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政治操弄,要求立法禁購中國電池

2024-06-15     兵器志

在美國國會,不少政客為了達到目的,不停地炒作「中國威脅」,甚至在毫無依據的背景下,對中國潑髒水,然後為自己的制裁找尋藉口。

沒想到,在涉及電池方面,美議員當場鬧了一出笑話,事實證明,美國終究無法徹底實現對華「脫鉤」。

報道稱,最近美國國會兩黨之間再次出現了拉扯行為,主要原因是關於是否應禁止美國國土安全部採購中國製造的電池。

一項名為「脫離外國敵對電池依賴法」的立法提案,在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獲得通過前,引發了熱烈討論。

共和黨議員特別是法案的發起人佛羅里達州眾議員卡洛斯·希門尼斯,表達了他們對於從中國購買電池的深切擔憂,將其視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其認為,國土安全部和其他重要機構購買和使用中國生產的電池,可能會讓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暴露於外國敵對行為的風險之下。

而此法案則意圖切斷這種潛在的風險鏈條,通過禁止從六家中國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遠景能源、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海辰儲能,採購電池,來實現與中國在供應鏈方面的「脫鉤」。

然而,民主黨成員,並不完全贊同這種做法。他們認為,在沒有詳細分析該決策可能帶來的操作影響之前,就草率地實施這樣的禁令是不明智的。

紐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湯姆·索齊尤其表達了一種更加審慎的觀點,他要求提交一份報告來詳細說明禁令實施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展現出他對此議案提出質疑。

索齊的質疑,反映了一個關鍵事實:有關國土安全部目前電池採購來源的信息,尚不完全清楚。

這場兩黨之間的爭論,不僅僅是關於電池採購的問題。更深層次地,它揭示了美國如何平衡同中國的經濟往來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矛盾。

今年1月,一個與本議案極其相似的提案曾獲得兩黨支持,顯示出在推動美國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尤其是在關鍵領域如防務領域,雙方有共識。

然而,商業採購領域,如福特公司與寧德時代的合作以及特斯拉使用比亞迪電池的情形,則複雜化了這一議題。

我們必須承認,脫離與中國的經濟往來並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許多國家認為,與中國建立經濟往來,是一次難得機遇,而非令人窒息的「鐵鉤」。

這些年來,中國科技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電池生產的強國,據統計其生產的電池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80%。

美國國內兩黨,雖然對中國電池的態度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認為,中國在電池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對美國構成的威脅。

民主黨籍眾議員本尼·湯普森等人在處理這一議案上,表現了相當積極,最終推動了議案修正案的一致通過。

湯普森指出,僅僅禁止從「特定公司」採購而不是「所有中國企業」採購電池,這種做法顯得過於狹窄且缺乏全面性。這一指出不僅揭示了立法措施的局限性,也反映了決策過程中信息不透明的問題。

中國方面對美國的這一系列動作做出了強烈反應,批評美方的行為是出於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的無端恐懼和誤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言論,暴露了中美之間在高科技領域的緊張關係及其背後的複雜國際政治經濟考量。

事實上,將國家安全的議題與商業競爭相混淆,不僅有損公平競爭原則,也可能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在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的今天,各國都在相互依存的體系中尋求自身的發展和利益。把特定國家的產品或技術貼上安全威脅的標籤,而忽略了科技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帶來的好處,是一種短視且可能引發不必要對抗的做法。

從長遠來看,中美雙方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通過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存在的分歧和疑慮,而非通過排斥和制裁來應對挑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全球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真正的共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8c44effe22d44cf774518f489a0f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