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獅駝嶺是西遊途中最簡單的一關?

2024-10-07   灼見

Oct.

7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興趣,請閱讀原著。

那一年,天庭集團和靈山集團聯合推出了「西天取經」的重大項目,太白金星李長庚受命策劃九九八十一難,確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穩取得真經。

要說這李長庚也確實有點本事,搞得定頂層設計,理得順底層邏輯,做得好抽離透傳,玩得轉增量博弈……儘管各路大仙塞了不少條子、各地妖怪藏了很多心思,終究還是讓長袖善舞的李長庚一套組合拳對齊了顆粒度,前六十難都有驚無險地平穩落地。

沒想到的是,到了獅駝嶺這一關,取經項目卻出了不大不小的岔子——

李長庚給取經團隊安排了四難,分別是:「路阻獅駝」六十一難、「怪分三色」六十二難、「城裡遇災」六十三難、「請佛收魔」六十四難。

按照劇本設定,獅駝嶺分別由青毛獅子、黃牙老象、大鵬金翅雕三大魔王占據,共有四萬七八千隻小妖,是取經團隊要面對的小妖明面數量最多的一股龐大勢力。其中,青毛獅子和黃牙老象分別是靈山集團旗下文殊公司和普賢公司介紹來的管培生,在取經團隊經歷第十三難「黃風怪阻」時候佯裝被三昧神風吹落,實則是借調到了取經項目部。

01

青毛獅子不接電話

先說這青毛獅子:為了讓它豐富一下簡歷,李長庚沒看PPT,直接讓青毛獅子展示實力。本意是讓其在南天門前變化法身,眾天兵再被「唬得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四捨五入,也算它「一口曾吞十萬兵」,將來混江湖也算有了一些資歷。

誰料這廝張開似城門一般的大口,竟然將存放在南天門之後的十萬天兵的糧草吞了,隨後瀟洒離去。

這還了得!十萬天兵的糧草,那得值多少錢?當初報預算的時候也沒有這項開支,到時候肯定沒辦法報銷,李長庚一個小小的項目經理,得打多少年工才能還得上?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追回損失,還得去找那青毛獅子本獅。但那廝自從吞了糧草之後打電話不接、發微信不回。無奈之下,李長庚只能訴至法院,要求青毛獅子退還其所「借」糧草,或者支付對價。

一審法院在處理此案中,電話聯繫被告青毛獅子未果,依據李長庚在起訴狀上寫明的青毛獅子的戶籍地五台山郵寄送達起訴狀、開庭傳票、應訴通知書,郵件顯示的投遞結果為拒收。後法院向五台山的山民委員會了解情況,山民委員會稱青毛獅子雖是五台山的,但早就聯繫不上了,其長期鎖著門不在家,家裡無其他獅子,找不到它。

在法院向李長庚釋明後,李長庚表示無法提供青毛獅子其他聯繫地址與聯繫方式,申請對青毛獅子進行公告送達。開庭公告期滿後,青毛獅子並未到庭參加訴訟。法院缺席審判後,將判決書通過公告送達的方式向青毛獅子送達。

判決進入強制執行階段後,青毛獅子向法院申請再審,稱原判決送達程序違法,剝奪了其參加庭審、進行陳述、答辯、辯論的權利,並提出其是五台山本地獅且一直生活在該山,並非下落不明。而其手機壞掉未接到法院電話,起訴狀、開庭傳票也沒有郵寄送達,更沒有在山委會張貼公告。故原判決適用公告送達程序違法,請求撤銷原判,重新審理。

再審法院審查後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法院在郵寄送達無法聯繫青毛獅子後,到青毛獅子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了解情況,仍未能進行送達。原審法院在此情況下進行公告送達並缺席審理,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故原審不存在青毛獅子主張的送達程序違法情形,駁回青毛獅子的再審申請。

出了這檔子事之後,青毛獅子也就不適合再待在取經項目部了,被文殊經理調回了原公司,繼續當業務骨幹。

李長庚的工作總結:

「躲避」不僅不能逃避法院的審理,反而會失去合法表達意見的機會。拒接法院電話、拒收送達文書、拒不簽送達回證,不影響法院通過公告送達文書並對其發生效力,該承擔的責任並不會因躲避而減少。

02

黃牙老象拒不到庭

再說這黃牙老象:有了青毛獅子事件的經驗,李長庚也不敢再讓黃牙老象展示什麼實力了,簡歷單薄就單薄一點吧,畢竟是普賢公司的管培生,各方面的能力應該是不用擔心,直接送它去上任即可。

誰料這廝也不是頭省油的象,由於其身高三丈,體重巨大,僅一腳就踩壞了李長庚借來的那朵2.0T排量的祥雲。本來說好了,維修費由黃牙老象自己承擔,畢竟這部分支出李長庚也沒辦法報銷,可事到臨頭黃牙老象又反悔了,負責祥雲維修的4S店向法院起訴。

法院受理案件後,向黃牙老象住所地峨眉山、合同約定的簽收地獅駝嶺均郵寄送達了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等相關法律文書,並顯示均已簽收。但開庭時,黃牙老象未到庭、拒接電話、未交材料。黃牙老象經依法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法院依法缺席審理。

隨後,法院認定黃牙老象經法院傳票傳喚後,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答辯與質證的權利,不影響法院依據已查明的事實依法作出裁判,法院依法缺席判決。最終,法院判決黃牙老象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4S店維修款。該判決書後依法送達被告黃牙老象並生效。

出了這檔子事之後,黃牙老象也就不適合再待在取經項目部了,被普賢經理調回了原公司,繼續當業務骨幹。

李長庚的工作總結:

當作為民事訴訟的被告時,切忌消極應對、逃避失聯、惡意拖延,應積極配合法院的訴訟程序、正確行使自身權利維護自身權益,不要等到收到判決書後再後悔莫及。如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到庭參加訴訟,應提前向法院提交延期開庭申請。

03

大鵬金翅雕拒不履行

至於大鵬金翅雕,它可就厲害了:原本就是靈山集團的高管,參與取經項目本就是為了再混一波資歷,為將來競聘集團董事長做準備。然而,事情發展到現在,青毛獅子和黃牙老象都退出項目部了,它自己恐怕又不是那位齊天大聖的對手,萬一那隻猴子下手沒輕沒重,真把自己打傷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於是乎,大鵬金翅雕找到了太上老君 (為何不在集團內部求援?別問,問就是為了面子),採購了一批裝備,就是為了在與孫悟空等人的戰鬥中占據有利地位。

然而,裝備到位後,大鵬金翅雕卻沒有支付貨款。太上老君將其訴至法院。訴訟中,雙方達成調解,並由法院出具調解書,事後大鵬金翅雕仍未履行,太上老君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決定對大鵬金翅雕名下房產進行查封、拍賣。但大鵬金翅雕擅自將房產售出,且未將錢款歸還太上老君。事後,大鵬金翅雕被公安機關抓獲。檢察機關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提起公訴。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大鵬金翅雕對人民法院的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應予懲處。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大鵬金翅雕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指控罪名成立。鑒於被告人大鵬金翅雕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態度較好,法院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最終,法院判決大鵬金翅雕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出了這檔子事之後,大鵬金翅雕也就不適合再待在取經項目部了,在服刑結束之後被調回集團總部,繼續當業務骨幹。

經歷這些事之後,獅駝嶺完全沒有了BOSS,取經團隊不費吹灰之力就過了這一關,唐僧師徒四人心情很是美麗。

但李長庚的心情就很難美麗了,原本說好這一關有四難,現在一難也沒有了,寫工作報告的時候該如何交代?

當然,這點事情終究還是難不住堂堂太白金星,通過一番技術賦能、信息分發、跨端聯動、深度共建,李長庚在報告中表示要為取經項目增加橫向不同場景價值,延長服務鏈路,於是便將這一關的「四難」轉化成了四個知識點,以便縱深滿足用戶需求,在小中青多個年齡用戶深度滲透:

1. 知識點一

送達是指法院依照法定方式和程序,將訴訟文書送交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窮盡其他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可通過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或在報紙、信息網絡等媒體上刊登公告進行公告送達。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是一種推定送達,產生與其他送達方式相同的法律效果,法院據此可以作出缺席判決、送達判決書等行為。

2. 知識點二

有人誤以為只要不到庭就能阻止庭審程序的進展,可以不用承擔相關法律責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被告拒不到庭不能阻止訴訟程序進行,如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則視為放棄了舉證質證、答辯等各項訴訟權利,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3. 知識點三

「躲避」不僅不能逃避法院的審理,反而會失去合法表達意見的機會。應保持溝通順暢、積極配合法院送達工作,以便切實保障自身參加審判程序的權利。拒接法院電話、拒收送達文書、拒不簽送達回證,不影響法院通過公告送達文書並對其發生效力,該承擔的責任並不會因躲避而減少。

而撕毀法院送達文書、送達回證、判決文書等,甚至使用暴力、威脅方式妨害法院正常送達、行使職責的行為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處罰。

4. 知識點四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法院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對被執行人的不同財產採取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拍賣、變賣等各項執行措施,被執行人不僅需要支付執行費、遲延付款利息、遲延履行金、罰金等,還可能面臨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等信用懲戒。

此外,法院也會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還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刑事責任。

— THE END —

本文選自法制日報,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成棟 通訊員 王慧敏 許振澤。

MORE

灼見熱文

市委書記在會上喝令副市長滾出去

原省委書記編段子妄議中央反腐,最後怎麼處理的?

如果不是毛主席,中國的版圖會變成什麼樣?

中紀委曝光最「懶政」市委書記:上午10點起床,下午約老闆打牌,晚10點安排工作!

央視推薦:按時間順序去看的80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