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丕篡漢很多人默許,而司馬篡魏卻遭人唾棄?

2022-02-13     微論歷史

原標題:為何曹丕篡漢很多人默許,而司馬篡魏卻遭人唾棄?

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燦爛而輝煌,其中三國這個亂世,又是一個精彩的時段,蜀漢、曹魏、孫吳三國之間的爾虞我詐,為人們帶來一個一個精彩的故事,三國是從曹丕篡漢開始到公元280年晉滅東吳,至此三國結束,三家歸晉。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曹丕篡漢和司馬篡魏都屬於篡位奪權,為什麼後世有那麼多人去吐槽看不起司馬氏,卻很少人去說曹魏的壞話,這是為什麼呢?

  1. 性質不同

曹丕篡漢雖然名義上來看是曹魏代替了漢朝,但是在當時那個華夏格局來看,漢王朝名存實亡,到處都是割據勢力,漢帝就跟東周周天子一樣了,只是一個權力的象徵物。曹魏的基業基本都是曹操一手打出來的,一步一步發展勢力,才能統一北方,所以不管是在當時還後世曹丕篡漢已經無異議。

再看看司馬氏,司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最後在高平陵發動政變,殺死曹爽,並將曹氏一族屠戮殆盡,自此曹魏軍權落入司馬氏的手中,而後司馬懿孫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成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氏篡魏的時候,魏國在當時是最強的勢力,司馬氏三代人通過一步一步陰謀詭計架空君主,弒殺君主,最終發動叛亂奪得最高的位置,可謂名不正言不順。

  1. 為後世留下的局面不同

曹魏政權在三國中是最強大的勢力,雖然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是統一了北方,為後世一統打下了基礎。

歷朝歷代晉朝可謂是最沒存在感的大一統王朝,更是在大一統31年後就換都城,晉朝第二位皇帝司馬衷是歷史有名的傻子皇帝,「何不食肉糜」就出自此人之口,西晉開歷史倒車,減弱中央集權,大封諸侯王,地方皇族之間殺戮進京,造成八王之亂,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導致西晉的亡國和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原北方進入五胡亂華時期。

五胡亂華是對漢人的滅族之災,胡人對漢人進行殘暴的通知、殘殺掠奪,使得華夏人數目劇減、農田荒廢、書籍文物被損毀,這個時期的黑暗讓人無法想像,可以說這跟晉王朝有著直接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f29952135c651b2f827dc1cedd6b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