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的一個縣:美女如雲,還能一腳跨三國! 微專題:示意圖和景觀圖解題方法

2023-10-22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中國最牛的一個縣:美女如雲,還能一腳跨三國! 微專題:示意圖和景觀圖解題方法

美麗的中國地大物博

目前共有2851個縣

但有一個縣從中脫穎而出

堪稱中國最牛的一個縣

它就是位於新疆的塔什庫爾干縣

為什麼呢?

國家地理曾經用4個最牛來形容它

第一牛:一腳跨三國

塔什庫爾干縣是中國唯一一個

接壤了三個國家的縣

分別是塔吉克、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從中國去這三個國家

只需經過塔什庫爾干縣

開車通過陸上口岸即可

十分方便快捷

這裡有一條世界最高的路

中巴友誼公路

是「世界十大險峻公路」之一

路的盡頭

就是紅其拉甫口岸

旁邊還有中國海拔最高的國門

每年的春晚

駐守這裡的邊防戰士

還會出現在電視里給大家拜年

國門的另一端

是中國的好朋友巴基斯坦

因為離巴基斯坦非常近

在這裡駐守的中國官兵

與巴基斯坦軍人也十分親近

不管是與鄰國的文化交流還是貿易

塔縣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有很多國際貿易貨車都是通過塔縣

來往中國與三個國家之間

第二牛:冰塔林和杏花村

冰塔林是一種很罕見的景觀

需要在中低緯度的高山地區才能出現

而塔縣是為數不多的符合條件的地方

一座座冰塔林挺立著

既像塔,又像小山峰

在夜晚布滿繁星的天空下

冰塔林更是美得出奇

而提到杏花村

很多人都會想到江南地區

實際上

塔縣的杏花是更早開放的

冰川融水匯成的河流

就像一條碧綠的絲帶

連接著塔縣的杏花村

第三牛:千年石頭城

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裡的意思就是「石頭城」

因為城北有一座石頭城而得名

它是古代絲綢之路最大的驛站

有許多古代名人曾在這裡停留

《西遊記》中的唐僧玄奘

在取經歸來時也曾經過這裡

塔縣人還在這裡豎立了一塊石碑

刻有」玄奘取經東歸古道「

第四牛:高峰林立

全世界共有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塔什庫爾干縣境內就占了4座

其中還有世界第二高峰--

K2(海拔8611米)

除了這「四牛」之外

塔縣還有很多迷人的地方

這裡生活著中國唯一的純白種人

塔吉克族

因為生活的地方離天空非常近

而且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他們也被稱為「彩雲人家」

這裡牛羊成群

路上都能隨時見到

深藍的天空毫無污染

讓人身心舒暢

慕士塔格峰

是這裡男女純凈愛情的象徵

山頂終年不化的白雪

象徵愛情的忠貞不渝

空氣新鮮,風景優美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有著美麗的金草灘

還有著名的」玉石之鄉「——大同鄉

每年都有許多人來這裡尋找

最美最珍貴的」和田玉「

這裡有銀白色的白沙湖

沙子細膩柔軟

純凈地像童話一般

美麗的卡拉庫里湖

水天一色

在冬天會完全結冰

人們可以在上面走動

因為冰層十分厚

完全不用擔心會掉下去

這裡民風淳樸

生活十分休閒愜意

這裡以吻為見面禮

彼此相處融洽

他們熱情好客

要是跟他們聊上幾句

他們很可能會請你去家裡做客

給你品嘗他們特有的美食

羊肉手抓飯

上好的麵粉製作的拉條子

自製的特色奶茶

饢,古代稱為」胡餅"

據說唐僧取經時帶的乾糧就是它

裡面加入牛奶和酥油,十分美味

他們能歌善舞

每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還創造了獨特的「鷹舞」

很多人都聽過的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其實就是塔吉克族的民歌

這裡美女如雲

她們身材高挑

擁有立體的五官,面龐精緻

眼睛明亮

就像蒼山頂上的星星

勾人心魂

想要找空姐的話

在這裡的大街簡直一抓一大把

而且她們幾乎都會刺繡

從帽子到衣襪

基本不用去購買

全靠自己手工繡制

頭上戴著的「庫勒塔」帽

就是她們的繡製品

上面繡著許多精美的圖案

還有黃色的絲巾

衣服也十分華麗

具有民族特色

長得好看還會刺繡

加上能歌善舞

這裡簡直就是男同胞的「天堂"

不過遺憾的是

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

塔吉克族並不與外族通婚

如此美女眾多的地方

真是有點可惜了

這麼美麗特殊的一個縣

還有著這麼多美好

說它是最牛的一個一點也不為過

你是不是也想與家人、朋友來走一遍

體驗一下美景、美人與美食呢?

地理示意圖是用簡明而形象的圖形來表示某種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結構,或說明內容較複雜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運動過程、分布規律和發展演變規律。一方面從整體的角度來建構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前瞻性特徵。示意圖具有將文字內容圖形化、抽象內容具體化、複雜內容簡單化、靜態內容動態化等功能,同時還具有重點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點。

1.常見的地理示意圖類別

(1) 地理原理示意圖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規律的圖形。常見的有地球公轉示意圖、太陽光照示意圖、大氣環流示意圖、氣旋與反氣旋形成示意圖、季風成因示意圖、颱風示意圖、地震構造示意圖、背斜和向斜示意圖、城市中工業布局示意圖等。

常見地理原理示意圖及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如下表所示:

原理示意圖類型 地理事物運動和變化的方向(或趨勢)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的關係示意圖 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係示意圖 隨著海拔的上升,氣溫逐漸下降(對流層);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季風成因示意圖 東亞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南亞季風的冬季風主要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夏季風則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而成

洋流流向與其性質的關係原理示意圖 流向較低緯度的多為寒流,流向較高緯度的多為暖流(索馬利亞寒流例外)
漁場分布示意圖 寒、暖流交匯或上升流將海底營養鹽類帶到海面,利於浮游生物生長繁殖,為魚類提供充足餌料
城市中工業布局原理示意圖 水污染嚴重的工業應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遊方向,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產業轉移原理示意圖 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體是從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到次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再由次已開發國家和地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逐層推進

解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

識別所表示的是何種因素的地理事物聯繫過程;

注意根據圖中箭頭方向、線段的縱橫關係等提取信息;

弄清事物的形成或變化過程,判斷各因素之間的因果聯繫。

(2) 地理過程示意圖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時間、空間變化過程及規律的圖形。常見的有我國東部雨帶推移示圖、水循環示意圖、河流徑流變化示意圖、岩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城市化過程示意圖、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等。下圖為岩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顯示了岩漿、各類岩石等物質的循環運動過程,揭示了三大類岩石相互轉化的關係。解讀此類圖主要是通過讀圖來闡釋、分析、判斷、評價地理事物的發展演化過程及規律,並運用其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

解讀該類示意圖的一般步驟是:

了解圖意,進行圖文轉換,讀圖包括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等環節,從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根據圖中箭頭指向、數據變化或曲線變化規律,提取和推斷其變化趨勢。

聯繫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掌握圖示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規律。

(3) 地理關聯示意圖

地理關聯示意圖是指一種運用文字框圖和箭頭、線條等連接有關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間相互聯繫或結構特徵及演變規律的組合圖形。關聯示意圖通常藉助帶箭頭的線段將有關地理事物的形成、內部結構、外部特徵、發展趨勢等要素聯繫起來。它一方面從整體的角度來構建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特徵。常見的有天體系統圖、國家或區域經濟部門結構圖等。在地理關聯示意圖中,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係較為複雜,許多同學遇到此類讀圖題不知從何入手。實踐證明,關鍵環節法和代入嘗試法是突破此類試題的有效方法。

關鍵環節法

分析題目所給的條件和框圖,把握關聯圖示意的地理事物主體是什麼;

在頭腦中回想這類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變過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觀察圖中的箭頭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邏輯關係;

將首先確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問題的解決;

將已初步完成的關聯圖按箭頭連接關係,重新理順一遍,以彌補可能出現的漏洞,確保答案的正確性。

代入嘗試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關係的選擇題,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嘗試求解。

(4) 地理模式示意圖

指利用某種模式反映某種地理事物與空間位置之間的必然聯繫(空間分布規律)、地理事物發展變化(演變規律)和地理事物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繫(空間聯繫規律)等。運用這些模式示意圖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規律。常見的有世界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氣壓帶和風帶分布模式圖、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圖、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模式圖、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等。讀圖時,掌握模式圖內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間相互聯繫與制約的關係。

2.解讀地理示意圖的一般步驟

(1)了解圖意,圖文轉換。讀圖包括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等環節,從圖中獲取做題的信息。

(2)知識回顧,尋找依據。在讀圖的基礎上,結合題目的要求,回顧與題目要求相關的內容。

.

地理景觀是一定區域範圍內各地理要素綜合作用所表現出來的實物景觀圖像,主要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地理景觀圖類型多樣,一般分為自然景觀圖和人文景觀圖,按其表現形式可分為照片、素描圖和衛星圖像等,具有直觀形象、信息量大、實踐性和開放性強的特點。

01 判斷地理景觀的功能

1.考查內容

地理景觀的功能性是其主要特性之一,主要有經濟功能、生態功能、指示功能、防禦功能、旅遊功能等,它與地理景觀的類別、形態結構以及區域環境特徵密切相關。

2.典型例題

例1.圖中顯示青藏鐵路從拉薩向北上坡段某處的景觀。其中T是為保護鐵路而建的工程設施。T設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禦坡部位崩塌對鐵路的危害

B.防禦溝部位洪水及泥沙對鐵路的危害

C.防禦河流洪水對鐵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動物穿越鐵路線

解析:從圖中T設施的形態結構來看,其主要功能應是防禦自然災害對鐵路的影響,該設施遠離河道且位於溝口位置,判斷其主要是為了防禦溝部位洪水及泥沙對鐵路的危害。答案:B。

3.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試題可應用以下方法:一是根據地理景觀的類別判讀其功能。例如,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主要是生態功能、旅遊功能和指示功能等,而農田、牧場、工廠、學校等人文景觀主要是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等。二是根據地理景觀的形成原因判讀其功能。例如,根據沙漠的形成原因可推知沙漠景觀具有環境指示功能,即指示乾旱的氣候和多風沙的天氣。三是根據地理景觀的形態結構判讀其功能。例如,新疆地區晾制葡萄乾的晾房,一般都是平頂長方形格局,牆壁用土塊砌成,留有許多方形花孔,便於通風,又不使陽光直射在垂掛的葡萄上。四是根據地理景觀所在區域的環境特徵判讀其功能。例如,濕熱地區高腳樓的獨特功能是防洪、防蟲、防潮;新疆乾旱地區坎兒井的獨特功能是防止水分蒸發和滲漏。

02 判斷地理景觀的區位

1.考查內容

地理景觀的區位直接關係到景觀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是地理景觀圖考查的基礎內容。判讀地理景觀的區位,一是要判讀地理景觀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地理區域,二是要判讀地理景觀與周邊地理要素的聯繫。從地理位置來看,主要是判讀沿海還是內陸,河流的上游還是下游,城市還是鄉村等相對位置關係。從地理區域來看,主要是判讀地理景觀所在的自然區、經濟區、行政區、文化區、氣候區、溫度帶和自然帶等。

2.典型例題

例2.圖中顯示的長江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橋基、最高橋塔和最長拉索。建造該橋經歷的挑戰是氣象條件差(面臨颱風等的威脅),水文條件複雜(江面寬、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達300米),航運密度高等。據此完成下面的問題。該大橋位於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蘇

解析: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省境內均有長江流經,但從題干中的基岩埋藏深、面臨颱風威脅等提示可知,該大橋的相對位置應位於河流下游近海地區。答案:D。

3.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試題可應用以下方法:一是根據地理景觀的類別或屬性判讀其區位。例如,沙漠景觀位於半乾旱乾旱地區;森林景觀則位於半濕潤濕潤地區;種植業景觀多位於平原地區,而放牧業景觀多位於高原山地區;各民族的風俗景觀則多出現在該民族的聚居區。二是根據地理景觀的典型特徵判讀其區位,由於地理景觀的區位相對固定,不同區域的地理景觀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表現出各自的典型特徵。例如,黃土高原景觀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徵;熱帶雨林景觀莖花現象的植被特徵;冰原景觀企鵝或北極熊的動物特徵;窯洞或蒙古包景觀的民居特徵等,都是地理景觀的典型特徵。三是根據標誌性地理事物判讀景觀區位。例如,利用艾菲爾鐵塔、富士山、黃果樹瀑布等標誌性地理事物可準確判讀景觀區位。四是結合圖文信息判讀景觀區位。例2題干中的基岩埋藏深、江面寬、面臨颱風威脅等文字信息,就對判讀景觀區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03 三判讀區域環境特徵

1.考查內容

地理景觀是各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整體性表現,就像環境的一面鏡子,從靜態的角度反映出區域環境各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徵。作為地理景觀圖的基礎考查內容,地理景觀的區域環境特徵與區位互為因果、相互印證,主要考查區域環境的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水文特徵、民居民俗特徵和工農業生產特徵等。

2.典型例題

例3.圖中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蘭冰原面積對比圖。1992年至2003年格陵蘭冰原面積不斷縮小,反映了

A.地殼活動加劇 B.日地距離縮短

C.黃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氣候變暖

解析:通過1992年和2003年兩幅衛星圖像對比,很明顯地看到格陵蘭冰原面積縮小,這一冰原景觀形態的變化與全球氣候變暖密切相關,比較容易作答。答案:D。

3.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試題可應用以下方法:

一是根據地理景觀區位判讀其區域環境特徵。例如,撒哈拉沙漠全年炎熱乾燥的氣候特徵;新疆地區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徵;西歐草原乳畜業發達的農業特徵等。二是根據地理景觀的形態判讀其區域環境特徵。例如,樹木旗型冠表示的風向特徵;各地民居屋頂的形態直接反映了降水量的多少。三是根據人類活動的類型判讀區域環境特徵。例如,農耕活動為主的地區往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牧業活動為主的地區往往草原廣布、地廣人稀。

04判讀區域地理過程

1.考查內容

地理過程不斷影響和改變著地理景觀的形態、特徵和功能。因地理景觀可以間接地反映出動態的地理過程,不同地理區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過程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區域地理景觀的類別、形態及功能的差異推測其地理過程。區域地理過程的判讀考查了我們的地理觀察、地理想像及邏輯推理能力,是地理景觀圖題的常見考查內容之一。

典型例題

例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 B.地殼上部

C.地殼下部 D.地幔

在岩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岩石在地殼表層可轉化為

A.噴出岩 B.侵入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解析:圖中所示為火山景觀,而且正在經歷火山噴發的地質過程,由此可知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來自於地幔,而且噴出岩在經歷地質循環的過程中可轉化為沉積岩。答案:D;C。

總結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242dbf86c38c23db18b2a5df9ec5ef.html