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11座城市:亞洲7席,歐洲沒有

2023-12-19     戲說金融

原標題: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11座城市:亞洲7席,歐洲沒有

地震是對人類生命和財產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似乎沒有什麼比打開新聞看到自己親人處於地震災區更令人焦慮的事情了。然而,這個星球上,每天都產生上萬次的地震。雖然絕大多數因為距離人類聚居點較遠或者幅度太小,對我們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但是偶爾一次的大地震,就足以毀滅一個社區,一個鄉鎮,甚至一座城市。

對於那些擁有密集人口的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而言,地震的恐怖會無限放大,釀造出無數幀悲劇的素材。

今天就跟大夥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12座城市,這些城市全部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阿爾卑斯地震帶兩大板塊(實際上環太平洋地震帶是80%的地震發源地,而有15%的地震發生在阿爾卑斯地震帶)。

1、東京

東京是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典型代表城市,再加上其處於幾個斷層帶上,因此,地震的威脅對於日本首都從未停止過,每年經歷有震感的地震就有四五十次。或許是對於地震的恐懼已經成為習慣,日本人在城市建設上會將這一因素列為建築物設計的第一考慮要素,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房子很少有鋼筋混水泥,而是木製居多。哪怕如此,對於擁有超過3700萬人口的東京來說,地震和火山時刻都是致命危險,而且防不勝防那種。

2、雅加達

作為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雅加達承受著巨大的隱患壓力。這個隱患和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有著緊密聯繫,同時又有其特有的危險值加持。雅加達不僅是在環太平洋火山帶的覆蓋範圍內,同時位於歐亞板塊和印澳板塊兩個構造板塊的交匯處——這兩個板塊相互對立和推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了張力,一旦釋放,這種張力就會導致地震。至於釋放的時間,並不確定,取決於張力的極限。就跟人坐久了需要起來伸懶腰一樣,時不時伸幾次,等時間累積更長了,就來一次。據不完全統計,雅加達是世界上遭受大型自然災害最多的首都和特大城市。

3、洛杉磯

由於位於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整個加利福尼亞州都有發生地震的危險,其中洛杉磯尤為脆弱,因為它幾乎直接坐落在斷層線上,更有可能發生大地震。1994年1月17日,這座城市發生芮氏6.6級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毀壞建築物2500餘座,幾條高速公路多處被震斷,一些立交橋坍塌,約4萬戶住宅斷水,5.2萬戶斷電,3.5萬戶斷煤氣,通訊網絡出現嚴重阻塞,累計經濟損失高達300多億美元。

4、德黑蘭

伊朗首都同樣是位於幾個主要的斷層帶上,比如阿拉伯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匯處。這兩個板塊以巨大的能量相互撕裂和推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運動會產生壓力,並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地震。雖然近百年德黑蘭發生過的大地震也就2020年5月8日的5.1級(2人死亡,13人受傷),但專家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或至少在100年內,德黑蘭幾乎肯定會發生大地震。

5、新德里

我們似乎沒怎麼聽說過印度首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但這座城市在面對大自然的威脅上,也並不安全。首先它處於幾個地震帶交會的邊沿,其次新德里位於恆河平原,鬆散的沉積土在地震期間會放大地震波並增加地面震動,最後沒有科學規劃的快速城市化建築活動導致該地區的地質不穩定。因此,當新德里人每隔幾個星期就體會震感的時候,總會對震度的加大而焦慮。

6、加德滿都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位於被稱為喜馬拉雅弧的地震活躍地區,同時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匯處。高聳連綿的山丘告訴我們,這一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地球能量集聚最旺盛的區域,這意味著地震的爆發也將會更加頻繁和激烈。1900年以來,加德滿都一共發生過8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2015年5月12日,這座城市發生了7.5級大地震,造成約9000人死亡。

7、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位於一個柔軟的湖床上,地震引起的震動會放大,因此更容易受到破壞。此外,墨西哥城位於包括北美板塊和科科斯板塊等幾個構造板塊的頂部,產生壓力容易導致突然的運動和地震。這座城市過去也經歷過毀滅性的地震,比如1985年的7.8級大地震,造成數千人死亡;再比如2017年的7.1級大地震,也造成了至少320人遇難。

8、伊斯坦堡

由於位於北安納托利亞斷層,伊斯坦堡地震風險很高,歷史上這座城市已經發生過6次超7級以上的大地震,5次以上的更是數不勝數。最近一次超大地震發生在今年的2月6日,級別達到7.8級,威力相當於130顆原子彈持續爆炸了43秒,造成3.7萬人遇難。

9、馬尼拉

菲律賓的首都同樣處於兩大地震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匯處,同時還處於環太平洋大板塊的延伸處,地震活動非常頻繁,每年都會發生多次地震。在20世紀,馬尼拉發生了兩次嚴重的地震,造成了數萬人死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最近一次嚴重的地震發生在1990年,當時造成了1600多人死亡和數十萬人無家可歸。馬尼拉還有個附加風險值,那就是每次地震都可能引發海嘯,帶來多重毀滅性打擊。

10、基多

這座城市的區域位於構造板塊邊界和眾多活火山的中心,地理位置並不安全。此外,基多位坐落在軟沉積岩上,會放大地震的震動。這種先天條件,需要後天的巨大科技實力加持才能降低傷害值,而偏偏厄瓜多又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就連作為首都的基多,建築物都破舊不堪,別說抵禦地震了,小型颱風都是巨大威脅。1987年的一場大地震給這座城市造成了重大破壞,造成1000多人死亡。2016年,有發生了7.8級地震,造成近7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11、貝魯特

貝魯特是黎巴嫩首都,正好位於阿爾卑斯地震帶中的阿拉伯板塊,在這城市,平均一年有數千次地震,人類能夠感覺到震感的就有超過百次。幸運的是,近一千多年來,貝魯特出現特別大幅度的地震並不多。但是這並不能抹掉它們歷史上經歷過的巨大慘痛——公元551年,這裡發生了一次7.5級的大地震,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死傷上萬,人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將其恢復。

天災無情,願所有的災區人民都能平安度過;人本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願我們每個人愛的火苗能照亮救援之路,溫暖難民的心。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70fcd7bc11dc6444fb6a61cd915d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