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卻被稱為成蜀漢的五虎上將

2022-02-03     微論歷史

原標題: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卻被稱為成蜀漢的五虎上將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在現代三國故事也深深刻畫在人們的印象里,說起英雄好漢,人們腦子裡就會想到蜀漢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各憑本事成為蜀國的五虎上將,但馬超的爭議是最大的,作為名將之後,對蜀漢的貢獻得到了高度的評價,但他的德行卻令人詬病。

馬超是馬騰的兒子,屬於將門之後,但是由於時代的原因,家族也逐漸沒落,後來馬騰與韓遂、王國等人在涼州起家,馬超也大概在這段時間出生。馬騰、韓遂等人在漢末大形勢下也是多次轉換陣營,在董卓死後,馬騰韓遂二人反目成仇,馬騰的妻子都死在了韓遂的手中,這對於馬超來說應該是不共戴天之仇。曹操手握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各方諸侯勢力也算是比較大的了,用此勢力遊說了馬騰韓遂二人,最終歸順了曹操。

在官渡之戰中,年輕的馬超也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在24歲就被拜為司隸校尉,在他的帶領下西涼軍驍勇善戰, 曹操擔任丞相時,曾想招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沒有前去赴任。討伐郭援後曹操借漢獻帝詔拜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依舊沒去赴任。曹操改封馬超為諫議大夫,才勉強接受,只是遲遲不去京赴任,而是駐兵關西。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兵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但馬超、韓遂為首的將領卻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就聯合集結十萬兵馬反叛曹操,為了集結人馬,他甚至對曾經殺母仇人韓遂說了這樣一段話「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好像曾經殺母之仇全然忘掉,這在現在都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更何況是在重視孝道的漢朝。

再反叛之時,馬超也全然沒有顧及他的父親和兄弟,馬超自己在涼州造反,而他的三族全在京城受到曹操的控制,曹操本以為以此可以牽制住馬超,沒想到馬超全然不顧及,就以謀反罪名將馬超三族全部誅殺。

在戰爭中,馬超的西涼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西涼軍所過之處民不聊生,不久馬超也是戰敗了,後來投靠了張魯,很受張魯的欣賞,封馬超為都講祭酒,還打算把女兒嫁給馬超,但後來馬超離間張魯部下,準備另立山頭,被發現,由此馬超又走上逃亡之路,去往西川。

在逃亡之際,正趕上劉備攻打益州,為了找一個落腳點,馬超給劉備寫信表達自己的歸順之意,劉備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也是同意把他納入麾下,讓他擔任左將軍,後來劉備在益州立足,也是將其五人封為五虎上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16006238d5b730c458e20e8eeaea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