非洲市場實現更廣泛的流行。

這些年來,非洲的軍事格局,經歷了不小的變化。布吉納法索進一步向東看,僅僅是這一變革中的一個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布吉納法索與許多非洲國家一樣,曾是法國殖民地。這段歷史不光體現在文化和語言上,更深層次地影響了這些國家的軍事建設。

長期以來,法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對這些曾經的殖民地國家的軍隊設備供應占據主導地位。然而,近年來隨著非洲國家獨立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身安全戰略重新評估的需求,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布吉納法索的行動,無疑是對過往依賴西方軍事支持模式的一種挑戰。

布吉納法索的軍隊規模雖小,但其武器裝備的多樣性,卻凸顯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後勤支持與維護的複雜性。從法國到美國,再到巴西和土耳其,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微縮的聯合國軍火庫。

每一種裝備的引進,都代表了一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政治考量。然而,後勤支持的高度複雜化,無疑給軍隊的日常維護和操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出現可謂是布吉納法索的一線光明。接收的中國兩款防雷車,雖然數量不多,但在布吉納法索的軍事裝備體系中,已經算是較為重要的補充。

而這,只是中非友好交往的其中一環。

幾個月前,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其陸軍參謀長成里哈中將率團訪華,對解放軍殲-10戰鬥機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軍事技術和裝備正在非洲大陸上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c317d5633d07802e5ca14336a0fb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