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心內科最好的醫生,沒有之一,脾氣很好,經常加號到很晚……」丨悼念李晟醫生

2024-07-20   灼見

7月20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布消息,19日該院心血管內科李晟醫生在門診診療中,突遭一男子持刀傷害,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

7月19日,一個普通的星期四,正值中午,醫院裡也很安靜,大家都已經結伴去吃飯了,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將這份安靜徹底打破。

13點左右,李醫生還在餓著肚子,加班給病人看診,一名瘋狂的歹徒手持利刃,闖入了醫院的門診區,直到歹徒一刀刀捅向毫無防備的李醫生,刀刀致命地造成他的脾臟破裂,門靜脈斷裂,腔靜脈斷裂,胰腺破裂……

鮮血瞬間染紅了李醫生的白大褂,嘴裡一聲聲喊得「救命」此時顯得很無助,李醫生倒在了血泊中,而歹徒在凶後,也從頂樓一躍而下!

事發後,醫院全力搶救,組織全院獻血,其中包括血管外科、肝臟外科、胃腸外科、胰腺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在內的數十位醫護參與了搶救。醫院年過70的老院長、肝膽外科專家張啟瑜也趕到手術室。

上述醫生回憶,搶救從下午一點多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九點多。搶救時,李晟的血壓一直很低,先是上壓60,下壓40,後來下壓下降到20,血壓一直都提不上去。

在輸了上萬毫升血後,李晟醫生終因傷勢過重,可依然沒等來奇蹟。

據了解,歹徒和李醫生根本不是病患關係,而是歹徒對其他醫生的治療不滿意,心生歹念,但因當是門診的絕大部分醫生,都去吃了午飯,只有加班給病號看病的李醫生,還在行醫問診。

據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信公眾號20日消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沉痛悼念李晟醫生:

2024年7月19日中午13時許,我院心血管內科李晟醫生在門診診療中,突然遭到一男子持刀傷害,致多處嚴重損傷。事發後,我院第一時間組織多方專家聯合救治,李晟醫生終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於2024年7月19日21時許不幸去世。李晟醫生是我院一名勤勉敬業、甘於奉獻的醫務工作者,我院全體職工對李晟醫生去世表示沉痛哀悼。目前,相關善後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消息傳出後,無數網友留言緬懷這位好醫生,說他對病人超負責超有耐心,有病人沒有掛上他的號,但到了複診時間,來到診室找他,他依然欣然給病號加號。

為了不讓病人白跑,經常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加班加點看診更是常有的事,所以一點多的門診只有他一個人了,才會成為歹徒的目標。

而且為了搶救病人,錯過碩士畢業考試,終身沒有機會評副高,這樣一位好的醫生卻這樣離我們遠去了。

目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的評論區,已有上萬人或留言或點亮評論為李晟醫生送行。

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同為暴力傷醫事件受害者的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20日下午發布微博表示,「驚聞溫醫李晟醫生的噩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直言,「我痛恨再次看到這樣的消息登上熱搜。」

陶勇發布的微博全文如下:

驚聞溫醫李晟醫生的噩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暴力傷醫行為,是重罪。法律之劍高懸頭頂,對於任何報復社會和傷害他人的惡行,我們都嚴厲譴責,堅決抵制。

我本人是傷醫事件的親歷者,曾發起醫院設立安檢的倡議,2020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表決通過《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北京市二級醫院落地實行安檢。只有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醫生才能踏實看病,患者才能放心治療。至今我仍堅定認為,推廣這項模式,應是廣泛共識。

安檢措施,能增強醫護人員的安全感,但真正讓我走出深淵,重新投入醫療工作,是因為我感受到了愛。現場有四位見義勇為的勇士,和歹徒搏鬥,給我爭取了寶貴的活命時間;之後,無數網友以私信、鮮花、捐款等方式表達他們的關愛。這些彙集起來的愛,就像棉被一樣,緊緊包裹住了冰凍的我。

噩耗傳出之時,我正在首都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上彙報「光明天使志願者」項目。這個項目由我發起,運行已近四年。我們招募愛心人士到朝陽醫院眼科提供志願服務,他們協助患者挂號、預約分診,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繳費取藥,為患者播放眼病防治的科普視頻。患者在醫院往往是焦慮脆弱的,這些小小的善舉,讓他們感到溫暖。評委問我,為什麼會開展這樣一個公益項目,我的回答是:改善醫療環境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力量解決。每個人都可以站在上帝視角指責,不如躬身做一點改變,愛己及人,這個世界就會更好。

愛的溫度,可以傳遞。一位來自貴州的烈士遺孤,10歲的少年小郭,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顫,在得知他的情況後,我們免費為他進行了眼球震顫電子刺激器的植入,現在他看書寫作業不「串行」了。我問他,開心不開心,他很大聲地回答:「開心!我長大了以後,也要去幫助別人」。他的父親為了保衛祖國獻出了生命,我們懷揣這份感恩,將其化作新的能量,進入了小郭的生命里。這棵小樹苗,正朝著光明的方向生長。

正義、善良、愛,會在交織中相互促進和滋養。

作為僥倖在醫鬧事件中生存下來的「幸運兒」,深知只有為醫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才能讓前赴後繼穿上白大褂的這群人,全心投入到治病救人中,構建互信的生命屏障。每一個願意選擇醫學作為職業的人,都是有情懷的,這份善良的初衷和堅定的選擇,應該得到全社會的保護。

我痛恨再次看到這樣的消息登上熱搜。

李晟醫生,一路走好。

浙江省醫師協會、浙江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也發表嚴正聲明:強烈譴責傷醫行為,維護和諧醫患管理。

李晟醫生的離去,不僅是醫院的巨大損失,更是對醫療行業的沉重打擊。醫院是救死扶傷的神聖場所,醫生是患者最信賴的白衣天使。然而,這起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的行為,不僅是對李晟醫生個人的無情傷害,更是對醫患之間信任關係的嚴重踐踏,對醫療行業崇高形象的巨大損害。

很難過…..我們素未謀面,卻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李醫生,願天堂沒有病號,下輩子別再餓著肚子加班了!

最後,我們向李晟醫生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緬懷。願逝者安息,願生者警醒。

—THE END —

本文綜合整理自觀察者網、科技的殿堂、醫師報、經濟觀察報等。

MORE

灼見熱文

美國記者:中國如何在房地產放緩和培育發展新經濟增長引擎之間取得平衡?

高尚全:參與歷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

1984年出生的他,要和特朗普一起衝擊白宮了!曾稱「接受烏克蘭割讓領土最符合美國利益」

708分全能學霸張煜東演講全文:自我覺醒

如何在強勢的人面前保持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