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亞馬遜市值達到1.11萬億美元,僅次於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位列全球第三。而他的創始人貝佐斯在馬斯克突然爆發之前,曾替代比爾蓋茨坐了幾年世界首富的寶座。
若將時間進度條拉回到27年前,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台剛剛成立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存活下來,離不開兩個字——「魄力」。
從創始人到公司管理團隊,格局之大,想法之奇,讓人不得不拍手稱讚。
亞馬遜總部辦公室
1994年年初,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的網絡流量比同期增加了 2000 倍,這一爆炸性增長預示著無限商機。而當時,微軟作為軟體開發巨頭卻連自己的門戶網站都沒有,更別提開發網絡搜尋引擎了。相反,一個在華爾街工作的年輕計算機科學家接住了這塊餡餅,他就是傑夫·貝佐斯。
貝佐斯一開始創立的電商網站,名字叫做Cadabra。當時的貝佐斯還是華爾街的早九晚五打工人,只是在下班之後偶爾鼓搗一下自己的網站,因為他總感覺這東西很有前景。
1994年十二月初,貝佐斯不顧家人反對,辭去了基金公司副總裁的職務——如果他再堅持上一個月班,即可以獲得十幾萬美元的年終獎。
但是貝佐斯的魄力和格局使他沒有留戀這筆巨大的財富,因為他想趁著聖誕和元旦雙節,打開自己電商網站的知名度。
不幸的是,效果一般,只是達到了消費者從無到有罷了。
1995年,貝佐斯將購物網站的名字改為亞馬遜。
他之所以給自己的公司取名亞馬遜,是因為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能夠滿足顧客的一切需求。他後來自己也承認,當時眼前只有一副宏偉的藍圖,並不知道如何去實現。
那就從賣書起步。
第一周,亞馬遜銷售額為12000美元,但是只成功配送了846美元的書籍。到了第二周,亞馬遜配送了7000美元的書籍,銷售額也上升到14000美元。
但問題很快就出現了,一大半的訂單來不及處理,貝佐斯急得焦頭爛額。
管理層每天晚上都要加班,那時公司的辦公桌不夠用,再加上誰也騰不出時間買桌子,他們乾脆直接坐在地板上工作。
貝佐斯曾對顧客夸下「海口」,亞馬遜存書多達上百萬冊,如果顧客不滿意,還可以享受30天內無條件退貨退款。這一承諾很能打動人心,但是貝佐斯根本就沒想過如何去貫徹,他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的管理人員肯定能幫他搞定。
但是他的團隊也是「新人」,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行業,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訂單稍微一多,大夥就亂了手腳。
而這個時候,亞馬遜開張第二周,貝佐斯收到了來自雅虎創始人大衛·費羅和楊致遠的一封電子郵件,他們希望貝佐斯同意雅虎在其主頁添加亞馬遜的連結。
貝佐斯團隊的專家警告貝佐斯不要玩火自焚,和雅虎合作必然會過度刺激銷售,使訂單遠遠超出亞馬遜的承受能力。但是,貝佐斯卻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雅虎的提議。
訂單如洪水般向亞馬遜的員工席捲而來。貝佐斯的辦公室也一團糟,像個垃圾堆。有一次貝佐斯喝了一口放在辦公桌上的卡布奇諾,差點兒把自己毒死,原來這杯咖啡是一周以前的,已經發霉了。
布拉德·通在給亞馬遜和貝佐斯寫傳記的時候,想採訪員工有關那段異常混亂的時期,結果他們什麼也不記得了,睡眠嚴重不足導致記憶力直接「喪失」。
1997年,佐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演講,他向台下的師生介紹了亞馬遜。那個時候,亞馬遜還只是一股溪流,尚未發展為網絡巨頭。大部分美國人都沒聽說過它,即使知道的人,也不太敢用信用卡在亞馬遜買東西,怕被盜取個人信息。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都是未來的商界精英,他們能夠判斷電子商務的巨大發展潛力,只不過,他們並不看好亞馬遜,他們看好的是亞馬遜的強勁對手--巴諾書店。
1996年,巴諾書店的銷售額高達20億美元,而亞馬遜只有1600萬美元。從1992年到1997年,巴諾書店搶占了獨立書店的半壁江山。以至在出版商眼裡,巴諾書店可以決定一本書的命運。
成名之前的亞馬遜和貝佐斯打過兩次非常有名的「戰役」,都是直接將行業的老大直接打趴,然後徹底占領其業務的線上渠道版圖。
其中一次就是和巴諾書店。
和巴諾書店的這次較量持續的時間較長,也更為曲折澎湃,本文就先不詳述,後面會單獨寫一篇文章跟大夥介紹。
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另一次更加簡單直接而且魄力十足的「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亞馬遜的對手是玩具反斗城——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
雖然玩具反斗城是一家線下連鎖店,但是在當時美國的網際網路大潮中,這個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線上銷售網站。而且事實證明,當時他們的線上銷售同樣非常火爆。
1999年亞馬遜開始擴張業務,線上銷售產品從書籍增加到廚具和玩具。
公司在紐約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希望通過媒體向公眾炫耀其庫存的玩具。但是貝佐斯卻發現下屬採購的玩具太少,根本不足以震撼媒體和觀眾,他勃然大怒,訓斥員工:「你們想讓競爭對手笑話我們嗎?可悲至極!」
老闆發火了,採購主管很慌,因為他知道再過一個星期便是聖誕,如果延誤了這一時機,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有多嚴重。
但是這麼短的時間內,向工廠緊急採購也不可能馬上就能生產出來,而且涉及那麼多種玩具,那麼多個廠家。
怎麼辦?
採購主管只好硬著頭皮走入貝佐斯的辦公室請示。
當晚,貝佐斯緊急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在大會上給出了一個讓所有在場的人都驚掉下巴的提議:採購部在一天內調查確定好玩具反斗城所有門店中最為暢銷的50個單品,列出清單。全部的管理層要在三天內拿出自己所有的儲蓄和刷爆所有信用卡,到玩具反斗城的門店將其全部買斷;普通員工如果也拿自己的資金參與採購,可額外獲得5%的利息獎勵。以上所有採購資金全部由貝佐斯和亞馬遜的全部財產作為質押。
大夥都覺得老闆這樣做肯定是瘋了,一方面,直接去商店採購,成本肯定要比工廠進貨高出很多,就算全部賣出,也無利可圖,甚至還有可能虧本;另一方面,玩具反斗城是亞馬遜最大的競爭對手,你直接去競爭對手店裡以銷售價採購,這不相當於直接給對手貢獻業績,變相打壓自己嗎?難道是貝佐斯太膨脹了,嫌亞馬遜命長?
誰也沒有想到,結果恰恰相反。
由於玩具反斗城所有的爆款存貨都在短時間內被亞馬遜採購一空,於是出現了他們很多線上銷售網站的客戶訂購了玩具卻收不到貨的情況,反斗城也因為他們沒有提前告知客戶實情而被聯邦商務委員會罰款35萬美元。
亞馬遜這番搶購雖然讓公司損失巨大,但是他們也贏得了更為寶貴的東西:顧客的信任。在這些顧客眼裡,玩具反斗城放了他們鴿子,而亞馬遜則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從那年的聖誕節開始,亞馬遜便徹底占領了玩具反斗城的線上市場,以至後來這家玩具零售界的超級巨無霸不得不寄身於亞馬遜的銷售平台去開拓自己的線上市場。
這一戰,亞馬遜和貝索斯取得完勝。
毫無疑問,這是魄力和格局的勝利。
這種格局也成就了亞馬遜的未來,就算接下來的21世紀初,美國遇上網際網路泡沫的時候,亞馬遜的逆勢擴張並最終成為業界絕對的大哥大,同樣得益於貝佐斯的魄力。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