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頂托、海水倒灌、海水入侵
是經常會出現的地理名詞
學生經常會在考試中混用並出現錯誤
三者之間究竟存在哪些異同呢?
一
概念
海水頂托是指河流水匯入海洋時,被海洋水所阻而形成的壅水現象。
海水倒灌指的是海水經地表到達濱海地區地表的現象。
海水入侵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原因,沿海地區水動力條件發生變化,使沿海地區地下含水層中的淡水與海水之間的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導致海水沿地下含水層向陸地方向侵入的過程。
二
對比
(一)出現位置不同
1、海水頂托是出現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2、海水倒灌出現在濱海地區的地勢低洼地區。
3、海水入侵出現在沿海地區的地下含水層。
(二)發生條件不同
1、海水頂托是因為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或者海水水面高,使河流水流入到海洋中時會受到一定的阻力。
2、海水倒灌發生在多種情境下,如風暴潮、海嘯等,可以使得大量的海水湧上陸地;天文大潮時,也可能使得大量海水湧上陸地。
3、海水入侵的條件可以包括:濱海地區地層透水能力強,地下淡水與海水之間缺乏穩定的隔水層;過量開採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負值區,改變了濱海地區地下水徑流的流向;沿海地區氣候持續乾旱,導致地下水位降低等。
(三)發生時間不同
1、海水頂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同時間段的海水頂托相對能力不同。如河流處於豐水期時,海水頂托能力表現較弱。
2、海水倒灌和海水入侵,是特定情境下發生的。海水倒灌往往是短時間出現的情況,海水入侵則是長期的漸變過程。
(四)造成危害不同
1、海水頂托導致泄洪不暢,容易引發洪澇災害;泥沙淤積在河道中,使河床抬高;如果海水頂托作用強,致使海水進入河道,沿河上溯,會造成咸潮,河水和地下水鹽度增加,影響到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
2、海水倒灌使得陸地上的水混了海水,造成地下水和土壤鹽度升高,危害到當地植物生存,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3、海水入侵使得沿海地下水咸化,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用水的使用。
海水入侵示意圖
如果問中俄東段邊界協定俄羅斯歸還面積最大的一塊爭議領土是哪裡?可能多數人會認為是半個黑瞎子島。的確半個黑瞎子島有171平方公里,地址位置也很關鍵,但是實際上俄羅斯歸還的最大的一塊爭議領土是額爾古納河上的孟克西里洲渚!
孟克西里洲渚位於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境內額爾古納河上游,與圈兒河、東馬格拉、胡列也吐相鄰,孟克西里是一個四面環水的洲渚島嶼,全島228平方公里,PLA邊防部隊哨所駐地。孟克西里一詞蒙語意思為「蒙古族人的島」。孟克西里靠近額爾古納界河主航道中國一側,現中國擁有絕對的主權。
從1688年《尼布楚條約》開始,俄國對中國領土的侵占就沒有停止過。在鴉片戰爭之前,俄國還有所收斂,等到清朝變成列強眼中的肥肉,俄國便開始了大肆鯨奪。
幾十年里,清朝被強迫割讓外東北和外西北,總共損失領土約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代中國的六分之一,何其痛哉!但俄國還不滿足,利用一切機會蠶食中國土地。在清朝覆滅前的一刻,滿洲里還差一點被俄國給奪走。
中俄以額爾古納河為界,這是《尼布楚條約》規定的。俄國人無法更改條約,便從河流本身下手。從1900年以後,俄國人不斷越界開墾荒地,驅趕中國邊民和邊防哨所。
1908年開始,俄國人更加大膽,深入中國領土十餘里。當清朝官員與俄方交涉時,俄方卻聲稱孟克西里草甸是俄國領土。孟克西里草甸位於額爾古納河的南岸,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俄方卻將草甸東邊的一條河汊指為額爾古納河的古道。
這條河汊的寬度只有四尺,相當於1.3米,深僅一米,從額爾古納河分出來,蜿蜒流出五、六十里,最後又回到額爾古納河。河汊雖然很小,圍出來的孟克西里草甸卻有228平方公里。俄國派邊民登上草甸割草開墾,將其視為他們的領土。
除了孟克西里草甸外,俄國真正的目標是滿洲里。俄國取得東清鐵路,也就是後來的中東鐵路修築權後,把滿洲里作為鐵路的西端起點。俄國在滿洲里大力修建火車站等鐵路設施,在城裡也有很多投資,使滿洲里充滿了俄式風情。如果能把滿洲里吞併下來,對俄國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的。為此,俄方在1908年雙方勘界談判時,故意將額爾古納河東面的呼倫湖作為額爾古納河的起點,然後將此湖以西的地方全部劃歸俄國。
如果俄方此計得逞,滿洲里便將成為俄國領土,因為滿洲里正在呼倫湖的西邊。好在代表清朝與俄方談判的是呼倫貝爾兵備道宋小濂,他根據以前的條約和地圖,駁斥了俄國的無理要求。俄方見說理不行,便威脅使用武力,還派兵進入中國境內鳴槍示威。但宋小濂沒有絲毫的鬆口。沒想到,清朝外務部發來命令,明著是要求宋小濂不能給俄方挑起衝突的口實,暗著就是讓他屈從俄方。
宋小濂深感來自俄方的壓力尚可堅持,朝廷的掣肘卻讓人為難。他只好暫時擱置此問題,要求雙方共同派人勘查邊界。1911年6月,雙方在齊齊哈爾開始正式談判。
俄國一開始想以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海拉爾河為界,以西全歸俄國。遭到拒絕後,俄國又想利用已經發生的辛亥革命,來威脅清朝官員。宋小濂堅決不允,但為了談判進行下去,清朝不得不在額爾古納河的眾多河洲上做出讓步。
1911年12月10日,雙方簽訂《滿洲里界約》,將額爾古納河和滿洲里的歸屬正式確定了下來。此時距離宣統皇帝退位,僅剩兩個月時間,可以算是清朝最後一份邊界條約了。
額爾古納河原本有河洲210個,按國際慣例以主航道為分界線的話,中國應該擁有124個。而現在根據俄方的要求,很多主航道中方一側的河洲也將劃歸俄國。最後實際劃分的河洲有280個,中國只得到120個,俄國卻擁有160個。其中不屬於額爾古納河的沙洲島嶼,原屬於中國內陸經常斷流的一條小岔河與額爾古納河中間的孟克西里洲,以及原屬中國的阿巴該圖洲、巴圖爾和碩洲(即挪維粗魯海圖洲)、驗牛圈洲(阿列里扎)等大的島嶼沙洲也劃給了沙俄。後來額爾古納河曾改道西移,俄方認為右岸河汊為額爾古納河舊河道,將河中主流中方一側的18個大洲渚劃屬俄國。這18個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積的84%,成為俄國的界外領土。
晚清和民國時期,有邊無防,沙俄和蘇聯隨意蠶食中國領土,對額爾古納河上的沙洲無暇顧及。新中國成立後,改變了有邊無防的局面,中蘇蜜月階段雙方對邊界管理比較寬鬆,蘇聯在二戰中損失大量人口,因此中方配合蘇聯遣返了大量蘇僑,使得內蒙古額爾古納河東岸的俄羅斯族人口大量遷往蘇聯,而蘇聯後貝加爾斯克為蘇聯重要城市,在額爾古納河西岸的蘇聯有杜羅伊,挪維粗魯海圖等大規模定居點。在額爾古納河西岸,蘇聯行成了局部的人口優勢。蘇聯邊民早已經把孟克西里視為蘇聯領土,在島上割草作業,控制力度很大,也正以為孟克西里洲渚對蘇俄邊民的重要性,根據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九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段的敘述議定書》約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享有主權的孟克西里洲渚允許俄羅斯聯邦邊民在上述地區從事傳統經濟活動,直到2010年雙方不再續約,俄方邊民不能再擅自進入孟克西里從事傳統經濟活動。中蘇交惡後,蘇聯加強邊防管控,阻擋了中方民兵知青的正常維權和生產,雙方衝突不斷。
1964年中蘇第一次邊界談判,蘇聯認為額爾古納河邊界為已定邊界中俄滿洲里界約已經明確了額爾古納河上的島嶼歸屬,孟克西里等島嶼為蘇聯領土。但是中方認為國際上通用的界河島嶼劃界就是最深谷底線原則,滿洲里界約是沙俄強加給清朝政府的不平等條約。且因為條約簽訂後兩個月清朝滅亡,清政府並沒有來得及批准該條約,後續中國各屆政府都不承認該條約,不應該以次條約作為額爾古納河劃界的依據。由於蘇聯態度強硬拒不讓步,雙方不歡而散。1989年蘇聯同意以最深谷底線原則進行中蘇界河島嶼劃分,雙方重啟邊界談判。最終確認在額爾古納河邊界劃分中,蘇聯向中國歸還孟克西里洲渚,阿列里扎洲渚和則果兒洲渚等島嶼,面積達248平方公里。
孟克西里洲渚面積最大228平方公里,會提前一直被沙俄,蘇聯俄羅斯控制。阿列里扎洲渚,面積約9平方公里。舊稱驗牛圈洲渚,因為沙俄在該洲渚設圈檢驗俄邊民從中方採購的牲畜,所以被稱為驗牛圈洲。舊中國政府多次向沙俄蘇聯政府交涉,但是沙俄拒絕撤離,霸占了驗牛圈洲。
則果兒洲渚,面積4.36平方公里。由於該洲渚挨著俄方居民點Zorgol而得名。也正由於靠近俄方居民點,而被沙俄蘇聯俄羅斯實際控制至九十年代,根據中蘇東段邊界協議,該島被劃歸中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2004年,在額爾古納河上的最後一塊爭議島嶼阿巴該圖洲渚,以回歸中方60%面積,34.55平方公里的結果完成了邊界劃分。在額爾古納河邊界劃分中,中方打破了滿洲里界約的約束,收回來了282.55平方公里,交給俄方6.6平方公里。凈收回領土276平方公里。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