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8月5日-7日,《北京青年報》連發三篇評論文章《警惕摜蛋沉迷助長消頹之氣》《「全民摜蛋」的躺平之風該管管了》《亟須破除摜蛋編結的「圈子文化」》。
文章指出,如果熱衷喝酒組局、打牌摜蛋成為某些領導幹部的日常愛好,成為個別企業經營者用以開拓市場的「撒手鐧」,成為不少年輕人心慵意懶的「避風港」,摜蛋沉迷也就成了「躺平文化」的新變種。
全文如下,一起來看。
警惕摜蛋沉迷助長消頹之氣
晨雲
近兩年來,摜蛋迅速「破圈」,占領了很多人的生活時間和空間。有人說它是健康益智的娛樂方式,有人說它是基層幹部的「必修課程」,還有人說它是企業大佬的「社交利器」。但隨著其日益成為某些公職人員的新迷醉、個別企業經營者的新機巧和一些年輕人的新寵愛,摜蛋沉迷也愈發成為某種值得重視和警惕的社會現象。
摜蛋本身是一種撲克牌遊戲,由之前的「跑得快」和「升級」演化而來,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參與性,加之簡單易學,很快就流行開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摜蛋玩家多達 1.4 億人,摜蛋儼然成了一種全民運動。
前不久,某高校教授在學生畢業典禮上怒批「當下摜蛋之風盛行」,稱「普通百姓摜蛋是遊戲是休閒,肩負使命與重任的官員、企業家、職業經理偶有摜蛋,也是放鬆和調劑,但摜蛋之風橫掃大江南北,吹進各層面、各角落,卻是社會失去動力、失去企業家精神的表現,是逃避之風、頹廢之風。我希望,我們的畢業生不要加入這一日漸膨脹的隊伍,小摜怡情,大摜喪志」。這番話提醒人們,必須警惕摜蛋沉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如果熱衷喝酒組局、打牌摜蛋成為某些領導幹部的日常愛好,成為個別企業經營者用以開拓市場的「撒手鐧」,成為不少年輕人心慵意懶的「避風港」,摜蛋沉迷也就成了「躺平文化」的新變種。
在一些地方,摜蛋沉迷已成為腐蝕幹部作風的「毒彈」,一些黨員幹部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幹部憑藉自己的地位、資歷和人脈,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混日子,不思進取,不求上進,消極怠工,得空就摜,甚至一周能摜十幾個小時。有的幹部落實工作時虛字當頭、空字挂帥,卻將《摜蛋心法》背得滾瓜爛熟。更有一些單位形成了「社交壁壘」,不會摜蛋就融不進圈子,「牌桌上有人好做官」被奉為圭臬……這些都是「躺平文化」在某些公職人員中新的表現形式,也是「四風」的新變種,損害黨員幹部形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還有一些經營者,在企業轉型發展遇到瓶頸時,不是想方設法向「新」突破、向「高」攀登,千方百計追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超越,而是試圖利用摜蛋與領導幹部拉關係,在牌桌上摸清領導幹部的需求愛好,尋求機會製造「人情債」。這種寄希望於「四兩撥千斤」的巧勁,不僅是經營思路的跑偏,也是對親清政商關係的損害。
一張桌子、四把椅子、四杯清茶和兩副撲克,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一邊摜蛋一邊聊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何其消閒。但對廣大青年來說,當摜蛋成為「佛系」的新載體、「躺平」的代名詞,奮鬥的激情在遊戲中消頹,拼搏的志氣在娛樂中喪失。這對個人和社會,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崇尚奮鬥價值的今天,面對空前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成長舞台,究竟是咬緊牙關拼一把,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不斷演繹「強國有我」的生動故事,還是「躲進小樓成一統,日日圍著牌桌轉」,答案再明確不過。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要相信,路在前方,更在我們每個人腳下。
「全民摜蛋」的躺平之風該管管了
晨雲
所謂「躺平」,就是遇事不求進取,面對挑戰不奮鬥,面對困難不拼搏,甘願做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這股歪風本就危害很大,而隨著這兩年摜蛋風靡,有些人借勢躺得更平了。
當「躺平心態」遇上「摜蛋文化」,休閒娛樂便成了最緊要的事兒。在一些地方,有事沒事呼朋喚友摜起來成為生活習慣,「摜蛋寶典」成了研習課程,「摜蛋秘笈」成了熱門分享,摜蛋群一擴再擴成了最活躍的社交圈,摜蛋牌花樣百出成了最流行的伴手禮,摜蛋大賽風生水起成了最受歡迎的棋牌賽,「吃飯不摜蛋,等於沒吃飯」成了眾所周知的流行語,「全民摜蛋」風潮之下,實在是有人處皆言摜牌、不會者便是落伍。特別是一些公職人員、年輕幹部也趨之若鶩、沉迷其中,鼓吹摜一摜既顯閒情逸緻、又能經營圈子,殊不知,躺平之風、消頹之氣已日益侵入肌體、深入骨髓。
這樣席捲大江南北、蔓延社會各處的風潮,確實值得審視和深思。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航程中可能遭遇風高浪急乃至驚濤駭浪更是不容迴避。在時代的考驗面前,我們需要的是信心和能力,而不是逃避和畏縮。一些幹部熱衷躺平於摜蛋舒適區,有意無意消解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害莫大焉,應當堅決反對。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特別需要我們發揚那麼「一股子勁兒」。在形勢和任務面前,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決不可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庸碌無為「混日子」;決不可以推脫應付、討價還價,拈輕怕重「做樣子」;決不可以表態敷衍、落實消極,只喊口號「唱空城」;決不可以循規蹈矩、患得患失,一心想當「太平官」。「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勇毅卓絕,決不能讓步於「一心只打摜蛋牌」的閒散沉醉。
對廣大青年來說,人生成長拔節無不靠奮鬥進取,而永遠不可能是躺出來的。所謂「躺贏」,從來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當一個人放棄對自身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之時,也就是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否定。青年時光非常可貴,既是幹事創業、耕耘開拓的好時候,也是積攢閱歷、增長見識的窗口期,當此之時,選擇什麼、堅持什麼,很大程度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看到的廣度和抵達的高度。敢於做先鋒、為人先,而不做過客、不當看客,積極在國家發展的大格局中發現自己、定位自己,方能實現自身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雙向奔赴」。
溫室里養不出參天松,庭院裡跑不出千里馬。廣大青年惟有拒絕「躺平」、起而行之,才能走出精神和追求上的窪地,在新時代的人生賽道上奮力奔跑出一個了不起的自己。我們國家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將在這萬千奮鬥中化為現實。
亟須破除摜蛋編結的「圈子文化」
晨雲
要論時下什麼「圈」最火,「摜蛋圈」絕對能算得上一個。
火到什麼程度?您要街頭拉住一個人問問,不知道摜蛋的恐怕極少,不會玩的不少也會面露愧色,趕緊說正在學,仿佛不會、不玩就與社會潮流格格不入了。「摜蛋圈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很多地方已經盡人皆知了。
平心而論,打牌本屬於個人消閒,正常的交往亦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正借著橫掃大江南北的摜蛋之風蔓延開來,不少「摜蛋局」已經變味成了「摜蛋圈」。
「摜蛋圈」的形成,與其遊戲方式密切相連。「容易入門、兩兩組隊、默契配合、遊戲感強」,這些特點都讓摜蛋成為人際交往的好工具,進而也成為一些人企圖搞政治攀附、謀利益尋租的敲門磚。那麼,會摜蛋,尤其會打「馬屁蛋」的人,是不是因此獲得了更多資源、資金、項目,而所有規則和制度都將被「摜蛋默契」替代;會摜蛋,尤其會打「關係蛋」的人,是不是更有機會獲得重視,從而延伸到幹部提拔任用,結黨營私滲透影響政治生態;會摜蛋,尤其會打「商務蛋」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打入幹部生活圈,在牌局輸贏間進行利益輸送,私相授受完成價值交換。如此摜蛋,摜的不是牌技水平,而是人情世故;如此圈子,圈的不是同道情誼,而是功名利祿。
圈子文化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當這一頑疾又與當下的「摜蛋文化」呼應融合、愈演愈烈,已經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具體言之,「摜蛋圈」以打牌消閒為幌子,看似是旨趣相投、輕鬆娛樂,實則在形式上更加隱蔽,聯結上更加緊密,一旦成勢,極其具有危害。君不見,很多所謂圈子,往往就是圍繞著一些領導幹部的愛好建起來的,愛打網球,身邊就聚集起了「網球圈」;愛打籃球,單位的羽毛球場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籃球場;愛喝酒,那量身定製的「品酒會」更是馬上安排。凡此種種,不僅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更會侵害社會風氣,助長金錢至上、關係為王的不良傾向,使正常的社會關係異化為金錢關係、利益關係、裙帶關係。圍繞摜蛋編結形成的各種各類大大小小的圈子,亟須引起足夠警惕。
圈子文化風行,侵染的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消解的是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活力熱情。倘若兢兢業業、埋頭實幹者不被重視,察言觀色、「精於送牌」者遊刃有餘;遵紀守法、講求原則者老受排擠,吹吹拍拍、胡作非為者如魚得水,「潛規則」也便不言自明了。從這個角度講,實踐中遊戲規則的變味,越來越對政治生態帶來影響,甚至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對於不少青年來說,如果成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幅山頭林立、蠅營狗苟的工作圖景,熱衷於琢磨誰是誰的人、誰是誰提拔的、該抱誰的大腿、跟誰套套近乎加深關係,難免不幹正事、只研牌技,沉迷於圈子的潛規則之中。個中危害,於個人成長,於事業發展,都是不言而喻的。
各行各業的青年特別是年輕幹部,決不能沉湎於「圈子文化」、醉心於團團伙伙。「圈子」因利而聚,也會因利而散,註定了它只是暫時的,在現實中更是貽害無窮。慎獨慎微、知理明責、知止守規,一步一個腳印,方能行得穩、走得遠。
—THE END —
本文選自北京青年報。
MORE
灼見熱文
奧運會賽場上的運動員為什麼只愛吃香蕉?
官方出手!許昕、樊振東曾多次發聲,別讓飯圈文化侵蝕競技體育
國家喊你減肥啦!看完少走彎路,全是乾貨
朱銳老師去世,堅守課堂、不畏懼死亡的哲學教授走了
香港首金運動員、學霸、富二代、「港版林志玲」,她詮釋了真正的精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