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起眼」的國貨,正在非洲被瘋搶

2023-09-05     正解局

原標題:這些「不起眼」的國貨,正在非洲被瘋搶

讓中國貨真正走向世界,要做的還有很多。

正解局出品

最近,局長看到一張關於非洲的圖,感覺溫馨又熟悉,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一張勾起童年回憶的非洲生活照

圖中這對非洲夫婦像極了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場景,男主騎車載著女主一同上班、下班、買菜和購物,自行車是全家最貴重,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再仔細一看,這不就是國內俗稱的「二八大槓」的自行車麼?

等局長查找資料,樂了:果然非洲的這些「二八大槓」自行車,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的老品牌:

「永久」和「鳳凰」。

更令局長感慨的是,很多我們如今早已冷落的國貨,甚至「地攤貨」,卻紛紛在非洲煥發出「第二春」,相當於當地的「消費升級」。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國內許多毫不起眼的小玩意,在非洲卻幾乎成了標配和硬通貨。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早年去非洲的中國工作人員也沒啥錢,買不起什麼像樣的禮物。

直到某一天,有人發現非洲兄弟似乎對自己隨身攜帶的清涼油和風油精很眼饞。

確實,清涼油和風油精主打就是防蚊蟲叮咬,同時還能提神醒腦,尤其適合非洲這樣的自然環境。

這兩個小玩意又小又便宜,幾乎是所有去非洲的中國人居家旅行的必備品,哪個人都隨身帶個十幾件,因為從理論上講在當地根本買不到。

其實,買也能買到,在非洲當地基本1美元一個……

這兩件小玩意,在國內每個價格大多是一兩元人民幣起,如果是批發,價格還會更便宜。

非洲兄弟其實也見識過這些來自中國的「東方魔藥」,別說功效顯著,聞一聞都覺得飄飄欲仙。

尤其是清涼油特有的薄荷味,簡直就是「吸一口上頭,吸兩口無欲無求」。

來自旅居非洲中國人的「諄諄教導」

因此,這個來自中國的「東方魔藥」,便成為非洲大地實打實的「硬通貨」,人見人愛。

時至今日,任何想去非洲工作和旅遊的中國人,都會聽到這樣的建議:

打算給人送紀念品,送清涼油(風油精);需要找人幫助,送清涼油(風油精);就算碰到警察為難,塞上幾盒清涼油(風油精),可能比現金還好使。

還別不信,2021年,我國僅清涼油出口量便達到4029.5噸,出口金額為2368.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72億元,出口量遠超從海外進口的量。

實際上,也不只是非洲,海外社交平台上有許多歐洲網友關於清涼油和風油精的「彩虹屁」,不難看出其受歡迎的程度。

海外社交平台對「東方魔藥」的追捧

不過,對於非洲各國來說,真正能幫他們擺脫因蚊蟲叮咬困擾的,是來自中國的蚊帳。

非洲很多地方氣候燥熱,蚊蟲滋生,很容易傳播瘧疾、登革熱等疾病,很多人因為貧窮得不到良好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而喪生。

在非洲那樣的環境,想徹底根除蚊蟲危害幾乎不可能,睡覺時只能採取「物理隔離」辦法,用幾塊布遮擋在床邊,但這往往被蚊蟲當作是對它們的「挑釁」,結果越發猖獗。

可當中國的蚊帳來到非洲後,非洲兄弟感覺實在太「香」了,這件經濟又實惠的商品,不僅能讓他們安心睡個好覺,還有效降低了各類因蚊蟲導致的疾病發生的機率,遠比醫療服務更有用。

要知道,在非洲哪怕只是普通瘧疾,治療費用都不低於200美元,這對於非洲很多人均收入不到2000美元國家的人們來說,根本看不起病,患病只能硬抗。

更讓非洲兄弟喜出望外的是,或許是中國蚊帳的質量實在是太好了,居然被當地很多人拿去捕魚……

中國蚊帳被非洲人「一物多用」,有些人居然拿去捕魚

不過,如今的非洲,最受歡迎的中國貨不止清涼油和蚊帳,還有「下飯神器」老乾媽辣椒醬。

其實,「老乾媽」最先在歐美等國火熱起來,很多老外對這種能辣到靈魂出竅,但又口舌留香的辣醬極為追捧。

老乾媽在亞馬遜平台售賣的價格

拿一款210克的「老乾媽」為例,在國內只賣10元左右;而亞馬遜上售價為11.69美元,大約是85元人民幣,可謂不折不扣的下飯「奢侈品」。

非洲兄弟也格外偏愛「老乾媽」,不僅拌飯吃,蘸著水果吃,裹在麵餅中吃,甚至還有很多人更喜歡直接暢飲其中的紅油汁,那種辣到令人懷疑人生的口味,讓他們愛不釋手。

老乾媽,來自中國的「高端食材」

不過,「老乾媽」在非洲也賣得不便宜,很多地方的售價高達15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將近110塊,是當地公認的「高端食材」。

因此,很多非洲當地博主直播幹掉一瓶「老乾媽」,被非洲網友視為赤裸裸的炫富。

一口入魂的「老乾媽」,絕對值得擁有

在非洲,還有一種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中國商品,那就是五顏六色的中國服裝。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非洲兄弟的服裝千姿百態,既華麗又滑稽。

這是因為非洲很多國家始終沒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輕工業體系,一件衣服都生產不出來,只能穿歐美國家運來的「垃圾貨」,有啥穿啥。

正在清理二手舊衣服的非洲小哥

隨著時代的發展,非洲各國人民也有了對美的追求,但又買不起昂貴的歐美品牌服裝,於是,就有一些非洲「倒爺」漂洋過海來中國批發服裝。

不過,來自中國的新衣服數量有限,實在滿足不了龐大又極其愛美的非洲兄弟的需求。

因此,中國每年高達3000萬噸的舊衣服有了「用武之地」,幾乎都流轉到了非洲各國。

在非洲的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等國,幾乎所有二手服裝都來自中國。

肯亞一家全非洲最大的二手服裝交易市場內,每天都有來自中國的舊衣服貨櫃。

經過簡單分類、清理後,那些繡著中國漢字的舊衣服便穿在每一位洋溢著開心笑容的黑人兄弟身上。

帶漢字的服裝最受黑人朋友歡迎

對於很多黑人兄弟來說,有漢字的衣服遠比有英文字母的衣服看上去更酷,也更能體現自己的時尚氣質。

可想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衣服首先得合身。

可傳統手工縫製效率實在太低,來自中國的縫紉機便閃亮登場。

中非友好年代的早期,腳踩的「蝴蝶牌」縫紉機就進入非洲大陸;如今,「蝴蝶牌」電動縫紉機不僅是非洲潮人必備的利器,更是很多非洲中產家庭娶親嫁女必不可少的「大家電」。

依然在使用腳踩縫紉機的非洲人

這些年,「蝴蝶牌」電動縫紉機海外市場銷售量每年達到100萬台,主要出口到盧安達、肯亞等國。

中國貨已經是許多非洲家庭生活的傳承,縫紉機是家中重器,而一輛來自中國的「永久」或「鳳凰」自行車,往往要經手幾代,擦得光亮如新。

在非洲很多偏遠貧困的國家,比如蒲隆地,擁有一輛中國產的自行車,那就是人人艷羨的土豪,自行車騎到哪裡都會引來羨慕的目光。

因為相比歐美產的自行車,中國產的自行車更結實耐用,無論攜家帶口還是託運貨物,經濟又實惠。

重達幾十公斤的香蕉,疊在一起,說走就走,貨運能力堪比一輛輕型麵包車;而且幾十公里運輸下來,除了人力,再無其他成本。

中國自行車的載重能力,槓槓的

不少喜歡自行車的車主,嫌原來的黑色太過單調,會重新刷彩漆,再用彩帶包裹住大梁,五顏六色的車身,十分搶眼。

甚至,有些有生意頭腦的非洲人還將中國自行車進行改裝,加裝了海綿坐墊及照明燈、後視鏡,改裝後的自行車,便成了被稱為「包達」的非洲版「滴滴出租自行車」。

無論在哪,這些「出租自行車」隨叫隨停,載上客人後呼嘯著穿街走巷,十分拉風。

非洲版的「滴滴出租自行車」

可真正想在非洲做到人人羨慕,那肯定少不了一部來自中國的手機。

倒不是其他國家的手機不如中國貨,而是中國手機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非洲市場的需求。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傳音手機。

因為這款沒有在中國銷售的手機,為非洲市場專門開發了獨特的功能。

傳統手機拍照,黑人兄弟如果在光線暗淡的環境自拍,除了一口白牙,黑漆漆啥也看不到。

可傳音手機在搜集、分析了非洲大量當地人照片的基礎上,將手機的曝光率提升好幾個度,又將手機攝像頭設計為能快速識別眼睛等部位的定焦系統,讓當地人個個都能成為自信滿滿的「黑馬王子」或「小仙女」。

傳音手機美顏前後的效果對比

這款手機還配有四個喇叭的揚聲器,打開音樂後,直接化身超級大音響,讓喜好歌舞的非洲兄弟想唱就唱,想跳就跳。

如今,「傳音」手機在非洲占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年銷售量達到1.74億部,是三星的2倍以上,小米的6倍左右。

截至2022年初,傳音手機與其他品牌在非洲市場的占有率

順便說下,黑人兄弟的牙齒之所以那麼白,也有中國牙膏的一份功勞。

曾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全國的兩面針牙膏,占到非洲市場35%的份額,屬於絕對統治地位。

非洲各國幾乎都是農業國,對農具的需求也十分旺盛,自然也少不了中國貨。

雄雞牌鋤頭和飛燕牌鐵杴是享譽非洲市場的出口農具名牌,占據非洲農具市場的絕對優勢地位。

來自中國的雄雞牌鋤頭,是暢銷非洲的農具之一

特別是雄雞牌鋤頭,不僅鋼口好,而且堅固耐用,市場始終供不應求。

也是因為雄雞牌鋤頭賣得實在太好,印度廠商也趕來「碰瓷」,推出了顏色和圖案都十分近似的印度版「雄雞」鋤頭,但並不被非洲兄弟接受。

生活需要勞逸結合,對於非洲家庭來說,擁有中國產的電子產品才是真正的「人間天堂」。

2022年,中國向非洲出口商品1645億美元,其中相關電機、電氣、電子產品共計229億美元,占到中國對非出口商品總額的14%。

其中,電子產品是非洲多達33個國家從中國進口金額最高的商品種類。

非洲的奈及利亞拉各斯郊區有一個「電腦村」,它是非洲最大的電腦市場之一,可以看作非洲的「華強北」。

這裡到處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大到一米左右的衛星鍋,小到巴掌大小的機頂盒,還有各種MP3播放器、遊戲機等,吸引著非洲各地的批發商遠道而來。

對了,就連在國內早被淘汰的熊貓牌電視機,也轉移到了非洲市場,成為眾多家庭的最愛。

正在用熊貓牌電視觀看節目的非洲家庭

雖然現在的電視已經朝輕薄和超高清晰度上發展,可受到收入的限制,許多非洲家庭只希望擁有一台能買得起的電視,可以看到圖像,聽見聲音即可。

物美價廉的熊貓電視也是憑此占領了非洲的低端市場,在品牌積累的同時,又逐漸滲透到高端市場,成為非洲大陸最知名的電視品牌。

而且非洲市場上很多建材、家具都是中國生產的,以至於很多中國人到了非洲,看到滿屋子的中國造,甚至會以為自己是身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某個中國家庭。

聯合國預測的2050年10個全球最貧困國家,這些國家擁有全球65%的極端貧困人口

說到底,還是由於非洲各國總體經濟不發達,既無法發展品類齊全的輕工業,市場上的消費者多數也買不起歐美等國更昂貴的進口商品,才讓中國許多廉價商品有了進入的契機。

可必須看到,近年來,出口到非洲的中國商品種類日益增多,但幾乎都是以低價策略來贏得市場,不僅被眾多非洲國家就此打上「低端貨」的標籤,其中混雜的假冒偽劣產品,也嚴重損害了中國品牌的形象。

從這點來說,中國商品未來要在非洲大陸搶占高端市場,形成品牌信任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讓中國貨真正走向世界,要做的還有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8f6deb9f23559258656eaabbe349f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