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美國沒有投放原子彈,我們能否將日本趕出中國?
眾所周知,在1945年美國為了儘快結束對日作戰,減少登陸日本本土的傷亡,獲取在日本的最大利益,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高層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戰爭進程。並在8月份相繼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日本方面因為懼怕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美國的原子彈無疑是給了日本的最後一擊,那如果美國沒有投放原子彈,中國能否把日本趕出中國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中國的情況,在1943年後,由於太平洋戰場的開闢及中國人民的團結,日本已經逐漸喪失戰略主動權,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從1943年7月開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發展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開會並通過《開羅宣言》,要求戰後日本歸還中國全部領土,同年日本由於兵力限制停止向華北根據地進攻。
可以說1943年是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國戰場的轉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大會召開。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至此,歐洲戰爭結束,盟軍作戰重心迅即東移,全力對付日本法西斯。
1945年8月,日本和蘇聯兩國分別都調集了大量軍隊和武器裝備,兩國的戰爭一觸即發。當時蘇聯一方參與戰鬥的部隊人數達到了一百五十多萬人次,出動了兩萬多門火炮、五千多輛坦克,還有大量戰艦、戰機等。而日軍在東北一共有二十四個師,加上偽軍,作戰人數差不多是一百萬。雙方的實力差距懸殊,而且當時關東軍的實力也大大下降,蘇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關東軍,而且很多日軍也放棄抵抗,紛紛投降。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與盟國一起對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8月10日、11日,中國共產黨延安總部向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連續發布7道反攻命令,並限令敵偽向中共武裝繳械投降。
可以說日本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美國投放原子彈加速了戰爭的勝利,也減少了很多的傷亡,意義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